纸上读中国:南越遗国·羊城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纸上读中国:南越遗国·羊城地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读珠三角北缘的沧海桑田变迁,读中国“南大门”的二千多年繁荣发展史。“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你没见过的文化地理新视野,一套书读完中国壮丽河山与五千年文化
内容简介:
羊城——广州的别称,这里是水陌交织的“云山珠水”之国,是亚热带和热带的过渡地带,是三江入海,借助信风而腾起的千年商都,还是兼融南北、涵摄中外的中心之城。
《南越遗国•羊城地》带你登上“市肺”白云山,感受九连山余势自北向南直插的广袤冲积平原,看越秀山上*古老的冰川事件物质记录,观南部三江入海冲积而成的鸟类天堂,深入北回归线探索植被层次分明的原始次生林地——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南越遗国•羊城地》从文化角度读地理,带你踏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探索中国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看商住功能相结合的特色骑楼建筑群,赏气势磅礴、气韵生动的岭南画作,感受老广“一盅两件叹早茶”的悠闲,尝一口甘甜的老火汤,看粤剧听粤曲,逛花街赏花灯。
《南越遗国•羊城地》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四个角度,全面解读东西文化、中原文明与本土文化在此地交融发展出的“混血”广府文化。
书籍目录:
前言
区域地貌示意图 1
中国“南大门” 2
一
自然地理
珠江三角洲北缘 9 / 东北高西南低 9 / 从化—花都丘陵 10 / 白云山—萝岗低山丘陵 10 /
南岗—南沙低丘 11 / 广州台地 11 / 广花平原 12 / 珠江平原 13 / 番禺冲缺三角洲 14 /
河网密织 15 / 三口入海 15 / 珠江广州段 16 / 流溪河 17 / 广州溺谷湾 18 /
从海侵到成陆 19 / 广从断裂 20 / 瘦狗岭断裂 21 / 广州断陷 22 / 地下水源丰富 22 /
白垩纪红色碎屑岩 23 / 赤红壤 23 / 夏长冬短 24 / 灰霾 25 / 回南天 26 / 龙舟水 26 /
天堂顶 26 / 黄鹿嶂 27 / 风云岭 27 / 从化盆地 28 / 从化温泉 28 / 鳌头水 29 /
花北丘陵 30 / 牙英山 30 / 高百丈 30 / 鹩哥髻 31 / 芙蓉嶂 31 / 小龙山 32 / 菊花山 32 /
丫髻岭 32 / 飞鼠岩 33 / 万顷洋 33 / 西山瀑布 34 / 白坭河 34 / 帽峰山 35 / 白云山 35 /
聚龙山 38 / 龙归盆地 39 / 白米洞 39 / 石门 39 / 石井河 40 / 火炉山 40 / 洞旗峰 41 /
瘦狗岭 41 / 越秀山 41 / 漱珠岗 42 / 七星岗 43 / 吉山台地 44 / 五山台地 44 /
龙眼洞盆地 44 / 天河南部冲积平原 45 / 西关平原 45 / 花地平原 46 / 海珠岛 47 /
海心沙 47 / 大坦沙 47 / 二沙岛 48 / 官洲岛 49 / 荔湾湖 49 / 东濠涌 50 / 沙河涌 51 /
车陂涌 51 / 萝岗低丘 51 / 暹岗大山 52 / 萝峰山 52 / 天鹿湖 52 / 龙头山 53 / 长洲岛 53 /
大夫山 54 / 莲花山 55 / 青萝嶂 56 / 十八罗汉 56 / 市桥台地 57 / 大刀沙 57 /
小谷围岛 59 / 日月泉 60 / 黄山鲁 60 / 大山乸 60 / 大虎岛 61 / 小虎岛 61 / 龙穴岛 61 /
横档岛 62 / 万顷沙 63 / 南沙湿地 63 / 热带—亚热带植物群落 64 /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66 /王子山森林公园 67 / 金坑森林公园 67 / 滴水岩森林公园 67 / 华南植物园 68 /
茅岗鹤林 70 / 蒲岗“风水林” 70 / 南沙坦头红树林 71 / 海珠万亩果园 71 /
沙面古树群 73 / 木棉树 73 / 荷木 74 / 土沉香 74 / 细叶榕 75 / 厚叶木莲 76 / 绣球茜 76 /
金钟藤 76 / 禾雀花 77 / 海幢鹰爪兰 77 / 流溪河光倒刺鲃保护区 78 / 臭鼩 78 /
黑冠鹃隼 78 / 丝光椋鸟 78 / 白头鹎 79 / 暗绿绣眼鸟 79 / 蓝喉蜂虎 80 / 唐鱼 80 /
桃花水母 81
二
经济地理
渔猎与农耕并举 85 / 围垦 85 / 广州浮田 86 / 纺织业兴盛 87 / 制糖业 88 /
造船业发达 88 / 西村窑 89 / 致美斋 90 / 陈李济 90 / 市舶司 91 / 粤海关 92 /
平和大押 93 / 广南米市 93 / 十八甫 94 / 十三行 95 / 定期市 96 / 迎春花市 98 /
广州报业 99 / 开脸 99 / 象牙雕刻 100 / 广州木雕 100 / 广州灰塑 101 / 广绣 101 /
广彩 102 / 广钟 103 / 西关打铜 104 / 外销画 105 / 瑞岭盆景 105 /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106 /
龟咀古渡 107 / 扶胥港 108 / 天字码头 108 / 汇津桥 109 / 海珠桥 109 / 中山大道 110 /
广州大道 111 / 东风路 112 / 莲花山古采石场 112 / 从化荔枝 113 / 萝岗甜橙 113 /
从城甜黄皮 113 / 潭州白蔗 114 / 九佛白兰花 114 / 文冈香芋 115 / 京塘莲藕 115 /
泮塘五秀 115 / 蕉门红番薯 116 / 深井霸王花 116 / 大石腐乳 117 / 广式腊味 117 /
广式月饼 118 / 小凤饼 118 / 沙湾姜撞奶 118 / 沙河粉 119 / 荔枝湾艇仔粥 120 /
云吞面 120 / 凉茶 121
三
历史地理
“南沙人” 125 / 南越人 125 / 秦置南海郡 126 / 陆贾出使南越 127 /
吕嘉抗击汉武帝大军 127 / 佛教传入广州 128 / 冼夫人平叛 129 / 黄巢洗劫广州 130 /
宋建三城 130 / 设置“蕃坊” 131 / 林则徐广州禁烟 132 / “猪仔”出洋 133 /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33 / 签订中法《黄埔条约》 134 / 英军攻占广州城 135 /
张之洞督广 135 / 黄花岗起义 136 / 广州建市 137 /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138 /
南越国 139 / 南汉国 140 / 番禺 141 / 西关 141 / 东山 143 / 南越王墓 143 /南越王宫署遗址 144 / 飞鹅岭遗址 145 / 暹岗遗址 145 / 横枝岗古墓葬群 146 /
太和岗古墓葬群 146 / “西来初地” 147 / 清真先贤古墓 147 / 烟管岗烽火台遗址 148 /
广州明代城墙 148 / 莲花城 150 / 六脉渠 150 / 大角山炮台遗址 151 /
国民党“一大”旧址 152 / 黄埔军校旧址 153 /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153 /
广州大元帅府旧址 154 /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 154 / 广东咨议局 155 / 沙面建筑群 156 /
南越国木简 157 / 沙湾古镇 160 / 大岭古村 160 / 钱岗古村 161 / 小洲村 162 /
塱头古村 162 / 障岗古村 163
四
文化地理
广府民系 167 / 花都客家人 168 / 满族 168 / 疍民 169 / 华侨 169 / 渔沙坦客家村落 170 /
蚝壳屋 171 / 西关大屋 171 / 东山洋楼 172 / 洛场村华侨楼群 173 / 广州骑楼 173 /
竹筒屋 174 / 广州菜 175 / “无鸡不成宴” 175 / “一盅两件” 176 / 老火汤 177 / 鱼包 177 /
端午午时茶 178 / 冬至大过年 178 / 赤口 178 / 黄大仙祠庙会 179 / 生菜会 179 /
横沙会 180 / 波罗诞 180 / 龙船景 181 / 乞巧节 181 / 盘古王诞 184 / 北帝崇拜 184 /
天后崇拜 185 / 沙亭龙船乸崇拜 186 / 五仙观 186 / 三元宫 187 / 金花古庙 187 /
光孝寺 188 / 海幢寺 189 / 圣心堂 189 / 怀圣寺 190 / 赤岗塔 191 / 资政大夫祠 191 /
陈家祠 192 / 留耕堂 193 / 锦纶会馆 195 / 万木草堂 196 / 番禺学宫 196 / 从化学宫 197 /
余荫山房 197 / 十香园 198 / 中山大学 198 / 岭南画派 199 / 粤剧 199 / 粤曲 200 /
粤讴 200 / 广州咸水歌 201 / 从化莲花板 201 / “讲古” 202 / 掷彩门 202 / 番禺水色 203 /
沙涌鳌鱼舞 203 / 沙湾飘色 204 / 水族舞 204 / 双沙舞凤 204 / 黄阁麒麟舞 206 /
任嚣 206 / 赵佗 206 / 杨孚 207 / 屈大均 207 / 洪秀全 208 / 邓世昌 209 / 孙中山 210 /
冼星海
211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水土·源头
谈文化,地理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养的不只是人,还有文明。中国地大物博,千百年来人们仰仗自然地理繁衍生息,广袤的疆域与复杂的地貌形成“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多姿多彩文化。虽名为地理百科,但亦是将地域文化、地域经济、地域历史合而为一的百科全书。
百科·窗口
地理与文化相结合的崭新视角
打破地域的行政划分限制,以自然地貌为基础,将中国划分成数百个地理单元,覆盖中国全境,每个地理单元为独立一册。丛书详尽介绍中国每种地貌的特点,并追溯不同地貌如何孕育出千姿百态的经济、历史、文化与风俗,使读者了解沧海桑田的变化过程与文化诞生的来龙去脉。
学者·权威
学术水平*的文化地理大百科
丛书凝聚了孙鸿烈、赵其国、刘昌明、郑度、王颖、陆大道、秦大河、姚檀栋、傅伯杰、崔鹏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数百名来自全国知名高等学府及研究机构的地理、地质、资源环境、人文历史等领域的资深学者的心血,有着无可争议的权威性。
知读·行证
以读知行,以行证读
知行合一,博览和实践密不可分。此系列丛书多达数百本,它所提供的内容全面、独到、深入,精准触摸中国每一地域的命脉,为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读者提供知行合一的窗口:使足不出户者博览万里河山,使旅者边走边读,收获更甚。
媒体评论
A
我生在河涌边,小时候的记忆,大部分都是空气中飘散的酸臭味,但一年中有一天,我不再嫌弃这条河涌,而是唯恐落后于人地使劲挤到*前面去,越靠近约好,那就是端午节。珠江上的龙舟竞渡,我只在电视机前看过,很是精彩刺激,但我觉得都不如我家门前那条河涌上的龙舟来得有意思,虽然也是锣鼓喧天,但并没有争先恐后地绝尘而去,而是慢悠悠的划过河涌上矮矮的桥,到了摆龙舟饭的地方,就停下来,如果碰到有另一条龙舟迎面而来,就仿佛好久不见的兄弟似的,远远隔着就更使劲的敲起锣打起鼓来,到了近前两条龙舟上的人彼此呼喊、开玩笑或者祝福一年好景。这是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后来才知道,这叫“趁景”,就是兄弟村落的龙舟互访。但当时也仅止于此了。直到我今天读完这本《羊城地》。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开始我是拒绝的,前言说是“近似于知识辞典”,翻了一下里面,每篇都短短的,好像没什么可读性。但目录细看下来,却又陌生又熟悉,很多我们熟悉得不会去留意的东西,竟然也被收录进去。好吧,我的“土著情结”又作祟了,于是豪掷了银子。回家慢慢看,方觉得当时真没有买错,篇幅短,读起来轻松,而且里面真的配了好多图啊,虽然好些东西都是见过的,但对照着文章看,才知道自己不过是知道些浅表。比如,我上面所说的“趁景”。我知道有“趁景”,却没细想过“趁景”的场地——河涌,更没想过广州为什么会这么多河涌。这本书里,提到在六千年之前,广州是一个溺谷湾,也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入古珠江,古珠江出海口便形成了一个狭长形的海湾,泥沙渐渐淤积,形成了很多内湖和河道,珠江平原也是在这一个时期内形成。广州今日之所在,正是这个溺谷湾的湾头河口区。溺谷湾一面朝向南海,一方面联通珠江,其间还有无数的河汊河涌,这种独特的区位成就了珠江今日的地位——商船可以从海上来,经过广州经珠江进入中原地区,反之亦然。新哥德堡号来广州的时候,我也去围观了,今日看来,它不仅仅是还原几百年前的一个海上贸易的传奇,更是广州这种奇特的地质历史的证人。溺谷湾一方面成为广州“南大门”的始作俑者,一方面也使广州(其实应该说岭南)地区的人们形成了和河涌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我童年*美好的回忆——趁景(书中说的是“龙船景”)这种风俗的形成。书里配了一张趁景的图,和我小时候看到的真是一样一样的!如果不是里面有放鞭炮的烟,我真的以为就是在我家门口拍的呢。书囫囵看了一遍,还有些似懂非懂,但真的太有感觉了,于是忍不住爬起来写了书评,现在我要爬回去二刷了!
B
在广州爬摸打滚好几个年头,只知道这里是个大城市,是钢筋水泥,是人潮汹涌——对每一座城市的认知和了解,我大概都是从公交站点与地铁线开始。而《羊城地》并不会像羊城通一样描述广州,不去讲公交与地铁,而描绘山川与河流。这本书把我对广州许许多多琐碎而真实的印象编织起来,描述这是怎样一片土地,描述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怎样一群人,描述这片土地有过怎样的历史,然后才描述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怎样一个城市。
我忽然察觉到,尽管在这里生活了很久,但未曾真正了解过这里。
读过这本书之后,再去看看自己早就见惯的风景,忽然便有了不同以往的感受。每天上下班时看到的珠江,在上游河段曾经历了一次三河交汇;而不止一次攀登过的白云山,又是从远在数百公里以外的大山脉延伸而来……原来我在这个城市里触摸到的水与土,不过只是山川大河中的一鳞半爪。广州在哪里,广州有什么,《羊城地》的描绘与讲述,远远比我自己所了解的广州要深刻和清晰得多。
在书页里出现的插图,或大或小,有不少都曾经是自己足迹所及的地方,看到这些司空见惯的日常景色在书页上重现,总令人有一些新鲜感。这些新鲜感并不是因为眼前所见的景色被印刷于书面,而是因为这些熟悉的景色,被赋予另外一种解读的视觉。正如书本前言所述,作者的主旨在于讲述一方水土与一方人,所有图片与文字,都在用简洁平白的方式描述着我们日常生活与那些山川河流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不仅仅是在城市中感受到昼夜温凉的变化,也不止于城市的状貌和植被,它的意义要广泛得多。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仿佛有一种暗示,“地理”的范畴,并非只是地形格局和气候变迁,还包括在这样的环境前提下的历史与文化。就像一幅水彩画,若这本书只描绘山川河流,也不过打了个底稿,只有认真描绘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如何生存和发展,才算完成上色。大概是出于这样的理念,《羊城地》用更丰富的篇幅讲述南越王如何在这片南方密林中开疆辟土,也讲述先人如何在这片靠山临海的大地上渔耕并举,讲述商船从何处顺江而来,又往何处远洋而出,是怎样的天时地利,方才造就出广州这样一个千年商都……
能够从另一个角度阅读自己生活过的这片土地,确实颇有意思。
C
在广州学习、生活、工作了多年,对于这片土地的了解,尽管还比不上地道的老广,但向来也自认是熟客了。没想到看了《羊城地》一书,才晓得自己见识浅薄,真是应了一句老话:书读得越多,发觉自己越无知。
D
受益匪浅,不是广州人,但在广州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对广州还是很熟悉的,只是从来没有这么细致地审视过身边的各种事物。这本书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几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广州的一些代表性的东西,有些东西是完全没想过对广州来说是这么重要的。书不错,图也多,就是有些术语没看懂,但稍微百度了一下也明白了。反而现在对中国地理有点兴趣了呢。
前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人—地关系的中国式表述。基于这一认知,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尝试以地理学为基础,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对中国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共处的历史和现状以全方位视野实现一次全面系统、浅显易懂的表述。学术界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实现这种尝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丛书力图将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读者所乐见的形式呈现,借以充实地理科普读物品种,实现知识的“常识化”这一目标。为强化本丛书作为科普读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区域的相对完整和内在联系,本丛书根据中国的山川形胜,划出数百个地理单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诸岛”“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单元全部拼合衔接,即覆盖中国全境。以这些独立地理单元为单位,将其内容集结成册,即是本丛书的构成主体。除此之外,为了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示中国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单元分册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另外两种类型的分册:其一以同类型地理事物为集结对象,如《绿洲》《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为叙述对象,如《长江》《长城》《北纬30度》等。以上三种类型的图书共同构成了本丛书的全部内容,读者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视野幅宽,自由选读其中部分分册或者丛书全部。本丛书的每一分册,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单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质、地貌、气候、资源、多样性物种等,以及在此间展开的人类活动——经济、历史、文化等多元内容为叙述的核心。为方便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系统而有效地获取信息,各分册的内容不做严格、细致的分类,而只依词条间的相关程度大致集结,简单分编,使整体内容得以保持有机联系,直观呈现。因此,通常情况下,每分册由4部分内容组成:部分为自然地理,涉及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物种、生态等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经济地理,容纳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物产等相关的内容;第三部分为历史地理,主要为与人类活动历史相关的内容;第四部分为文化地理,收录民俗、宗教、文娱活动等与区域文化相关的内容。本丛书不是学术著作,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书,但为了容纳尽量多的知识,本丛书的编纂仍采用了类似工具书的体例,并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兼具通俗读物之生动有趣与知识词典之简洁准确的科普读本——各分册所涉及的广阔知识面被浓缩为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纷繁的信息被梳理为明晰的词条,并配以大量的视觉元素(照片、示意图、图表等)。这样一来,各分册内容合则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分则为一个个简明、有趣的知识点(词条),这种局部独立、图文交互的体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随机或跳跃式阅读,给予读者程度的阅读自由。总而言之,本丛书希望通过对“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让读者对自身所栖居的区域地理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读者倘能因此而见微知著,提升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认知,进而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则更是编者所乐见的。受限于图书的篇幅与体量,也基于简明、方便阅读等考虑,以下诸项敬请读者留意:1. 本着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则,本丛书以决定性、典型性、特殊性为词条收录标准,以概括分册涉及的知识精华为主旨。2. 词条(包括民族、风俗等在内)释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观态度。3. 本丛书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万矢量地形要素数据(DLG)为基础绘制相关示意图,并依据丛书内容的需要进行标示、标注等处理,或因应实际需要进行缩放使用。相关示意图均不作为权属争议依据。4. 本丛书所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等行政区划的标准名称,均统一标注于各分册的“区域地貌示意图”中。此外,非特殊情况,正文中不再以具体行政区划单位的全称表述(如“北京市朝阳区”,正文中简称为“北京朝阳”)。5.历史文献资料中的专有名词及计量单位等,本丛书均直接引用。这套陆续出版的科普丛书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丛书的编、撰、审诸环节中,大量摄影师及绘图工作者承担了丛书图片的拍摄和绘制工作,众多学术单位为丛书提供了资料及数据支持,共同为丛书的顺利出版做出了切实的贡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囿于水平之限,丛书中挂一漏万的情况在所难免,亟待读者的批评与指正,并欢迎读者提供建议、线索或来稿。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不亏(185+)
- 速度快(452+)
- 可以购买(155+)
- 引人入胜(503+)
- 二星好评(517+)
- 章节完整(177+)
下载评价
- 网友 养***秋: ( 2025-01-18 15:02:51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訾***雰: ( 2025-01-12 13:06:37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谭***然: ( 2025-01-03 14:37:23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郗***兰: ( 2024-12-28 22:14:51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訾***晴: ( 2024-12-26 00:22:41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师***怡: ( 2024-12-28 18:14:58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步***青: ( 2025-01-07 12:52:36 )
。。。。。好
- 网友 濮***彤: ( 2024-12-23 22:25:30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索***宸: ( 2025-01-07 18:58:1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车***波: ( 2024-12-23 23:22:0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喜欢"纸上读中国:南越遗国·羊城地"的人也看了
- 欧洲-世界热点国家地图-大字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研究/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实验研究系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建筑与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规划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小说九段(精)/莫言短篇小说精品系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战火家园 中信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绩效管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穿靴子的猫(魔法象·图画书王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第二版) 名师大讲堂系列 新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何川讲透升职加薪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探秘世界系列:神秘恐龙之谜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