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的心理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曾奇峰的心理课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每个人都需要的精神分析课,你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李雪作序盛赞,岳晓东、刘丹联合推荐! DU家收录其在武汉疫情期间关于心理健康的思考,给处于困难时期的每一个你以温暖和勇气!
内容简介:
精神分析,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学。人生*的成功,莫过于充分地成为自己,拥有健康和强大的人格。精神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放被压抑和扭曲的人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本书应用4大生活场景,覆盖自我认知 关系洞察 情绪管理 科学育儿;囊括精神分析核心理念,针对性解决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为你写下治愈心灵的药方;系统讲解心理咨询真实操作流程,是送给每一位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心理自助手册。
书籍目录:
精神分析:你不知道的心灵面具 / 001
潜意识里储存着命运 / 002
自恋:自己跟自己玩的孤独与哀伤 / 011
退行与固着:与成长背道而驰 / 015
投射:让世界如我所愿 / 020
情感隔离:共情能力的匮乏 / 025
强迫性重复:某种程度几乎等于命运 / 030
攻击性:人的基本动力 / 035
反向形成:回避深度的自我觉察 / 042
自我的边界:健康人格的显著特征 / 048
关系:从负担变滋养 / 053
关系中的距离与秘密 / 054
亲密关系中的控制与自由 / 060
婆媳关系的深层风景 / 066
性与关系:生命被激活的程度 / 072
传统人际关系的特点 / 078
亲密关系中的常见误区 / 083
亲子关系: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089
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 090
60分的妈妈和爸爸:孩子的起飞平台 / 100
独立抚养者面临的问题 / 105
孩子的那些所谓“毛病” / 111
学习那些事儿 / 116
如何处理同胞竞争 / 121
吃还是不吃:权力斗争的战场 / 123
你不知道的情绪密码 / 125
抑郁:愤怒转向自身 / 126
焦虑:任何不确定性都是威胁 / 131
恐惧:请不要恐惧你的恐惧 / 136
冲突:我们总跟自己过不去 / 142
安全感:回溯你的童年经历 / 148
分离焦虑:发展你的自我功能 / 155
心身疾病:心身从来都是一体的 / 158
共情:面对现实问题的反应 / 164
心理咨询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 171
如何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 / 172
咨询师和来访者的相互关系 / 176
心理咨询是如何起效的 / 180
如何讨论咨询目标 / 185
如何面对来访者现实中的难题 / 189
当你的来访者也是心理咨询师 / 192
咨询师的营业之路 / 194
咨询师如何把控时间 / 196
心理咨询中的经典问题 / 201
转诊:我想换一个咨询师 / 202
金钱:我是花了钱的 / 207
睡眠:如何把稳定性内化 / 209
咨询目的:我什么时候可以好 / 212
谴责:嫌弃你,又离不开你 / 215
沉默:沉默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 218
重新解读爱情、婚姻、家庭 / 221
疫情危机之下,我们如何安心 / 233
作者介绍:
曾奇峰
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精神分析工作30余年,被誉为“精神分析的播种机”。
创立了被称为“中国塔维斯托克(Tavistock)”的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并担任shou任院长,使其成为中国培养心理咨询师的摇篮,是中国心理从业者心中的圣地。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组副组长 。
德国威腾海德克大学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德国首屈一指的社会精神学家多勒教授。
人生的成功,莫过于充分地成为自己;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
——曾奇峰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曾奇峰心理课经典金句:
★我们日常生活中犯的各种错误,往往呈现了自己的潜意识。所有的病理学症状也可能呈现在潜意识里。
★所有心理治疗的目的,都是扩大一个人的意识范围,换句话说,要尽可能地让潜意识意识化,或者说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更加觉醒地活着。
★自恋者的自救,是把爱自己变成爱他人。但跨出这一步真的非常不容易。学习心理学本身,的确可以增加一些对自己的了解,但如果只跟知识打交道而不跟活生生的人打交道,那么知识就可能成为新的、夸大的自我的一部分。
★什么是理想的人生?一个回答是:认知和情感生活都是饱满的。饱满的认知生活意味着智力的充分使用。生而为人,智力没有充分使用,实在太遗憾了。但是,如果人生只是使用智力,而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一辈子跟一台电脑没什么区别。
★自我边界清楚是健康人格的显著特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充分地成为他自己,并且同时尊重他人的边界,乐意看到他人成为他自己。这个边界具有适应环境的灵活性,能够进退自如。
★越是已经自由的人,就越能在亲密关系中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因为他此时需要的仅仅是爱,而不是对对方的剥夺或“奴役”。
★对孩子的信任是健康的冒险。信任是父母能够给孩子的好的礼物。
★不要太多地用对和错、好和坏来判断孩子的言行,也不要让他用这样的眼光看待他所面对的人和事。世界上大多数事情是不好不坏的,或者说是处于黑和白之间的灰色。
★精神分析的任务是:让所有孩子都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心理咨询师的边界就是不代替你处理现实的事情,只是看看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之下,你的人格是什么样的反应;你的人格如果能够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就能够做出更恰当的反应,或者是对你自己更有利的反应。
★活着的价值就在于选择,由自己来选择还是由别人来选择,是决定一个人生命的品质的重要的因素。
★所谓的自我成长,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处理各种各样人生问题的老司机。
★一个人矛盾的情感体验,就是有时候“我爱你”和“我恨你”的理由都是一样的。
★有的人一辈子带着症状生活,也没什么太大的麻烦,该干吗干吗。我在意的是一个人建立有滋养的亲密关系的能力,赚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能力,满足自己自恋的需要的能力。
自恋:自己跟自己玩的孤独与哀伤
自恋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但自恋的背后,有一些哀伤。而一个人跟过度自恋打交道,是一件不太让人舒服的事情。
自恋,希腊文是narcisse,本来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美少年的名字。传说他看到湖中自己美丽的倒影之后,就爱上了自己,从此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后世的心理学家用他的名字来描述那些心中没有他人的人。
自恋的人有以下一些特征:
自恋的人会夸大自我,包括夸大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比如一个人在潜意识层面认为自己是所有人的中心,表现出来的就是觉得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们看到这样的自我中心感是经过了某种变形的,即把别人都关注自己变成了别人都看不起自己。记得有一次一个人跟我说,曾医生你看不起我,我想了一下说,我没有空看不起你,因为我在忙着担心别人看不起我。他听了之后先是一愣,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
自恋的人会唯我独尊。当他意识到自己不是沙滩上的鹅卵石的时候,他的自恋就已经受到了损害。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会因为碰巧跟别人穿一样的衣服而自尊心受损。还有一些人追求限量版的产品,甚至有些人会吃一些珍稀保护动物,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独一无二的感觉。
自恋的人还会对赞美成瘾。他们需要别人随时随地地赞美,在别人不赞美的时候,他们就自己赞美自己。比如说自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每天早上都被自己帅醒,想找一个佩服的人就照镜子等。
自恋的人还有一种不合理的权力感,他们期待被优待,或者别人无条件地顺从自己的意愿。如果他们的愿望没被满足,就会生气,这就是自恋性暴怒。比如,有人开车的时候,动辄狂按喇叭,好像他一出门,所有人都应该为他让路;排队没有耐心;遇到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就勃然大怒,觉得对方是跟自己过不去,等等。
自恋的人在关系上是剥削性的,他们只会索取,而没有付出的能力。在亲密关系中,常常会出现自恋性的竞争,即一方的自恋满足需要以对方自恋受损为代价,所以这样的关系终可能会走向破裂。
嫉妒他人,也是自恋的人的特征。面对他人的才能和成就,他们身处不能欣赏的困境。跟他人进行近距离肉搏式的竞争,并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知道,这个目标并不是总能达到。
自恋的人还缺乏共情的能力,对他人的痛苦常常无动于衷。他们也可能会做一些慈善之举,但目的并非救他人于水火之中,而是表现自己。
自恋的人常常幻想自己拥有巨大的成就、无限的权力、盖世才华、超凡的美貌或完美的爱情,他们沉溺于这样的幻想中,直到幻想破灭或者在运气好的情况下幻想永不破灭。
自恋跟抑郁情绪有很大关系。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有超过7000万人患有抑郁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当我们夸大了自己的能力,有时候的确可以搞定一些事情,但是如果碰到一些搞不定的事情,夸大的自我就会破碎,抑郁就产生了,所以抑郁是自恋破碎之后的产物。的自恋,我们称为恶性自恋,可能表现为自杀。
自恋也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自恋,是一个人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比如你现在正在学习精神分析,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不健康的自恋,就表现为一个人的需要大于他的实际能力,所以他会经常处在一种不被满足的状态,就像儿童时期没被父母满足一样。
有着健康的自恋的人是很有人际魅力的。他们的自恋会形成一个温和而强大的引力场,不知不觉地把他人卷进去。我们说某个人气场强大,说的其实就是他的健康的自恋覆盖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他人会不自觉地受他的影响,而且不会感到自己被强迫。
那病理性的自恋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在生命早期的时候,孩子在跟母亲的关系中,缺乏来自母亲的共情性回应。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些画面:一个幼儿在那里各种表现,希望妈妈认可和赞美,但是妈妈却视而不见。慢慢地,孩子就必须把注意力从妈妈那里撤回到自己身上。我们同样也可以想象,这个幼儿对妈妈是多么失望,以及对自己是多么失望。
跟自恋相关的抑郁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此普遍,估计这跟文化传统和目前的教育环境有关。我们的文化传统要求孩子们成龙成凤,如果成不了龙凤,抑郁就是自然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上,教育环境制造了太多孩子们之间的自恋性竞争,那些在竞争中失败的人,也只能陷入抑郁之中。
自恋者的自救,是把爱自己变成爱他人。但跨出这一步真的非常不容易。学习心理学本身,的确可以增加一些对自己的了解,但如果只跟知识打交道而不跟活生生的人打交道,那么知识就可能成为新的、夸大的自我的一部分。
记住,获得人格成长的途径,就是去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看心理医生是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安全的方式。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网上流行过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相信,发自内心觉得现在自己的一切都很好的人不会说这句话。说这句话的人,是要用这句话对抗自己生活中一些不太满意的地方。所以,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我虽然有许多不满意,但我还是认为现有的一切都很好,这样我内心才能维持平衡”。这是反向形成的功效,从暂时渡过难关这一点来说,反向形成就是智慧,但不是最高的智慧。最高的智慧是直面那些没让自己满意的问题,并发展能力去解决它
异性恐惧。
1。你把跟异性的普通接触赋予性的意义,所以你恐惧。你恐惧的不是异性,而是你的欲望
记住,获得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去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看心理医生是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最安全的方式。
比如我是一个曾经霸凌其他同学的人,在心理老师的帮下,如果我能够体会到被我凌的那些人的痛苦和给他们造成的创伤,以及对他们以后成长的影响,那我的自我意识范围就扩大了。以后再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攻击性就可能会有所收敛。
我们每个人都是慢慢长大的,需要学习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同时,共情他人的能力,也是需要慢慢学习的
我们为什么要隔离自己的情感?
因为我们不敢。
为什么敢?因为智力撑不住。
不是因为先天智力障碍,而是智力的用被我们赋予了太多象征性意义,比如堕落、投机取巧、背叛包父母和文化等
圈子是对人格发展的限定。它还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严重时会危害到社会安全。人格强大的人是不会过度依赖或完全融入某个特定的圈子的。
自恋的人会夸大自我,包括夸大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比如一个人在潜意识层面认为自己是所有人的中心,表现出来的就是觉得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们看到这样的自我中心感是经过了某种变形的,即把别人都关注自己变成了别人都看不自己。记得有一次一个人跟我说,曾医生你看不起我,我想了一下说,我没有空看不起你,因为我在忙着担心别人看不起我。
自恋跟抑郁情绪有很大关系。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有超过7000万人患有抑郁症。当我们夸大了自己的能力,有时候的确可以搞定一些事情,但是如果碰到一些搞不定的事情,夸大的自我就会破碎,抑郁就产生了,所以抑郁是自恋破碎之后的产物。极端的自恋,我们称为恶性自恋,可能表现为自杀。
自恋也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自恋,是一个人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而不健康的自恋,就表现为一个人的需要大于他的实际能力,所以他会经常处在一种不被满足的状态,就像儿童时期没被父母满足一样。
有着健康的自恋的人是很有人际魅力的。他们的自恋会形成一个温和而强大的引力场,不知不觉地把他人卷进去。我们说某个人气场强大,说的其实就是他的健康的自恋覆盖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他人会不自觉地受他的影响,而且不会感到自己被强迫。
那病理性的自恋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在生命早期的时候,孩子在跟母亲的关系中,缺乏来自母亲的共情性回应。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些画面:一个幼儿在那里各种表现,希望妈妈认可和赞美,但是妈妈却视而不见。慢慢地,孩子就必须把注意力从妈妈那里撤回到自己身上。我们同样也可以想象,这个幼儿对妈妈是多么失望,以及对自己是多么失望。
自恋者的自救,是把爱自己变成爱他人。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曾奇峰SHOU个大众实用心理课,每个人都需要的精神分析课
思考30年,历时1年打磨,原汁原味的曾氏心理学帮你快速入门心理精神分析流派。
★一本书讲透生活中的心理难题,你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本书应用4大生活场景,全面覆盖“自我认知 关系洞察 情绪管理 科学育儿,针对性解决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为你写下治愈心灵的药方.
★武志红、李雪作序盛赞,岳晓东、刘丹联合推荐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曾老师的这本书中,那些洞若观火、充满智慧的句子,可以帮我们去顺从自己的赤子之心。一本好书该当如此,让我们对自己有更深的理解和接纳。”
★DU家收录对武汉疫情心理健康的思考,给每一个处于困难时期的你以温暖和勇气
曾奇峰老师是武汉人,疫情期间正在武汉,疫情会增加我们的情绪,解决情绪的方式,就是增加我们的思考。寻找确定性,我们寻找到确定性的东西越多,我们的内心就越安稳,相信自然的痊愈力量。
★曾氏金句重现江湖,获得知识同时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独特魅力
自恋者的自救,是把爱自己变成爱他人。
什么是理想的人生?一个回答是:认知和情感生活都是饱满的。
精神分析的任务是:让所有孩子都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活着*的价值就在于选择,由自己来选择还是由别人来选择,是决定一个人生命的品质的*重要的因素。
所谓的自我成长,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处理各种各样人生问题的老司机。
★双封设计,封面专色 烫金工艺,展示专业实力和品质感
媒体评论
在曾老师的这本书中,那些洞若观火、充满智慧的句子,可以帮我们去顺从自己的赤子之心。一本好书该当如此,让我们对自己有更深的理解和接纳。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
奇峰钻研精神分析理论30余年,深有心得,多有建树,可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的篇章视角独特,观点新颖,令人印象深刻。相信你定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心理学的滋养。
——知名心理学家岳晓东
他喜欢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投去那“不经意的一瞥”,用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我们司空见惯的人与事、喜怒与哀愁、悲欢与离合。
——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 刘丹
学习一门学问,捷径就在于直接跟这个领域*的人学习,越*的人,带给人越轻松、越本质的学习。读曾奇峰老师的书,直达精神分析的本质逻辑,是我*的收获。
——心理学者李雪
前言
推荐序1
有人学心理学,是想成为某某家。
有人学心理学,则只是日益成为他自己。
读他们的文字,听他们说话,你会看到这种区别。
前者虽然说话越来越专业,但你一听就知道,其实都是套路,都是这个专业内的语言。
后一种无论如何专业,他们一说话,你会发现,他们说的是他们自己的话,这份专业没有把他们的风格给夺走。
同时,你会知道,他们其实无比专业,专业到骨子里,和他们的心性结合到了一起,只是这份结合非常自然,毫不造作。
曾奇峰老师,在我的感知中,就是后者。
精神分析也有它套路般的风格。学精神分析的时候,如果你混一下圈子,你会看到,好像学精神分析的人很容易变得有些高冷。
比方说,针对一种现象,扔出一个高明的解释。对这份高明的解释,你容易产生佩服,但同时,你可能对于这样的解释和抛出这个解释的人产生了一种距离感。
以上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背后,是大家都风格化了,只是精神分析圈子的一种惯常风格。
但是,在曾奇峰这里,你闻不到这种味道,不管曾氏飞刀是何等精准,你在佩服的同时会有一种感觉——这个人就在你身边。他高明的解释,并不会拉开你和他的距离,你再佩服他,也仍然会觉得他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人,非常真实。
我喜欢曾奇峰老师的这种感觉,文如其人。如果你有幸近距离接触曾老师,你会发现现实中的曾奇峰也会给你这种感觉。
不过,曾老师的文字,过去有一种遗憾。这个遗憾就是,他讲课要比文字精彩很多,而平时和他谈话,就更加精彩,然而在写作时,这份精彩却显得不够。
为此,我和曾老师探讨过。我问他:你写作时,会不会考虑到读者的水平,然后觉得得让这种水平的读者听懂?
他说:是的。
我说难怪会有这样一份遗憾,真不妨试试,在写作时,把想象中的读者放下,就按照自己的感觉写。
在这本书中,再读曾老师的文字,我觉得这份遗憾像是没有了,曾老师在更肆意、更直接地表达自己,这样读着很过瘾。
我很喜欢一个说法:别人的真理,必须经由你身体的检验,才能成为你的真理。
一听到曾氏风格的语句,也许你会和我有同样的感觉——这是在曾老师自己生命中被检验过的真理。
如此活着的人老道,同时也天真。他似乎能洞若观火,同时也丝毫未失去过那份赤子之心。
在曾老师的这本书中,那些洞若观火、充满智慧的句子,可以帮我们去顺从自己的赤子之心。
一本好书该当如此。
武志红(知名心理学家,代表作《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推荐序2
精神分析有啥用,能减轻人生痛苦吗?
人的痛苦,无非是求而不得。
求而不得分两种,一种是目标本身就是不可实现的幻想。比如,幻想我学了心理学,学会正确的沟通和理解配偶,我的配偶就不会再对我施加冷暴力了。这是从自体自恋出发,婴儿级别的共生幻想。
婴儿的共生幻想,是只要我做了×××,别人就会×××。精神分析讲成长是一个哀悼丧失的过程。哀悼的是这种婴儿的幻想,随着长大,一个个地丧失,承认自己的责任和能力是有边界的,终回到现实中,从自体自恋走向客体现实,跟客观事实和解,从神回到平凡的人。
另一种是目标虽然是现实的,但做出来的行为却跟目标背道而驰。这就要看清楚潜意识在捣什么鬼,是什么样的木马程序扰乱了正确的导航。
曾奇峰老师的这本书,把生活中常见的木马程序一个个解析清楚,就像破案一样,找出破坏幸福生活的“幕后黑手”。
看清楚了,就有了自由,从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跟父母的关系,各方面理解现实边界,理解什么是自己的责任,什么是不可掌控的客观现实。在中国人集体性的边界不清的纠缠中,明确自身责任和能力的边界。在现实边界中,从容地做滋养自己的事情,警觉自身,不去侵犯他人的边界,不去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经由精神分析理解自身,人活一世,其实可以轻轻松松。
精神分析的核心意义,就在于从幻想回到现实。一是走出幻想目标,回到现实目标;二是扫清潜意识障碍,能够“指哪儿打哪儿”,让行为跟目标一致,获得成年人的力量和自由:我可以清楚自己的需求,并且做出选择。
曾奇峰老师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导航,把潜意识里阻碍自己的坑一个个剖开来看清楚,读者会发现,原来自己给自己绕了这么多弯子,然后恍然一笑,轻松回到现实。
曾奇峰老师难能可贵的是,把深奥复杂的精神分析动力学写得轻盈有趣。读者完全可以像看侦探小说一样,一步步深入潜意识探案,毫无负担地阅读体验。
学界能把书写深奥了不难,但举重若轻,笔触轻松,那真是数十年的真修炼。
学习一门学问,捷径就在于直接跟这个领域的人学习,越的人,带给人越轻松、越本质的学习。读曾奇峰老师的书,直达精神分析的本质逻辑,是我的收获。
李雪(心理学者, **@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
序 言
没有人愿意成为一座孤岛
如果你问我,心理学有什么用?
我会说:好玩。
心理学除了可以解决我们的一些问题,还非常好玩。心理学好玩的地方,是满足我们对自己的好奇心。
因为对于这个世界、他人,还有我们自己,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为此做了很多事情,但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好。事与愿违,在意识层面是没办法理解的,但在潜意识层面,则清清楚楚。解释之一是:在潜意识层面,父母并不希望孩子成绩好,因为孩子成绩好了,父母就显得无事可做了,当下会产生被孩子抛弃的感觉。当然,成绩好的孩子未来将远走高飞,更会使父母产生被抛弃感。
没有人愿意成为一座孤岛,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被人群湮没的一员。
通常,人们认为想法、情绪和行为都是受自己控制的,但精神分析却坚持说,我们的所想、所感、所为,很多时候是被我们不知道、不理解的潜意识操控的。
潜意识的巨大魅力催生了这本书,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探索潜意识、解密你不知道的人生的工具——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派跟其他心理治疗学派相比,的特点是针对潜意识工作。
我尝试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潜意识是什么。
我们的意识相当于一个大脑,这个大脑的活动,比如思考、情绪、有意识的行为等,都是我们能够自我觉察到和被观察到的。而潜意识相当于另外一个大脑,它的活动不太容易被觉察到,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一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是一门育儿学。它的很多结论都是在观察婴儿成长的过程中得出的,所以可以反过来用于指导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精神分析极重要的贡献之一,即发现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的因素,而一个人的人格,事关他一生的幸福和成就。
精神分析是一门人格鉴赏学。它让我们从美学和哲学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病理学角度——来鉴赏各种症状和人格的风景。
精神分析是一门发掘潜力的学问。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但这些潜力经常被不那么健全的人格所束缚,精神分析可以解除这些束缚。
精神分析也是一门关系学。人活着的基本动力,就是要建立和维持跟他人的关系。人对关系的需要,就像人对空气和水的需要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在关系中被滋养,也会在关系中受伤害,精神分析会告诉我们如何建立和维持相互滋养的关系。
精神分析,还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学。人成即佛成,人生的成功莫过于充分地成为自己,拥有健康和强大的人格。
精神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放被压抑和扭曲的人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所以,我将围绕防御机制、关系、情绪、育儿及心理咨询五个方面,与你一起领略精神分析的方法和智慧。
首先,我会谈到人的心灵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叫防御机制,有很多种,我会讲到常见的几种。比如,退行以及在退行的情况下,各种能力会削弱和丧失。所谓的全能自恋现象,就跟退行有关系。
其次,我会谈到多种关系,如亲子关系、性关系、婆媳关系,以及关系中的丧失。我们可以看到,意识层面的事与愿违,其实并没有跟我们潜意识的愿望相违背。
再次,我还会谈到对人类基本情绪的理解。这些情绪包括抑郁、焦虑和恐惧。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绪所湮没。
又次,当然我还会谈到与孩子成长相关的事情,包括: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尊重孩子的心理边界,以及如何做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父母。
后,我会针对目前国内心理行业的现状,给对心理学感兴趣、想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人一些意见和建议。
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坎德尔博士说,精神分析仍然是理解人类心智的好模型。
关于精神分析,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有些人认为,精神分析仍然停留在弗洛伊德建构的理论基础之上,而实际上,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有了长足的发展。弗洛伊德的理论并没有过时,但后继者们创造了很多新的东西。
二是有些人认为,精神分析缺乏实证研究,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都支持精神分析治疗的有效性。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我在这儿就不赘述了。
后,我希望和你一起让心理学好玩一点,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变得好玩一点。
书籍介绍
曾奇峰SHOU个大众实用心理课,总结30年临床经验,历时1年打磨,原汁原味的曾氏心理学帮你快速入门心理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学。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充分地成为自己,拥有健康和强大的人格。精神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放被压抑和扭曲的人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本书应用4大生活场景,覆盖自我认知+关系洞察+情绪管理+科学育儿;囊括精神分析核心理念,针对性解决生活中的最重要议题,为你写下治愈心灵的药方;系统讲解心理咨询真实操作流程,是送给每一位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心理自助手册。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引人入胜(615+)
- 无多页(370+)
- 三星好评(646+)
- 差评(139+)
- 目录完整(415+)
- 在线转格式(499+)
- 服务好(201+)
- 傻瓜式服务(547+)
- 小说多(224+)
- 简单(503+)
- 四星好评(438+)
- 中评(375+)
下载评价
- 网友 郗***兰: ( 2025-01-17 03:25:25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游***钰: ( 2025-01-01 05:27:22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冉***兮: ( 2024-12-21 05:40:29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谢***灵: ( 2025-01-12 19:08:2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宫***玉: ( 2024-12-31 21:46:56 )
我说完了。
- 网友 宓***莉: ( 2025-01-12 12:28:39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堵***洁: ( 2024-12-29 22:57:24 )
好用,支持
- 网友 丁***菱: ( 2025-01-01 13:31:57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焦***山: ( 2025-01-05 08:16:55 )
不错。。。。。
- 网友 曾***文: ( 2025-01-02 16:10:44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国***芳: ( 2025-01-10 22:05:47 )
五星好评
- 网友 权***颜: ( 2025-01-17 13:23:21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师***怡: ( 2024-12-21 13:33:04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喜欢"曾奇峰的心理课"的人也看了
CAXA CAM数控铣削加工自动编程经典实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中国军事科普绘本全套9册海军陆军空军合集 500余幅手绘大图剖析装备结构15个兵种100余种新装备千余知识点让孩子了解国防知识看懂原理爱上军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少儿围棋多功能题典(官子别册初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订版25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机械制造技术(李方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3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正版 亲近经典 初一7七年级下 语文推荐阅读书目无删减 无障碍阅读 名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汉日对比研究与日语教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迷你黏土食物手作教程 好想一口吃掉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流浪地球+变型战争+星际远征+生存实验(三体作者刘慈欣等著套装4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生物兼容性电极构置及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摆渡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商原版】曾国藩家书 家训 收录信札手迹 港台原版 商周出版 精装 古今第一完人 大事记 荣哀录 书法真迹 清代名臣 曾文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鉴定应知试题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