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斋 -自卑与超越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6:02:54

自卑与超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自卑与超越精美图片
》自卑与超越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自卑与超越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347385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7-1
  • 页数:256
  • 价格:29.8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6:02:54

内容简介: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曾是弗洛伊德的弟子,在《自卑与超越》中,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作者也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书籍目录:

第一章我们对于意义的追寻

1 生活于你的意义

2 生命中的三大问题

3 真正的生命意义

4 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5 童年记忆的重要价值

6 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章 心灵和身体

1 心灵和身体的联系与冲突

2 情感影响发展

3 身型、性格与心智

第三章 自卑与超越

1 自卑情结

2 追求优越感

3 设立有意义的目标

第四章 童年记忆

1 理解记忆

2 关于早期记忆的六个案例

3 行为的根源——早期记忆

第五章 梦

1 关于梦

2 弗洛伊德学派与梦

3 个体心理学派与梦

4 梦的构成

5 典型的梦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1 母亲的影响

2 父亲的角色和责任

3 为人父母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1 教育的变革

2 教师的角色

3 学校里的合作与竞争

4 天赋与习得

5 区分孩子的个性

第八章 青春期

1 青春期心理及生理特征

2 青春期的挣扎

3 青春期的性意识萌芽

4 正视青春期

第九章 犯罪及预防

1 犯罪心理

2 罪犯的类型

3 合作的重要性

4 如何矫治犯罪行为

第十章 职业问题

1 平衡生活的三条纽带

2 职业的早期训练

3 影响职业选择的其他因素

4 对待职业的态度

第十一章 个体与社会

1 宗教信仰

2 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

3 利己主义

4 过失犯罪

5 社交兴趣与社会平等

第十二章 爱与婚姻

1 爱、合作与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2 夫妻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3 不适合结婚的人

4 婚姻观与人生观


作者介绍: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德勒有《神经病的形成》、《自卑感》等著作,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自卑与超越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自卑与超越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自卑与超越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没有勇气改变现状,用自欺的方式麻痹自己。

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却不在于解决问题。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摒开不谈。自卑者限制自身的活动范围,苦心孤诣地要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在困难面前犹疑、彷徨甚至退却。

获取优越感而不是改进情境。

他们隐藏起来而不为人所见的,则是超越一切、好高骛远的目标,和不惜任何代价以凌驾别人的决心。

一个人如果不敢在外界随心所欲地应付其爱情问题,他便无法成功地解决此问题。由于他的不安全感,他从未把他的兴趣扩展至他最熟悉的少数几个人之外。他怕跟别人相处时,他就不能再依照他习惯的方式来控制局势。受的教养告诉他:自己的愿望是有天生就被实现的权利的,而他们也从不知道:他们能凭自己的努力,在家庭的范围之外,赢取温暖和爱情。

在任何孩子身上,我们都可能造成奥迪普斯情结。我们所需要的,是让他的母亲宠惯他,不准他把兴趣扩展至别人身上,并要他的父亲对他冷漠而不关心。

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那么他一定会走向悲观之途,并发展出牢固的自卑情结。

只有合作的人才会作出充满希望及贡献良多的奋斗,才能真正增进我们的共同情境。

神经病患者在开始奋斗时,就已受到阻碍,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始终留在很低水准,困难会相对的增大。

正常人在特定方向的努力被阻挠后,他能找到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钻牛角尖。”我必须如此,否则我就无路可走了。“

每一个问题儿童,每一个神经病患者,每一个酗酒者、罪犯或性变态者,都采取了适当的行动,以达到他们认为是有约的地位。他们不可能抨击自己的病症,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目标,就应该有这样的病症。

目标一改变,心灵的习惯和态度也会随之改变。他不必再用旧有的习惯和态度。适合于新目标的态度会取代之。

有许多人在卷入爱的漩涡时,都觉得自己很软弱。在某些方面看来,他们是对...


所谓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

每一个神经病患者多多少少都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及跟整个情境的接触。他想要和生活中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保持距离,并将自己局限于他觉得能够主宰的环境之中。以此方式,他为自己筑起了一座窄小的城堡,关上门窗并远隔清风、阳光和新鲜空气,虚度一生。至于他是用怒吼、呵斥或是用低声下气来统治他的领域,则是视他的经验而定。如他会在他试过的各种方法里,选出能够最有成效地达成其目标的一种。有时间,他如果对某一种方法觉得不满意,他也会试用另一种。然而,不管他用的是什么方法,他的目标却是一样的——获取优越感,而不是努力改进其情境。

没有哪一个人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已经接近能够完全控制其环境的最终目标。生命太短,我们的躯体也太软弱,可是生活的问题却不断地要求更丰硕及更完善的答案。我们不停地提出我们的答案,然而,我们却绝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无论如何,奋斗总是要继续下去的,但是,只有合作的人才能真正地增进我们的共同的情境。

我们生活中的乐趣,主要是由我们的缺乏肯定性而来。

事实上,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挠时,他便能另外找寻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必须如此,否则我就走投无路了。”

他们不可能抨击自己的病症,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目标,就应该有这样的病症。

有许多人在被卷入爱的漩涡时,都觉得自己很软弱。在某些方面看来,他们是不错的。只有优越感目标为“我决不能软弱,我决不能让大家知道我的底细”的人,才会躲开爱情的相互依赖关系,造成始终无法接受爱情的后果。你常常能注意到:当他们觉得有陷入爱情的危险时,他们便会把这种情况弄糟。他们会讥笑、嘲讽、并揶揄可能使他们陷入危险的人。

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帮助这些用错误方法来追求优越感的人呢?追求优越感是每个人的共性。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便能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表示理...


所有被宠坏的孩子都会害怕某些东西,他们用他们的害怕来吸引注意,结果就使这种情绪成为他们生活样式的一部分。他们利用它来获得和母亲重新紧密联系的目标。胆小的孩子一定是被宠惯的孩子,而且他还想继续受宠。

有时,这些被宠坏的孩子会害梦魇,并且在睡眠中大哭出声。这是一种众所皆知的病征,但是只要睡眠被认为是和清醒互相对立的状态,它就不可能被了解。然而,这是错误的,睡眠和清醒并不互相对立,他们是同一种东西的变异。在他的梦里,孩子行为的方式和他清醒时大致是相同的。他想改变情境使之符合自己利益的目标影响了他的整个身体和心灵,在经过训练和积累经验之后,他会找出达到其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即使在他睡眠的思想中,和他目标符合一致的影像和记忆也会进入他的心灵。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在几次经验之后会发现,如果他想再和母亲在一起,能够吓坏自己的想法是非常有用的。即使他们长大了,被宠坏的孩子仍然会保存他们那充满焦虑的梦。在梦中被吓坏是获取注意的工具,现在它已经成了机械式的习惯。


比如,那些弱小的孩子发现眼泪可以帮助他达到目的,于是,他便会无缘无故地哭,爱流泪的孩子长大成年后,多半是性情优郁的人。眼泪和抱怨有一个别致的称谓——“水性的力量”。这干扰合作、支配他人的一枚重磅武器。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孩子与那些饱受斯凌、怀有负罪感的孩子一样,有非常明显的自卑情结,他们愿意毫无遮拦地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别人,承认他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而实际上,在他们内心深处则隐藏着他想陵驾他人之上独霸天下的欲望。而那些喜欢吹嘘、好大喜功的孩子,表现给别人的是一种优越感,其实我们只要细心观察他的行为,而不被他的表面迷感,就可以发现他们嘴上不承认的自卑情结。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归于职业、交际和两性这三个问题

生命的意义在于乐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一员,梦想着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在对待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时,从不寻求他人的帮助,对于社会缺乏兴趣和安全感。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曾是弗洛伊德的弟子,在《自卑与超越》中,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作者也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值得下载(326+)
  • pdf(86+)
  • 赚了(545+)
  • 章节完整(487+)
  • 差评(578+)
  • 内容齐全(300+)
  • 目录完整(596+)
  • 无广告(660+)
  • 无盗版(91+)
  • 博大精深(71+)
  • 好评多(509+)

下载评价

  • 网友 常***翠: ( 2025-01-11 23:19:00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潘***丽: ( 2024-12-24 15:46:15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家***丝: ( 2025-01-07 19:02:40 )

    好6666666

  • 网友 师***怡: ( 2025-01-09 21:44:12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谢***灵: ( 2025-01-11 15:02:4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通***蕊: ( 2025-01-07 11:30:34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宫***玉: ( 2025-01-11 13:30:39 )

    我说完了。

  • 网友 居***南: ( 2025-01-04 20:15:4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苍***如: ( 2024-12-31 22:22:50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相***儿: ( 2025-01-15 14:43:30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利***巧: ( 2025-01-14 03:00:25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敖***菡: ( 2024-12-26 10:12:49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