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畅销200多年的传奇菜谱 全译+典故+注释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畅销200多年的传奇菜谱 全译+典故+注释本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畅销200多年的传奇菜谱 全译+典故+注释本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畅销200多年的传奇菜谱 全译+典故+注释本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畅销200多年的传奇菜谱 全译+典故+注释本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畅销200多年的传奇菜谱 全译+典故+注释本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畅销200多年的传奇菜谱 全译+典故+注释本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畅销200多年的传奇菜谱 全译+典故+注释本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畅销200多年的传奇菜谱 全译+典故+注释本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简明白话文字、文青手绘插图,并附原文经典重现畅销食记《随园食单》,让200年前的文言食谱,成为今晚下厨的实用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以简明白话文字、文青手绘插图,并附原文经典重现畅销食记《随园食单》,让200年前的文言食谱,成为今晚下厨的实用指南。吃货世界的博大精深,中华饮食的时代巨作,一同找回ZUI初的味蕾,不负好「食」光。本书搭配典故和双色铅笔手绘食材,排版风雅。作者选用食材及烹饪方法极为讲究,本书既是食谱,又是反应清代名士生活品味的小品,是生活美学与文化的传世经典。
本书语言明净、优美,内容有趣,文字本身如同鲜嫩的菜肴,更多写的是平实的生活,任何人都可以拿着这本书,暂时进入袁枚的美食生活,让自己的一部分变成古人。
书籍目录:
12 袁枚小传
18 序
22 须知单
先天须知/ 24
作料须知/ 26
洗刷须知/ 28
本分须知/ 29
调剂须知/ 30
配搭须知/ 32
独用须知/ 34
火候须知/ 36
色臭须知/ 38
上菜须知/ 40
多寡须知/ 40
用纤须知/ 41
疑似须知/ 41
变换须知/ 42
器具须知/ 44
时节须知/ 46
洁净须知/ 48
补救须知/ 48
迟速须知/ 49
选用须知/ 50
52 戒单
戒外加油/ 54
戒走油/ 54
戒同锅熟/ 55
戒混浊/ 55
戒耳餐/ 56
戒目食/ 58
戒穿凿/ 60
戒停顿/ 62
戒暴殄/ 64
戒纵酒/ 66
戒火锅/ 68
戒强让/ 70
戒落套/ 72
戒苟且/ 74
76 海鲜单
燕窝/ 78
海参三法/ 80
鱼翅二法/ 82
鳆鱼/ 84
海蝘/ 84
乌鱼蛋/ 84
江瑶柱/ 85
蛎黄/ 85
淡菜/ 85
86 江鲜单
刀鱼二法/ 88
鲥鱼/ 90
班鱼/ 92
假蟹/ 93
鲟鱼/ 94
黄鱼/ 96
98 特牲单
猪头二法/ 100
猪蹄四法/ 102
猪爪、猪筋/ 104
猪肺二法/ 104
猪腰/ 105
猪肚二法/ 105
白片肉/ 106
红煨肉三法/ 108
白煨肉/ 110
油灼肉/ 112
干锅蒸肉/ 112
盖碗装肉/ 113
磁坛装肉/ 113
脱沙肉/ 114
晒干肉/ 116
火腿煨肉/ 116
鲞鱼煨肉/ 117
粉蒸肉/ 117
熏煨肉/ 118
芙蓉肉/ 118
菜花头煨肉/ 119
炒肉片/ 119
猪里肉/ 119
荔枝肉/ 120
八宝肉/ 122
炒肉丝/ 124
八宝肉圆/ 126
空心肉圆/ 126
锅烧肉/ 127
酱肉/ 127
糟肉/ 128
暴腌肉/ 128
家乡肉/ 128
笋煨火肉/ 129
烧猪肉/ 129
尹文端公家风肉/ 130
烧小猪/ 132
排骨/ 134
杨公圆/ 134
黄芽菜煨火腿/ 135
蜜火腿/ 135
端州三种肉/ 136
138 杂牲单
牛肉/ 140
牛舌/ 140
獐肉/ 141
羊蹄/ 141
羊头/ 142
全羊/ 144
红煨羊肉/ 144
羊肚羹/ 145
羊羹/ 146
烧羊肉/ 148
鹿肉/ 150
鹿筋二法/ 152
鹿尾/ 152
果子狸/ 153
假牛乳/ 153
154 羽族单
白片鸡/ 156
鸡松/ 156
焦鸡/ 157
炒鸡片/ 157
鸡肝/ 157
生炮鸡/ 158
鸡粥/ 160
捶鸡/ 162
酱鸡/ 164
鸡丝/ 164
鸡丁/ 164
鸡圆/ 165
蘑菇煨鸡/ 165
鸡血/ 165
梨炒鸡/ 166
假野鸡卷/ 166
鸡肾/ 166
黄芽菜炒鸡/ 167
灼八块/ 167
珍珠团/ 167
栗子炒鸡/ 168
卤鸡/ 170
蒋鸡/ 170
烧鹅/ 170
唐鸡/ 171
赤炖肉鸡/ 171
黄芪蒸鸡治瘵/ 172
鸡蛋/ 174
野鸡五法/ 176
鸽蛋/ 178
野鸭/ 178
蒸鸭/ 178
鸭糊涂/ 179
卤鸭/ 179
烧鸭/ 179
鸽子/ 180
鸭脯/ 182
蒸小鸡/ 182
煨鹩鹑、黄雀/ 182
干蒸鸭/ 183
野鸭团/ 183
挂卤鸭/ 183
徐鸭/ 184
煨麻雀/ 186
云林鹅/ 188
190 水族有鳞单
边鱼/ 192
白鱼/ 192
鲫鱼/ 193
季鱼/ 193
土步鱼/ 194
鱼松/ 194
鱼片/ 194
鱼圆/ 195
鲢鱼豆腐/ 195
银鱼/ 195
醋搂鱼/ 196
糟鲞/ 198
鱼脯/ 198
黄姑鱼/ 198
虾子勒鲞/ 199
家常煎鱼/ 199
台鲞/ 200
202 水族无鳞单
汤鳗/ 204
红煨鳗/ 206
蚶/ 206
酱炒甲鱼/ 207
带骨甲鱼/ 207
水鸡/ 207
生炒甲鱼/ 208
青盐甲鱼/ 210
鳝丝羹/ 210
炒鳝/ 210
全壳甲鱼/ 211
段鳝/ 211
蛤蜊/ 211
汤煨甲鱼/ 212
虾圆/ 214
鲜蛏/ 214
炒虾/ 214
蟹羹/ 215
炒蟹粉/ 215
剥壳蒸蟹/ 215
蟹/ 216
茶叶蛋/ 218
炸鳗/ 218
熏蛋/ 218
车螯/ 219
程泽弓蛏干/ 219
220 杂素菜单
蒋侍郎豆腐/ 222
杨中丞豆腐/ 224
张恺豆腐/ 224
庆元豆腐/ 224
芙蓉豆腐/ 225
冻豆腐/ 225
王太守八宝豆腐/ 226
程立万豆腐/ 228
虾油豆腐/ 230
蓬蒿菜/ 230
葛仙米/ 230
羊肚菜/ 231
石发/ 231
珍珠菜/ 231
猪油煮萝卜/ 231
蕨菜/ 232
芹/ 234
茭白/ 234
台菜/ 234
瓢儿菜/ 235
菠菜/ 235
炒鸡腿蘑菇
(杏鲍菇)/ 235
素烧鹅/ 236
韭/ 238
豆芽/ 240
青菜/ 242
黄芽菜/ 244
蘑菇/ 246
白菜/ 246
苋菜/ 246
茄二法/ 247
芋羹/ 247
松菌/ 248
面筋二法/ 250
豆腐皮/ 252
扁豆/ 252
煨三笋/ 252
瓠子、王瓜/ 253
煨木耳、香蕈/ 253
煨鲜菱/ 253
冬瓜/ 254
豇豆/ 256
芋煨白菜/ 256
问政笋丝/ 256
香珠豆/ 257
马兰/ 257
杨花菜/ 257
258 饭粥单
饭/ 260
粥/ 262
264 茶酒单
茶/ 266
武夷茶/ 268
龙井茶/ 270
常州阳羡茶/ 270
金坛于酒/ 270
洞庭君山茶/ 271
常州兰陵酒/ 271
酒/ 272
德州卢酒/ 274
四川郫筒酒/ 274
湖州南浔酒/ 274
溧阳乌饭酒/ 275
苏州陈三白酒/ 275
绍兴酒/ 276
金华酒/ 278
山西汾酒/ 280282 小菜单
笋脯/ 284
玉兰片/ 284
素火腿/ 284
宣城笋脯/ 285
人参笋/ 285
糟油/ 285
春芥/ 285
天目笋/ 286
笋油/ 288
虾油/ 290
喇虎酱/ 290
莴苣/ 290
香干菜/ 291
冬芥/ 291
牛首腐干/ 291
熏鱼子/ 292
腌冬菜、黄芽菜/ 294
芥头/ 296
芝麻菜/ 296
风瘪菜/ 296
糟菜/ 297
酸菜/ 297
台菜心/ 297
腐干丝/ 298
茭瓜脯/ 300
吐蛈/ 300
酱石花/ 300
石花糕/ 301
小松菌/ 301
酱王瓜/ 301
萝卜/ 302
乳腐/ 304
酱炒三果/ 306
海蜇/ 308
虾子鱼/ 308
混套/ 308
腌蛋/ 309
酱瓜/ 309
大头菜/ 309
酱姜/ 310
新蚕豆/ 312
314 点心单
鳗面/ 316
温面/ 316
鳝面/ 316
裙带面/ 317
素面/ 317
蓑衣饼/ 318
虾饼/ 318
颠不棱(即肉饺子)/ 318
薄饼/ 319
面老鼠/ 319
肉馄饨/ 319
韭合/ 320
烧饼/ 320
杏酪/ 320
面茶/ 321
粉衣/ 321
竹叶粽/ 321
糖饼(又名面衣)/ 322
千层馒头/ 324
萝卜汤团/ 326
水粉汤圆/ 326
软香糕/ 327
栗糕/ 327
青糕、青团/ 327
脂油糕/ 328
雪花糕/ 330
百果糕/ 332
合欢饼/ 334
鸡豆糕/ 334
鸡豆粥/ 334
金团/ 335
藕粉、百合粉/ 335
麻团/ 335
芋粉团/ 336
熟藕/ 336
新栗、新菱/ 336
莲子/ 337
芋/ 337
萧美人点心/ 338
刘方伯月饼/ 338
白云片/ 338
杨中丞西洋饼/ 339
风枵/ 339
陶方伯十景点心/ 340
三层玉带糕/ 342
运司糕/ 342
沙糕/ 342
小馒头、小馄饨/ 343
作酥饼法/ 343
雪蒸糕法/ 344
天然饼/ 346
花边月饼/ 346
制馒头法/ 347
扬州洪府粽子/ 347
作者介绍:
袁枚
字子才,号简斋,清代文学大师。晚年自号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朝斜杠青年,身兼学霸、畅销书作家、退休县老爷、老师、地产达人、美食家。与蒋士铨、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又与纪晓岚齐名,世称“南袁北纪”。袁枚二十四岁中进士,但厌倦官场生活,三十八岁便退休还乡,于金陵小仓山建随园,闲时写文章、投资地产,还出版许多畅销书,一生著作如山,名震文坛,家财万贯。著有《子不语》《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食单》等。《随园食单》为其晚年代表作品,是展现中国美学生活的传世经典。问世至今,流传海内,成为畅销226年的文学奇迹之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须知单】搭配须知
谚语说:“男女谈婚论嫁,要衡量自己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婚配。”这?溜谓的门当户对;《礼记》上也说:“同类、同辈的人才能相互做比较。”烹调方法与上述的说法有什么差异呢?烹调任何一道菜,都必须有恰当的配料来搭配。好是用清淡的配料来搭配清淡的菜肴,味道浓郁的菜肴搭配味道浓厚的配料,柔软的菜色配合柔软的配料,口感较有嚼劲的配合味道强烈的配料,这样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食材中,可以荤烧也可素烧的食材有蘑菇、鲜笋、冬瓜等;可以配荤不可配素的调料是葱、韭、茴香、生蒜等;可以搭配素菜不可以搭配荤菜的,则有芹菜、百合、刀豆等。常常看见有人把蟹粉放入燕窝中,把百合和鸡肉、猪肉一同烹调,这就好比圣贤明君与乱臣贼子一起对坐似的,简直荒谬至极。但是也有荤菜、素菜放在一起烹调,反而锦上添花、相得益彰的菜肴,例如,炒荤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荤油的搭配。
门当户对
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记录了这么一件案子。袁枚就任江宁知县的天,有户人家状告妻子“背夫私奔”。这名女子21岁,喜好诗文,书法写得极好,因为家贫嫁给了一位高龄的外地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无情无义,动辄对妻子打骂,妻子不堪凌辱,伺机逃到江宁的亲戚家。袁枚用作诗来考她,这名女子信口吟来:“五湖深处素馨花,误入淮西贾客家。偶遇江州白司马,敢将幽怨诉琵琶。”自比白居易诗中的琵琶女,袁枚对于她的诗才十分惊讶,于是动了恻隐之心,立刻写了一封信,判这对夫妻离婚,并且写信照会了山阴县令,说:“然才女嫁俗商,不称,故释其背逃之罪,且放归矣。”信后附上他以前的一首诗《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山阴县令接到袁枚的信件之后,立刻将该名女子无罪开释。
原文
谚曰:“相女配夫”。《记》曰:“拟人必于其伦。”烹调之法,何以异焉?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其中可荤可素者,蘑菇、鲜笋、冬瓜是也。可荤不可素者,葱韭、茴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荤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常见人置蟹粉于燕窝之中,放百合于鸡、猪之肉,毋乃唐尧① 与苏峻② 对坐,不太悖乎?亦有交互见功者,炒荤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荤油是也。
注释①【唐尧】唐尧即尧,传说中的古帝王名,他将王位传给舜。
②【苏峻】西晋名将,后来成了叛臣。
【戒单】戒目食
什么叫目食?所谓目食,就是贪多的意思。现在人们请客追求丰盛奢华的虚名,满桌的菜肴,碗盘层层堆叠,但这些都是给眼睛吃的,不是给嘴巴吃的。殊不知名家写字,写多了一定会出现败笔;名人作诗,作多了也会产生赘句。有名的厨师即使竭尽心力,一天之内能够做出四、五道上好的菜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何况还要应付那些乱七八糟的酒席呢?即使有许多人的帮忙,也是各有各的意见,没有纪律,帮忙的人越多就越糟糕。我曾经到一位商人的家中赴宴,光是上菜就换了三
次席,点心十六道,食品共计四十多种。主人自我感觉良好,扬扬得意,而我散席回家,还得煮粥来充饥。可见虽然宴席中菜肴看似丰盛却品位不高。南朝时期的孔琳之说过:“现在的人吃饭贪求奢华,除了其中几样可口的之外,多数都是为了用来饱眼福的。”我个人认为菜肴如果胡乱摆放,被腥味污染,即便是眼睛看了也会感到极不舒服啊。
皇帝都是怎么吃饭的?
在中国古代,皇帝进膳是十分讲究的,吃饭时大致要依循“传膳”“尝膳”,然后才正式“进膳”。随侍的太监首先报上菜名再把菜端上来,然后太监用银针试毒,等皇帝看过银针确定食物无毒之后,才开始正式吃饭。所谓“吃一看二眼观三”,这和“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意思不同,只是为了讲究豪华的排场。慈禧太后吃饭特别讲究,每顿正餐的菜肴至少要摆满三张桌子,通常会有一百种以上的菜品,包括冷盘、热菜、炉食、小菜,应有尽有。和慈禧太后比,光绪皇帝就可怜多了。光绪皇帝过继给慈禧太后之后,由于年纪小,够不着后面的菜肴,久而久之,摆在后面的菜竟然都用假菜来充数,算得上是可怜的皇帝了。
原文
何谓目食?目食者,贪多之谓也。今人慕“食前方丈”之名,多盘迭碗,是以目食,非口食也。不知名手写字,多则必有败笔;名人作诗,烦则必有累句。极名厨之心力,一日之中,所作好菜不过四五味耳,尚难拿准,况拉杂横陈乎?就使帮助多人,亦各有意见,全无纪律,愈多愈坏。余尝过一商家,上菜三撤席,点心十六道,共算食品将至四十余种。主人自觉欣欣得意,而我散席还家,仍煮粥充饥。可想见其席之丰而不洁矣。南朝孔琳之① 曰:“今人好用多品,适口之外,皆为悦目之资。”余以为肴馔横陈,熏蒸腥秽,目亦无可悦也。
注释①【孔琳之】是孔子的第28代孙,南朝宋文学家、书法家。
戒火锅
冬天请客,大多习惯用火锅,火锅中的食物在客人面前沸腾翻滚,已经够令人生厌了:而且各类菜品不同,火候不同,有的适合小火烹煮,有的适宜用大火,该撤火时撤火,该添火时添火,一点差错都不能出现。现在全部用火锅来乱煮一通,菜的味道还有什么可尝的!近有人用烧酒代替木炭,以为这是找到了好办法,却不知道食物经过了多次的沸煮之后总会变味。或许??问:“菜冷了怎么办?”我会回答说:“如果用火锅滚热的菜肴,客人没有立刻吃完,还能留着等到冷了,那么这个菜的味道究竟有多差,也就可想而知了。”
千叟宴
关于火锅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三国或隋炀帝时代的“铜鼎”;有人说是东汉出土的“斗”。也有人说它是成吉思汗发明的,因为成吉思汗长年征战四方,传统的烧烤羊肉吃起来很费时,为了不贻误军机,于是命令厨师将羊肉切成小块丢进沸腾的锅里煮熟,没想到却异常美味,火锅因此而流传了下来。而乾隆可说是爱吃火锅的一位皇帝,几乎每天都要吃火锅。按照辽宁地方志《奉天通志》中的记载,火锅是“以锡为之,分上下层,高不及尺,中以红铜为火筒着炭,汤沸时,煮一切肉脯,鸡、鱼,其味无不鲜美”。而且吃火锅还要“兼备参筋,佐以猪、羊、牛、鱼、鸡、鸭、山雉、虾、蟹等肉”,与今日炭烧铜火锅几乎没有什么差别。1796年正月初四,乾隆在皇极殿举办由和珅主持的“千叟宴”,亲自召见全国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一共有五千九百人出席,摆席八百桌,袁枚也在受邀之列。由于怕宾客等待时间太长,菜肴都凉了,于是以大火锅和腌肉作为主要的菜肴,众人吃得不亦乐乎。不过这次袁枚却因身体不适,加上他不喜欢火锅,所以没能到京赴宴,第二年,八十二岁的袁枚就病故了。
原文
冬日宴客,惯用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厌;且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近人用烧酒代炭,以为得计,而不知物经多滚,总能变味。或问:“菜冷奈何?”曰:“以起锅滚热之菜,不使客登时食尽,而尚能留之以至于冷,则其味之恶劣可知矣。”
【海鲜单】燕窝
燕窝是极其珍贵的食品,原本不应该轻易使用。如果使用燕窝,每碗必须使用二两的量,先用煮沸的天然泉水浸泡,然用银针挑去里面的黑丝。再用嫩鸡汤、上好的火腿汤、新蘑菇汤三种汤和燕窝一齐滚烧,以看到燕窝变成玉色为标准。燕窝是极其清淡的食物,不可和油腻的食物混杂在一起;燕窝极其柔滑雅致,也不可以和质地较硬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如今有人用肉丝、鸡丝混杂同煮,这是吃鸡丝、肉丝,不是在吃燕窝。有些人只追求燕窝的空名,往往用三钱生燕窝浇盖一碗面,燕窝就像几根白发似的,食客筷子一挑就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满碗粗俗的食物,恰似乞丐在卖弄财富,反倒显露出穷相来。不得已一定要选配其他食材的话,蘑菇丝、笋尖丝、鲫鱼肚、嫩土鸡片还算可堪使用。我去粤东时,杨明府家里做的冬瓜燕窝特别美味,以柔配柔,以清入清,只是着重于使用鸡汁、蘑菇汁罢了。燕窝通身玉色,而非纯白色。有的人把燕窝打成一团,或敲成粉末的,这都属于穿凿附会的牵强做法。
关于燕窝二三事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有一首《燕窝》诗:“海燕无家苦,争衔白小鱼。却供人采食,未卜汝安居。味入金齑美,巢营玉垒虚。大官求远物,早献上林书。”这首诗将燕窝这一食材的不易取得和珍贵之处描写得淋漓尽致。诗中的前四句怜悯海燕之情溢于言表,第五、六句写燕窝的美味、成色与形状。据记载,乾隆六下江南,每日清晨,御膳之前,一定要空腹吃冰糖燕窝粥。《红楼梦》中燕窝出现了十多次,清人裕瑞曾经批评《红楼梦》中,写食物处处不离燕窝,未免显得几分俗气。可见得燕窝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受欢迎的珍馐。
原文
燕窝贵物,原不轻用。如用之,每碗必须二两,先用天泉滚水泡之,将银针挑去黑丝。用嫩鸡汤、好火腿汤、新蘑菇三样汤滚之,看燕窝变成玉色为度。此物至清,不可以油腻杂之;此物至文,不可以武物串之。今人用肉丝、鸡丝杂之,是吃鸡丝、肉丝,非吃燕窝也。且徒务其名,往往以三钱生燕窝盖碗面,如白发数茎,使客一撩不见,空剩粗物满碗,真乞儿卖富,反露贫相。不得已,则蘑菇丝、笋尖丝、鲫鱼肚、野鸡嫩片尚可用也。余到粤东,杨明府冬瓜燕窝甚佳,以柔配柔,以清入清,重用鸡汁、蘑菇汁而已。燕窝皆作玉色,不纯白也。或打作团,或敲成面,俱属穿凿。
【江鲜单】鲥鱼
跟烹煮刀鱼的方法一样,将鲥鱼用甜酒蒸,就很好吃了;有的会直接用油煎,再加点清酱、酒酿,味道也不错。千万不要把鲥鱼切成碎块,加鸡汤煮来吃;有的人会剔掉鲥鱼的背骨,只取鱼腹来烹饪,那么鲥鱼真正的味道就全没了。
人生三大恨事
长江里产的鲥鱼与黄河的鲤鱼、太湖的银鱼、松江的鲈鱼并称中国“四大名鱼”,野生鲫鱼现已濒临绝种。张爱玲曾经说过,人生三大恨事: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鱼刺越多,鱼肉越鲜美,愈受到大众的喜爱,鲥鱼就属这类。
原文
鲥鱼用蜜酒蒸食,如治刀鱼之法便佳。或竟用油煎,加清酱、酒酿亦佳。万不可切成碎块,加鸡汤煮;或去其背,专取肚皮,则真味全失矣。
【特牲单】荔枝肉
把肉切成骨牌大小的薄片,放进白水中煮沸二三十滚,捞出来;将菜油半斤倒入锅中加热,再将肉片放入油锅中炸透,捞起来,再用冷水浇凉,让肉起皱卷起之后,再捞出来;后将肉放入锅内,加入半斤酒,一小杯酱油,半斤水,把肉煮烂即可。
闽菜
荔枝肉是福州家喻户晓的传统名菜,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闽菜以福州菜为基?,是八大菜系中较为低调的一系,由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古越族文化融合而成。闽菜有三大特色,一是擅长用红糟来调味,二是擅长炖汤品,三是擅长使用糖醋来调味。经典的闽菜除了招牌菜“佛跳墙”和“沙县小吃”之外,还有七星鱼丸、红糟鱼排、荔枝肉等著名的菜色。这道荔枝肉在入油锅炸之前,要先在肉上面割几道切口,使炸出来的酥肉不仅外形像荔枝一样,其酸甜的口感亦与荔枝有一些相似之处,味道极好。
原文
用肉切大骨牌片,放白水煮二三十滚撩起;熬菜油半斤,将肉放入炮透撩起,用冷水一激,肉皱撩起;放入锅内,用酒半斤,清酱一小杯,水半斤,煮烂。
【羽族单】鸡粥
挑选一只肥母鸡,用刀取出两面的鸡胸肉,然后去皮刮细,或用刨刀也行;但只能用刮的或者用刨的,不可以用刀切,如果用刀切,鸡肉的口感便不细致了。再用剩下的鸡架来熬汤。吃的时候准备一些细米粉、火腿屑、松子肉,并将这些食物拍碎之后放进鸡汤内。起锅时加入葱、姜,浇上鸡油。至于是去渣还是留渣都可以。鸡粥适合老人家吃。一般将鸡肉切碎的话就必须要去渣,用刮或用刨的就不用去渣了。
和苏轼一起喝粥去
苏轼是个老饕,它不仅擅长烹制“东坡肉”,也很喜爱喝粥。他在给朋友的书帖中说:“夜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这是指,苏轼喝了掺入无锡贡米熬煮的豆浆粥之后,把喝粥捧上了天。他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五日不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甚至在天刚刚亮的时候,闻到别人家里的粥熟了,就想要去吃,因此他说:“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原文
肥母鸡一只,用刀将两脯肉去皮细刮,或用刨刀亦可;只可刮刨,不可斩,斩之便不腻矣。再用余鸡熬汤下之。吃时加细米粉、火腿屑、松子肉,共敲碎放汤内。起锅时放葱、姜,浇鸡油,或去渣,或存渣俱可。宜于老人。大概斩碎者去渣,刮刨者不去渣。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煎煮炒炸,闷煲炖蒸,清朝美食家教你变厨神。
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世间一切都能成为养分。
畅销200多年的传奇菜谱 全译 典故 注释本,让我们一起,不负好食光。
书摘插图
前言
【袁枚小传】
清朝的斜杠青年——袁枚的胜利人生
他中年辞官,善于理财,坐拥万金,田产无数,家财万贯;他文采飞扬,诗名显赫,狂放不羁;他热爱大自然,走访名山大川,遍尝美食,一生恣意潇洒……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袁枚算得上是一个成功人士,可谓斜杠青年的代表,身兼官员、教师、作家、美食家,还是地产达人。他文章写得好,为官政绩佳;退休后游遍名山大川,理财有道,为人仗义,行事不羁,随心所欲,享有高寿,可谓人生胜利组。袁枚擅长写诗、写赋、制艺,也能写骈体文、小品文、笔记类文章,辞采丰美,评论凌厉,而他又是“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年轻时被当时的大学士史贻直称赞为“当世之贾谊”。他的文章与大学士纪昀(纪晓岚)齐名,当时的人盛赞二人为“南袁北纪”。袁枚当官也当得颇有政绩,还很懂得科学办案的方法。他经常四处探访民情,并且在自己管辖的县内安排了大量的耳目,暗中将土豪恶霸、劣绅奸人们通通列册记录,每当有案件发生,他就会一一核对名册,并与地方人士合作破案。他处罚坏人,除了依法用刑之外,还会将他们作奸犯科的恶劣行径写成文章,公告在县衙里,直到犯人彻底改过,三年不再犯案之后,才会撕毁布告,因此,想做坏事的人都会心生警惕,不敢轻易犯法。两江总督尹继善
就称赞他说:“可谓宰相必用读书人矣!”他不惧权贵,推行法治的清新作风,赢得百姓的赞誉,直说: “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
然而这样的政绩美名并没有让袁枚迷失了自己,他在中年时就厌倦了尔虞我诈的官场百态,辞官退休。告别了官场的袁县令,才有了文坛上的袁才子。他在金陵(今南京)小仓山买下了荒废已久的“织造园”,据说这里就是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袁枚曾经这么形容当时的情景:“园倾且颓……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买下来之后,袁枚便对园子加以整治,就势取景,凿池造林,改名为“随园”。他在《杂兴诗》中描写了随园的景致,说这里:“造屋不嫌小,??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游鱼长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爱荷花,未敢张网罗。”可见随园的景致是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在修筑完这座美丽的居所后,袁枚开始了他闲云野鹤般的畅快人生。他恬淡悠闲,大量搜集书籍,创作诗文,自由自在地在此度过了将近50年,直到82岁去世。在小仓山的随园里,他写下了《小仓山房尺牍》,这本书与许葭村的《秋水轩尺牍》、龚未斋的《雪鸿轩尺牍》,并称“清代三大尺牍”。
家财万贯却云淡风轻
袁枚热爱旅行,不仅经常游历南方的名山大川,四处游山玩水、结交诗友,他还是个经商高手,不仅拆掉随园的围墙,无条件开放他美轮美奂的私人庭园,还免收门票,让大众随意参观游玩,并大力推广自家园林的观光产业。他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乾隆57年(1792年),他写成了《随园食单》,这是清朝一部有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他以《随园食单》里的各种名菜,吸引游客慕名前来随园观光。袁枚极力渲染着随园食物的精妙和私厨的烹饪水准,让那些热衷口腹之欲者趋之若鹜。袁枚对于饮食氛围也极其讲究,只要有重要客人来,他都会将餐桌摆到一些景致极美的亭台楼榭里,并安排自家的美女为客人唱歌跳舞。如此一来,一传十,十传百,随园的饮食生意变得异常火爆。
随着随园里的游客增多,袁枚也不忘顺便卖卖他的个人著作。退休之后的袁枚写下多部畅销书,包括《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食单》《补遗》《子不语》《续子不语》《祭妹文》等。他的鬼怪笔记小说《子不语》,还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齐名。光是他在自己的园子里卖自己写的书,一年就可以赚进3000~4000两白银,真可谓是当时的畅销书作家了。
除此之外他还是个理财高手及投资专家。他当官八年,除了大量购书之外,剩下的俸禄几乎都存了下来。退休之后,他将自己的钱财拿来投资,购置大量田产,也招募了许多佃农,从而蓄积了数万两银子,加上他的文采盛名在外,时常为各地的富豪、世族写跋、撰序、作墓志铭,光是这些润笔费的收入就颇为丰厚,林林总总加起来,袁枚算得上是个富翁了。
但袁枚不是一个守财奴,他为人仗义,经常接济朋友,在好友程晋芳去世的时候,他焚毁了程晋芳所欠的白银五千两借据,不仅不向其亲人索讨欠债,还拿了一笔钱馈赠给程晋芳的遗孤。在袁枚过世时,他留下了“田产万金,余银两万”,他将这些钱财委托给专人经营管理,用利息供家族后人读书生活之用。想想现在许多富豪在过世之后,子女为了争夺遗产不惜对簿公堂,袁枚可谓高瞻远瞩。
袁枚以“诗”名闻当世,对于诗,有人讲神韵,有人重格调,但袁枚提倡“性灵说”。他十分反对清初以来的拟古文风和形式主义的流弊,让诗坛风气为之一新,在乾隆时期,他是当时的诗坛盟主。他也是女性文学的倡导者,他收的弟子以女弟子居多;1912年11月24日文学大师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年)在写信给当时的未婚妻菲莉斯·鲍威尔(Felice Bauer,1887—1960年)时,就引用了袁枚的《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随园诗话》中有许多这样的作品,但也有人不喜欢这样的诗,认为袁枚油腔滑调,不如他的散文写得好。
恣意潇洒过精彩人生
有着精彩人生的袁枚,出生于1716年的浙江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当时的人称他为随园先生。出生时家中贫困,全都仰赖母亲章氏以针线女红持家,因此袁枚发愤苦读,12岁就中了秀才,乡里都视他为神童;乾隆元年,年仅20岁的他就入京赴考,主考官认为他年纪太小,没有录取他;直到乾隆四年,袁枚24岁才中了进士。袁枚的文名极jia,却不知为什么不受翰林院的青睐,被外派为知县。
年轻时袁枚就喜欢追求山林之乐,但由于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一直到他67岁服丧完毕之后,才开始了尽情游历山水的旅行。68岁时,袁枚游历了黄山,69岁,他跑得更远,正月出发,腊月底才回家, 71岁还去了武夷山,73岁游江苏沭阳,77岁二度游历天台山,79岁三度游历天台山,80岁又到了吴越之间游历,即便是到了81岁还去吴江游玩。要知道,当时的交通有多么不方便,以这么大的年纪,袁枚还能够承受舟车劳顿、跋山涉水之苦,却依旧兴致不减。如此频繁的出游,可见他身体状况之佳、精力之
充沛,难怪当时有人称赞他“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
袁枚极重亲情,侍母至孝,母亲临终之前他跪在床前痛哭失声,母亲用后的力气抬手帮他拭泪才死去。他对妹妹也非常珍爱,他的《祭妹文》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至今读来仍然令人心酸。无论用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袁枚,也不管你对他的行径认同与否,拥有这样的人生际遇,如此的豁达胸襟,看待世事云淡风轻,积极享受快乐的人生态度,确实是一段潇洒生活、不负好时光的精彩人生。
【序】
诗人美周公① 而曰:“笾豆有践” ②,恶凡伯而曰“彼疏斯稗” ③。古之于饮食也,若是重乎!他若《易》称鼎烹,《书》称盐梅,《乡党》《内则》琐琐言之,孟子虽贱饮食之人,而又言饥渴未能得饮食之正。可见凡事须求一是处,都非易言。《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典论》曰:“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古人进鬐离肺④,皆有法焉,未尝苟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圣人于一艺之微,其善取于人也如是。余雅慕此旨,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⑤,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有学就者,有十分中得六七者,有仅得二三者,亦有竟失传者。余都问其方略,集而存之,虽不甚省记,亦载某家某味,以志景行。自觉好学之心,理宜如是。虽死法不足以限生厨,名手作书,亦多有出入,未可专求之于故纸;然能率由旧章,终无大谬,临时治具,亦易指名。或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子能必天下之口皆子口乎?”曰:“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 ⑥ 吾虽不能强天下之口与吾同嗜,而姑且推己及物。则饮食虽微,而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吾何憾哉!”若夫《说郛》所载饮食之书三十余种,眉公、笠翁⑦ 亦有陈言;曾亲试之,皆阏于鼻而蜇⑧于口,大半陋儒附会,吾无取焉。
注释①【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也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与思想家, 曾经两次辅佐周武王伐纣,并制作礼乐,使当时的天下承平。因为他的采邑封在周地,封爵为上公,因此称他为周公。
②【笾豆有践】笾,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用来盛放果干的竹编食器;豆,古代的食器,形状像一个高脚的盘子,后来多用于祭祀;践,陈列整齐的样子。出自《诗经·豳风·伐柯》篇。
③【彼疏斯稗】疏,粗,即糙米。稗,即稗米,指精米。出自《诗经·大雅·召旻》篇。
④【进鬐离肺】 鬐,原指鱼鳍,此处指鱼或者鱼翅。离肺,是指分割牛羊猪等祭品的肺叶。
⑤【灶觚】 指的是厨房。
⑥【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柯,斧头的柄,比喻遵循着一定的准则。出自《诗经·豳风·伐柯》篇。
⑦【眉公、笠翁】 眉公,是明代的文学与书画家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笠翁,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与剧作家李渔,字适凡,号笠翁。
⑧【阏于鼻而蜇于口】 阏,堵塞的意思;蜇,刺痛的意思。
译文
诗人以:“就像祭祀或宴会的食器,排列得井然有序”,来称赞周公治国有方,而对于凡伯的无能,也厌恶至极地说他是个“明明应该吃粗食之人,却反而吃着精粮”。可见得古人对于日常饮食,是十分重视的。至于《周易》中提到的烹饪方法;《尚书》中提到的盐梅调味料;《乡党》《内则》反复提到的饮食细节则不胜枚举。孟子虽然鄙视过度讲究饮食的人,但却也说过饥不择食的人永远不知道食物美味的话。可见凡事都必须依循一定的准则,不可以轻易地就下结论。《中庸》书中说道:“人都需要饮食,可是真正能够体会饮食滋味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典论》中也说:“富有人家的代都知道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房子,但直到富了三代之后才会开始懂得讲究吃与穿。”古人对于吃鱼及宰分牛羊的肺叶,都有一定的程序与方法,从来都不会马虎了事。“孔子和他人一起唱歌,如果人家唱得好,必定也会邀请他再唱一曲,并且学着与对方一同唱和。”孔子对这种小事情都能虚心学习,实在是难能可贵。
我很仰慕这样的精神,每一次在别的地方饱尝美食之后,我都会让家里的厨师以弟子的身份前去拜师学艺。四十年来我搜集了各家美食的烹制方法,其中有些技巧一学就会,有些也能掌握十之六七,有的则只能粗略地理解其中的二三分,也有的就真的完全失传了。对于这些美食我都会虚心地去请教对方,并且将这些方法一一整理记录下来。至于有些烹制方法虽然我不太能理解,但也会记录这是出自于某家或某菜,以表达我的仰慕之意。虚心学习,本来就应当如此。虽然那些陈规陋俗无法限制名厨的巧手艺,但即使是名家之作也未必都能做到完全与当初的味道吻合,因此,我认为,烹制食物无须拘泥于食谱中所记载的方法。当然,若是能按照书上的步骤来做,至少不会犯什么大错。在必须临时准备酒席时,总是也有方法可以参照。
有人说:“人心各异,就好似千人千面,怎么能够保证天下人的口味都和自己的一样呢?”我认为:“只要依循一定的方法,应该差异不会太大。虽然我不奢求大家的口味都跟我一样,但却不妨碍我将自己喜欢的美食与大家分享。饮食这件事虽只能算是一件小事,但基于忠恕之道,我已尽心尽力了,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至于《说郛》中所记载的三十多种饮食方法,陈继儒、李渔也都有饮食方面的著作。我曾经亲手尝试着按照记载去烹制菜肴,但都十分难吃,想必多半是浅陋书生牵强附会的说辞罢了,我在书中并未予以采纳。
关于《说郛》
《说郛》是由元末明初的学者陶宗仪所编纂,书名取自扬子说的:“天地万物郭也,五经众说郛也”,在顺治四年(1647年)编完,一共有100卷,收集秦汉至宋元名家共1292种古籍,条目数万,内容包括有经史传记、百氏杂书、考古博物、山川风土、虫鱼草木、诗词评论等,内容包罗万象。《说郛》编完之后不久陶宗仪就病逝了,其抄本多被松江文士所收藏。杨维桢在序中如此写道:“学者得是书,开所闻扩所见者多矣。”
书籍介绍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以简明白话文字、文青手绘插图,并附原文经典重现畅销食记《随园食单》,让200年前的文言食谱,成为今晚下厨的实用指南。吃货世界的博大精深,中华饮食的时代巨作,一同找回最初的味蕾,不负好「食」光。本书搭配典故和双色铅笔手绘食材,排版风雅。作者选用食材及烹饪方法极为讲究,本书既是食谱,又是反应清代名士生活品味的小品,是生活美学与文化的传世经典。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语言明净、优美,内容有趣,文字本身如同鲜嫩的菜肴,更多写的是平实的生活,任何人都可以拿着这本书,暂时进入袁枚的美食生活,让自己的一部分变成古人。
《随园食单》,古代中国烹饪著作,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本书以简明白话文字、文青手绘插图,搭配典故和双色铅笔手绘食材,排版风雅。作者选用食材及烹饪方法极为讲究,既是食谱,又是反应清代名士生活品味的小品,是生活美学与文化的传世经典。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超值(448+)
- 实惠(212+)
- mobi(292+)
- 收费(95+)
- 已买(300+)
- epub(648+)
下载评价
- 网友 曹***雯: ( 2025-01-11 09:48:41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温***欣: ( 2024-12-26 06:58:09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汪***豪: ( 2024-12-25 03:42:2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融***华: ( 2025-01-17 07:43:26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詹***萍: ( 2025-01-01 06:43:21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车***波: ( 2025-01-18 01:35:22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芮***枫: ( 2025-01-15 05:31:20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益***琴: ( 2025-01-20 11:40:5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戈***玉: ( 2024-12-24 13:48:32 )
特别棒
- 网友 印***文: ( 2024-12-22 13:03:31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屠***好: ( 2025-01-07 02:52:15 )
还行吧。
喜欢"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畅销200多年的传奇菜谱 全译+典故+注释本"的人也看了
切尔滕纳姆广场疑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在人间(激励几代人的励志经典!高尔基伟大的一生就是普通人征服苦难的真实经历!!)(读客经典文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德国制造 员工管理路线图德国有影响力的管理专家 苹果IBM大众宝马拜耳西门子索尼飞利浦等世界500强企业都在使用的管理模式管理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四大名著小学生版知识点一本全套5册五下快乐读书吧五年级下册五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籍5年级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四大名著青少年版原著版正版商务印书馆同似款当当自营同款正版三四五六年级年级课外书11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津津有味读经典 LEVEL2系列10本全套爱丽丝一千零一夜铁路少年套装 英文版分级阅读 八年级初二适用 英语学习课外读物译林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创业基础(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张庆芳主编】2020年新版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历年试题与考点分析(第七版)2020注册结构工程师二级结构师专业考试考点分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ASP+Access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精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你笑起来真像好天气 简媜著 30年自选集 文学散文排行学生课外阅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NET软件工程师就业求职手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女红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新版无纸化上机考试临考冲刺模拟实战 无 著作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等 编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小月迢迢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01-2006日本语能力测试2级真题解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