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新媒体概论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的篇章结构主要安排如下:导论部分从“新媒体究竟改变了什么”这一问题出发,从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技术三个层面探讨新媒体带来的根本性影响:时间与空间的扩展与压缩,社会交往的自由与孤独,工具智能的进化与异化。*章从“连接”的演进这一角度,简述了新媒体的发展史,从机器与机器的连接到万物互联,人类的网络始终倾向于不断扩张,它对历史的影响同样如此。不过,这场连接的演化,强化的是“进入网络的个人”,受损的是“群体或地方的连带与团结”。第二章探讨了对“新旧媒体”概念的误解,提出从媒体的社会实践这一角度重新定义新媒体。新媒体具有社会化关系、流动性、再中介化、想象共同体、数字化生存等五大特征,对新媒体的理解不应该是“技术决定论”式的,也不应该是“后视镜”的眼光。第三章探讨了新媒体相关的媒介研究,梳理了媒介技术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脉络,并论述在新媒体的技术特点下变革的媒介文化:屏幕文化、数字文化、高速文化、社交文化、融合文化和档案文化。第四章探讨了新媒体相关的网络社会研究,探讨了人类从大众社会到网络社会的变迁,同时把“流动性”作为网络社会的核心特征;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网络社会中的数字化生存、大数据、隐私、谣言、失范等问题。第五章介绍了新媒体文化的相关研究,尤其是虚拟社群、粉丝社群、社会化阅读等,这些是新媒体时代的独特景观。个体性和集体性之间的自由流动,解决了人类社会长久以来自由和安全两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也是网络社群 / 虚拟社群成为网民参与社交媒体的根本动机。第六章介绍了社会化媒体与日常生活实践,如互联网中的自我呈现,社交媒体中的头像选择、位置打卡、品位表演等常见的媒介使用行为背后的传播学意涵。第七章是新媒体与视觉文化研究,介绍了新媒体视觉文化的观念认知、表现形式、技术范式与虚拟现实,尤其是“融合”“在场”“具身”“拼贴”等一系列特征带来的改变。第八章是新媒体对传统传播学经典理论的修正和挑战,介绍了议程设置、第三人效果、沉默螺旋、知沟理论、创新与扩散等传播学经典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第九章是新媒体研究带来的新维度、新方法与新话题,新维度主要介绍了数据思维、计算思维等,新方法主要是社会网络分析、语义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新话题主要包括互联网研究、媒介融合研究、人工智能研究等。第十章是对新媒体的反思与批判,新媒体的研究进入沉淀与深化期,研究对象与研究路径更加多元,但对新媒体的批判较为缺乏,对“媒介”的认识还可以拓展,对少数派和批判路径的研究还有较大空间。
书籍目录:
目 录导论:新媒体与我们周围的世界 / 001游戏:时光胶囊 / 001桌面进化史 / 002新媒体究竟改变了什么——时空、交往与心智 / 005误解新媒体 / 012回到“时光胶囊” / 014章? 新媒体发展史 / 016一、以媒介划分的历史 / 016二、“连接”的演进:新媒体发展简史 / 019三、新媒体发展的启示 / 029第二章? 理解新媒体:本质、特征及内涵 / 032一、不存在“旧媒介” / 032二、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 036三、新媒体的定义及内涵 / 048第三章? 新媒体与媒介研究 / 051一、媒介只是媒介吗 / 051二、媒介技术学派的思想脉络 / 053三、新媒介、技术与文化 / 065四、媒体等同下新媒介的“心智” / 074第四章? 新媒体与网络社会研究 / 088一、从大众社会到网络社会 / 088二、网络社会的时间与空间 / 091三、流动的网络社会 / 093四、网络社会批判 / 097五、“1984”or“美丽新世界” / 106第五章? 新媒体与网络文化研究 / 109一、虚拟社群研究 / 109二、粉丝社群 / 粉丝文化 / 迷研究 / 123三、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化阅读 / 130第六章? 社会化媒体与日常生活实践 / 137一、社会化媒体概述 / 137二、社会化媒体中的自我呈现 / 140三、社会化媒体中的交往实践分析 / 147四、假如停用你的社交账号 / 160第七章? 新媒体与视觉文化:装置范式的超现实“具象” / 163一、新媒体视觉文化的观念认知 / 164二、新媒体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 165三、新媒体视觉文化的技术范式 / 168四、新媒体视觉文化的虚拟现实 / 169第八章? 新媒体对经典传播理论的挑战与修正 / 173一、不只是“媒体的”议程设置 / 174二、依旧存在的“第三人” / 176三、沉默或反沉默:多种形态的螺旋 / 179四、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 181五、创新与扩散,接纳与再传播 / 185六、对理论的修正“持续未完成” / 188第九章? 新媒体研究:新维度、新方法、新话题 / 192一、新的理论维度 / 193二、新的研究方法 / 198三、新的主题领域 / 206第十章? 反思新媒体研究 / 216一、新媒体研究趋势 / 216二、新媒体的迷思 / 221三、新媒体,“新”词条 / 225四、当新媒体成为旧媒体 / 228
作者介绍:
黄彪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哲学流动站博士后,现为北京交通大学传播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研究、公共关系与健康传播。主要讲授新媒体概论、新媒体素养、公共关系及传播思想史等课程。主持及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控烟报道与传播共识》《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8—2009》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将经典理论与新媒体学科前沿紧密结合,拓展传播学的深度与广度。全面梳理国内外新媒体发展趋势,集纳新媒体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融合业界实践,探索新媒体的新闻报道、营销传播及管理运营实务。
前言
1994 年,中国正式全面接入互联网。从这一年起,中国进入了网络时代。2005 年,彭兰在《中国网络媒体的个十年》中还用了“投石问路”“风起云涌”“十年磨砺”等字眼,而今互联网的概念已经从 Web 1.0进化到 Web 4.0 甚至更高,移动互联网也从 2G 即将进入 5G 时代,Facebook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地球上 1/4 的人口——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新媒体对这个社会的改变超乎我们想象,包括新媒体自身的更新换代。2019 年是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第 25 个年头,中国这个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度,反而在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产业、移动智能媒体等方面没有传统的包袱,如今成为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高的国家之一。本书的初衷来自我在北京交通大学传播系开设的“新媒体概论”课程,该课程旨在为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介绍新媒体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实务操作及批判反思。我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有两点很深的感受:一是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挑战巨大,因为今天所有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新媒体,甚至包括传统的报纸编辑、电视编导等,这门课程该如何体现自身的特色;二是尽管今天新媒体的研究林林总总,依然很难找到一本可以完全依凭的新媒体概论教材。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来自三个方面:一则因为新媒体产业变化如此之快,教材很难跟上业界进度,提供的数据或行业现状都较为老旧;二则关于新媒体的国内外*新研究介绍得较少,没有和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形成足够的区隔,新媒体的独特性体现不足;三则多数教材把新媒体视为必然的进步之物,对其中的反思及技术与人类的关系考虑不足。这也是我下决心编写这本教材的原因。但世间的事大多数都是愿望很美好,做起来才发现并不容易。虽几易其稿,这本书*终的版本仍然很难达到当初的预期,我也只能称其为《新媒体概论》1.0 版本。如果说这本书还有一些特色的话,我力图在以下几方面做到*好:一是将所有的数据、研究和实践成果都更新至 2019 年 4 月。如这本书提到的社会化媒体格局、人工智能等业界动态及计算传播学等*新方法都是当下的热点。本书所使用的案例也都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生的典型事件,既是对以往教材的一个更新,也是新媒体研究的*新综述。二是用专题的形式将内容更侧重在新媒体研究方面,增加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与一般引介式的“概论”不同,本书将新媒体研究按专题的形式,分别介绍新媒体发展史、新媒体概念辨析、媒介研究、网络社会研究、网络文化研究、日常生活研究、视觉文化研究、经典理论挑战、未来趋势与反思等专题,既介绍新媒体相关领域的深度研究,又结合案例和日常使用进行解析,深入浅出。三是站在技术、话语与文化的角度重新理解新媒体与我们周围的世界。尽管今天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社会景观,但是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对新媒体的理解应该要比一般人更深刻。我们今天大部分人在谈到“技术决定论”时都采取批判的态度,但是在实际的媒介使用中却对新媒体丝毫没有抵抗力,缺乏对新媒体规律的理解。从媒介技术学派、文化研究学派等观点来看,新媒体等信息技术带来的*大改变,并非信息传输或万物互联,而是改变了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改变了交往话语和社会文化。看完本书后,你对新媒体应该有更深的理解。四是本书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学习和实践新媒体研究的一个成果集,视角更加多元,同时融合了很强的个人特色在其中。因此可以看到本书在介绍相关研究时还集合了中国内地和港台及国外学者不同视角的思考。虽然教材不应该太个人化,但我希望可以把自己*擅长的兴趣点介绍给大家。五是本书的引用资料对所有形式的文献开放。既然是新媒体概论,引用的来源就不应该限于书籍或学术文章,因此本书在编写时吸纳了微信自媒体的公众号文章、豆瓣时间专栏、MOOC 公开课、数据新闻作品等各种来源,既增加了全书的可读性,又体现了新媒体特色。新媒体终将成为旧媒体,而新媒体的研究常新。
书籍介绍
本书的篇章结构主要安排如下: 导论部分从“新媒体究竟改变了什么”这一问题出发,从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技术三个层面探讨新媒体带来的根本性影响:时间与空间的扩展与压缩,社会交往的自由与孤独,工具智能的进化与异化。 第一章从“连接”的演进这一角度,简述了新媒体的发展史,从机器与机器的连接到万物互联,人类的网络始终倾向于不断扩张,它对历史的影响同样如此。不过,这场连接的演化,强化的是“进入网络的个人”,受损的是“群体或地方的连带与团结”。 第二章探讨了对“新旧媒体”概念的误解,提出从媒体的社会实践这一角度重新定义新媒体。新媒体具有社会化关系、流动性、再中介化、想象共同体、数字化生存等五大特征,对新媒体的理解不应该是“技术决定论”式的,也不应该是“后视镜”的眼光。 第三章探讨了新媒体相关的媒介研究,梳理了媒介技术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脉络,并论述在新媒体的技术特点下变革的媒介文化:屏幕文化、数字文化、高速文化、社交文化、融合文化和档案文化。 第四章探讨了新媒体相关的网络社会研究,探讨了人类从大众社会到网络社会的变迁,同时把“流动性”作为网络社会的核心特征;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网络社会中的数字化生存、大数据、隐私、谣言、失范等问题。 第五章介绍了新媒体文化的相关研究,尤其是虚拟社群、粉丝社群、社会化阅读等,这些是新媒体时代的独特景观。个体性和集体性之间的自由流动,解决了人类社会长久以来自由和安全两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也是网络社群/虚拟社群成为网民参与社交媒体的根本动机。 第六章介绍了社会化媒体与日常生活实践,如互联网中的自我呈现,社交媒体中的头像选择、位置打卡、品位表演等常见的媒介使用行为背后的传播学意涵。 第七章是新媒体与视觉文化研究,介绍了新媒体视觉文化的观念认知、表现形式、技术范式与虚拟现实,尤其是“融合”“在场”“具身”“拼贴”等一系列特征带来的改变。 第八章是新媒体对传统传播学经典理论的修正和挑战,介绍了议程设置、第三人效果、沉默螺旋、知沟理论、创新与扩散等传播学经典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第九章是新媒体研究带来的新维度、新方法与新话题,新维度主要介绍了数据思维、计算思维等,新方法主要是社会网络分析、语义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新话题主要包括互联网研究、媒介融合研究、人工智能研究等。 第十章是对新媒体的反思与批判,新媒体的研究进入沉淀与深化期,研究对象与研究路径更加多元,但对新媒体的批判较为缺乏,对“媒介”的认识还可以拓展,对少数派和批判路径的研究还有较大空间。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排版满分(239+)
- 赞(365+)
- 四星好评(197+)
- 一般般(223+)
- pdf(183+)
- 内容完整(378+)
- 无缺页(663+)
- 超值(221+)
- 全格式(652+)
- 值得下载(180+)
- 无漏页(292+)
- 书籍多(489+)
- 好评多(263+)
下载评价
- 网友 仰***兰: ( 2025-01-15 17:03:20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步***青: ( 2025-01-05 23:47:20 )
。。。。。好
- 网友 国***芳: ( 2025-01-12 20:21:51 )
五星好评
- 网友 邱***洋: ( 2025-01-02 14:38:47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潘***丽: ( 2024-12-24 04:30:20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马***偲: ( 2024-12-27 00:43:35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石***致: ( 2025-01-02 22:07:28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曹***雯: ( 2025-01-10 17:54:5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寿***芳: ( 2024-12-26 18:46:03 )
可以在线转化哦
喜欢"新媒体概论"的人也看了
燃烧的法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肯定自己 (美)刘墉 接力出版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山川河流会说话 少年读徐霞客游记系列经典儿童文学 小学生二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课外阅读书籍推荐读物 刘兴诗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应用 吕悦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9787544530101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专家指点乡村文化旅游-致富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素食小菜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李白 【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高考日语模拟试卷(全国卷第2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Visual Fopro数据库程序设计实训指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图解钳工快速入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药事管理与法规(第三版)(2022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通关特训1200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日语专业八级考试.语法敬语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告别曾经弱小 你要内心强大 石勇 文汇出版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越南( 货号:75204019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