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学习批判性思维方式,进行探索性学习,从枯燥无感的历史课中解脱出来
如何去探究历史真相?
如何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怎样读图读历史?
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历史事件?
你可以不当历史学家,但要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固化了教师作为权威的角色,学生只听老师讲授知识,老师则罗列出史实让学生记住,以应对考试之需。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背诵和记忆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历史不应该这样教!学生的脑袋不是一个敞开的盒子,历史知识也不应该只被用来应对考试。
老师应该教学生去研究历史,而不是记忆历史。应该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考察不同来源的文献,形成自己的结论;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历史学习技能和方法去探究历史事实的真相。让学生在真正认识历史的同时,建立起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这些课堂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一书的核心即阐述美国教育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作者对美国历史老师课堂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以白描的方式展示了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细节:比如通过阅读不同版本教科书以及不同立场的一、二手文献对同一事件的记载,训练学生批判性阅读的能力;通过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训练学生批判性思考、讨论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完成对历史项目的家庭写作任务,训练学生批判性整合的能力等。下篇中,作者对自己做过的几个历史项目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亦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贯穿其中。同时,作者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了美国教科书的“美国中心论”,质疑并驳斥了美国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忽略与扭曲,比如美国教材对“南京大屠杀”只字不提、对中国在二战中作用的忽略等,揭示了美国教材呈现出的自大情结。
书籍目录:
上 篇
历史老师的
讨论型课堂
第一章历史课的开场白:午餐打架事件
002
为查明真相,校长询问了很多学生和老师,他们都是这起事件的目击证人。到底是谁首先挑起争端?哪些人参与了打架?打架是何时开始的?……对于这些问题,校长收到了不同的证词,并且非常重要的是:没有一个人说谎!
故事是谁说的,说了什么,没有说什么,重点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都是需要我们去破解的“语言”。
第二章启蒙运动与美国立国
007
启蒙运动的哲学家相信人就本性而言是理性的和善良的,他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建基于理性。你是否同意人类本质上是“善”的,能够用理性来支配行动?或者你持相反意见,认为人类生来而有原罪,需要依靠严格的法律武器来强制维持秩序?请说明你的理由。
看着这个问题,我心里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困惑:美国建国到底基于什么?是启蒙运动的“理性”还是基督教的“原罪”?
一、一张家庭作业纸
008
二、一堂让我目瞪口呆的讨论课
010
三、来不及做笔记的“一言堂”
013
四、理性或罪性——哪个是美国政府的奠基?
016
五、我的探索:美国真的是基督教立国吗?
021
第三章犹太大屠杀:一份完整的教案
029
“大屠杀是怎么发生的?难道仅仅是因为希特勒,因为党卫军的领导人和纳粹高官们吗?”Mr.Buccieri(布切里老师)说:“一个族群的人把另外一个族群的人当作others是历史上种族屠杀或种族灭绝的一个重要起因。”
课堂上我们探索upstander——选择去抵抗纳粹救助犹太人和其他受害者的个人、群体或国家——的故事,也探索bystander——知道犹太人和其他人被迫害的事实却选择保持沉默的个人、群体或国家——的故事。这些故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复杂的道德和公民问题。
一、“快速阅读”与“地理技能”
029
二、others(他者)与仇恨金字塔
031
三、勒尚邦的勇气
035
四、bystander和upstander:复杂的道德和公民问题
042
五、中学生排斥案
053
第四章冷战时期的拉美:美国是主动干涉还是被动卷入?
058
在教授第14章的时候,Mr.Buccieri的讲解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美国在拉美的活动是interfering(主动干涉)还是intervening(被迫卷入)?”每次讲授完拉美某国与美国的纠纷之后,Mr.Buccieri都会问美国在这个国家的行动是interfering还是intervening?
一、危地马拉
059
二、古巴
063
三、智利
067
四、拉美的课堂项目
070
第五章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
072
我们的历史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批判性阅读课。我们阅读一手文献、考察两种教科书不同的记载、解读不同立场的文献、在历史的语境中阅读、查看不同类型的文献。
当然我们的课也是侦查课,Mr.Buccieri说:“我们都是侦探,侦查历史真相。”每天都有一个历史议题等待我们去侦破,每天我们都有新发现。我们拿到每堂课的阅读资料,就像考古学者来到发掘现场。
一、阅读一手文献
073
二、考察两种教科书的不同记载
077
三、解读不同立场的文献
079
四、进入历史的语境中阅读
084
五、一堂专门的文献评估课
090
第六章读图读历史
093
Mr.Buccieri的课堂除了重视训练我们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外,还十分注重引导我们读图读历史,因为不仅文字在叙述历史,各种视觉资料也在叙述历史并帮助我们理解历史。每堂课warm-up(课前预热)环节之后的“图片侦查”、在讲述帝国主义时期时开展的“画廊行走活动”、利用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探讨为何纳粹的宣传会成功等都让我印象深刻。
一、图片侦查:“透过艺术看历史”和“图解历史”
093
二、解读政治卡通:“画廊行走活动”
099
三、运用地理技能
102
四、运用视觉资料探索历史议题
107
第七章通过历史课训练批判性思维
110
Mr.Buccieri十分重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无论是布置我们Be Critical家庭作业、引导我们读图读历史,还是训练我们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和思考,都是在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为了我们能“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Mr.Buccieri还会着重强调概念的力量和教科书中的十七项历史技能。
存储大量的历史事实并不会让我们具备历史学科素养,历史学科的素养来自掌握历史分析技能,也就是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一、概念的力量
110
二、批判性思维和十七项历史技能
117
三、讨论历史议题模块训练的主要技能
121
四、探索历史项目模块训练的主要技能
126
五、我的探索:中国人缺乏批判性思维吗?
129
第八章1968年:全球视野
135
在结束了一个学期的世界历史课程之后,老师用一周时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年代:1968年。因为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世界史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全球的角度和世界的视野,学生要学会考察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Mr.Buccieri希望通过1968年教会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方法,把这一年全球发生的重大事件合在一起,分析全球性问题。
一、音乐中的60年代
136
二、《休伦港宣言》
139
三、1968年的四个抗议
142
四、如何评价1968年?
146
下篇
学生的历史
项目研究
第九章历史项目:探索性学习
152
Mr.Buccieri教完一些重要章节或内容的时候,会设计一些历史项目。要想在历史课上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认真完成这些历史项目,也即完成写作任务。写作任务并不意味着必须是历史论文写作,我们可以选择短文写作,也可以画漫画或做PPT。
历史课不只是训练批判性思维,还能通过小组合作训练团队精神。无论是PPT或是Poster,Mr.Buccieri都会注明小组有哪些角色,每个角色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一、章节项目
153
二、期末考试项目
154
三、“历史学家小组”展示项目:个人项目和团队合作项目
156
第十章人物研究:为什么曼德拉被广泛纪念?
160
为什么美国处处张贴曼德拉的图片?我觉得为什么曼德拉如此被美国纪念也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仅仅是因为曼德拉代表了平等、自由、宽容、和解吗?
曼德拉成了美国英雄,是因为曼德拉符合“大卫对抗歌利亚”的模式,曼德拉是小小大卫,对抗的巨人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曼德拉顽强地抗争直至最后取得了胜利,成了南非总统,找到了宽恕与和解的价值。
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曼德拉
161
二、为什么是曼德拉而不是德克勒克?
164
三、曼德拉象征了什么?
166
四、为什么曼德拉成为美国英雄?
173
第十一章自选项目:二战中被忽略的中国
177
美国教科书中不提南京大屠杀,这引发了我对美国世界历史教科书的质疑,正如我们历史老师说的:“不说什么也要破解。”
为什么不讲?是不是仅仅可以简单归因为中国和美国分别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我觉得美国历史教科书里有强烈的西方中心,正如二战时美国的立场是先欧后亚一样。
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没有南京大屠杀
178
二、三方文献考察南京大屠杀
179
三、二战中被忽略的中国
182
四、我的探索:美国教科书为何忽略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
187
五、被夸大的美国
190
第十二章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上)
193
美国教科书以“家庭价值观”作为观看中国文化的视角,“所有的小孩必须服从父母,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小孩不被视为个体,而仅仅是家庭成员,事实上孩子——特别是儿子——的价值只是可以在田里工作、传宗接代并且照顾老人”。巴金“对中国家庭的严苛以及被预期的服从有深刻的理解”,由于“儒家的社会理想在影响力上急速衰落,欧洲和美国的文化正在上升”,中国“旧家庭体系的暴政开始崩溃”。
一、古代中国:孔子和家庭价值观
194
二、中国变化中的文化
199
第十三章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中)
206
随着清王朝的衰亡,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人就换了一种眼光看中国,美国教科书中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叙述视角都是殖民者中心的。与此同时美国教科书借着门户开放政策树立美国国际事务中的美好形象,美国真是关心中国生死存亡的“英雄”吗?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如果门户开放得更早,义和团运动会爆发得越早,而不是像美国教科书所说的那样——“门户开放政策来得早些就能阻止义和团”。
一、美国教科书中的“清王朝衰亡”
207
二、英雄与“他者”:美国教科书的叙述角度
212
三、我的探索:美国真的是关心中国生死存亡的英雄吗?
215
四、我的探索:门户开放政策来得早些就能阻止义和团运动吗?
221
第十四章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下)
224
美国历史教科书说:“在孙中山的政党看来,1911年的事件是一个光荣的革命,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然而1911年的起义很难称得上是一场革命。它没有产生新的政治或社会秩序。”“实际上,与其说1911年的事件是革命,不如说是旧秩序的倒塌。”为什么美国历史教科书强调辛亥无革命?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印象中,孙中山是平等、博爱的代言人。为何美国教科书只强调孙中山的王道思想?
一、美国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
224
二、我的探索:为何美国教科书说辛亥无革命?
227
三、美国教科书中的孙中山
234
四、我的探索:孙中山的理想真的带来混乱吗?
237
后记
242
作者介绍:
程修凡,一九九九年生,高三在读,酷爱历史研究。初三时随父母访学一同前往美国加州,就读于洛杉矶一所公立学校。历史老师丹尼尔·布切里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给了修凡特殊的学习体验。回国后,修凡重新整理了历史课的学习笔记并撰写成书,生动再现了美国高中的历史课堂,为读者开启了一次批判性思维之旅。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2013年8月,我成为威尼斯高中的一名新学生,而Mr.Buccieri恰好成为威尼斯高中的新老师(他刚才马克.■吐温初中转到威尼斯高中)。威尼斯高中的校报《划桨者》(The Oarsman)在《欢迎新老师》一文中写道:
Mr.Buccieri 在威尼斯高中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批判性的思考者,成功地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讨论各种议题。在午餐和营养餐时间,他将在自己的办公室帮助学生,他也会通过自己的网站Edmodo.com给同学们提供帮助,大家可以通过网站发送问题,Mr.Buccieri将亲自给予解答。
Mr.Buccieri当选过加州洛杉矶学区和洛杉矶郡的年度教师,这个荣誉称号类似于中国的特级教师。
“ 特级教师”Mr.Buccieri十分有亲和力。每次上课前他都会站在教师门口等待同学们的到来,并且一一打招呼问好。下课后,他会和同学们道别并送上祝福。这种方式让我们感到温暖,特别是刚到威尼斯的国际学生。美国高中是选克制,任课老师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室,学生则根据自己的选课情况一节课一节的跑班。以我个人经验而言,大部分美国老师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不算亲密,当然Mr.Buccieri的历史课堂除外,由于选修Mr.Buccieri的历史课,我甚至在体育课和夏令营里都能交到朋友。
“你的历史老师也是Mr.Buccieri?”
“是的。”
很快,两个根本不熟悉的人一下子就变得熟悉起来,彼此都觉得十分亲切,并且有了很多可以讨论的话题。
我们的第一堂历史课是从一桩“午餐打架事件“开始的。
Mr.Buccieri 让我们想象自己是一所学校的校长,要处理一起学生打架事件,打架时间是午餐时间,地点是餐厅。为查明真相,校长询问了很多学生和老师,他们都是这起事件的目击证人。到底是谁首先挑起争端?那些人参与了打架?打架是何时开始的?对于这些问题,校长收到了不同的证词,并且非常重要的是:没有一个人说谎!
讲完这个“午餐打架事件”,Mr.Buccieri 让我们这些“校长”分组开会,讨论一下问题:
1.如果没有一个人说谎,怎么会出现不同的说法呢?
2.目击这起打架事件的是那些人?比如参与者的朋友、不认识参与者的学生、参与者本人、老师、学生。
3.是什么让一个人的说法比另一个人的说法更加可信?
我们小组的同学都觉察出老师让我们讨论“午餐打架事件”其实是抛砖引玉。我们把老师的三个问题转换成了以下内容:
1.历史上注重客观事实,不会有意“说谎”,但为何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叙述版本和不同的意义总结?这是怎么发生的?
3.是什么因素导致一本历史书比另一本历史书更有可信度?,我们阅读历史书的时候应该怎样去界定作者是什么人?
3。是什么因素导致一本历史书比另一本历史书更有可信度?
小组讨论十分热烈。我们讨论了不同版本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不同版本的美国独立战争....我们讨论的时候,Mr.Buccieri 会到每个小组去倾听并引导讨论往更深层次进行。
讨论的时间过得很快。当老师让四个小组都推荐一个人来总结自己小组对“午餐打架事件”的分析是,我们仍处于激烈的讨论中,不想结束。
四位“校长”陈词后,Mr.Buccieri 进行了深化与总结:
故事是谁说的,...
加州高中世界史教科书用的是麦格劳-希尔出版的《世界历史:近现代》,课本又厚又重,差不多是A4纸那么大的开本,铜版纸,全彩印刷。翻开课本,几乎每一页都是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正文847页,外加十几页的目录,拿到手比砖头还重。
这套教材按照单元、章、节进行编排,全书只有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现代来临之前的世界,3000BC-1800
第二单元:欧洲殖民时代,1800-1914
第三单元:20世纪
第四单元:面向全球文明
讲课时, Mr.Buccieri 跳过第一章,直接进入第二章。第二章共有三节:
1.光荣革命
2.启蒙运动
3.美国革命
一、一张家庭作业纸
在总结完“午餐打架事件”后, Mr.Buccieri 给我们发下了一张家庭作业纸:
作业纸的第一部分是预习题。第二章的预习题是:
阅读教科书P176-180,使用课本的证据来回答一下问题,写在笔记本上:
周一,阅读课本P176-180
1.“君权神授”是到底什么意思?
2.英国内战中的两个派别是什么?
周二,阅读课本P181-182
3.约翰 洛克的一些关键理念是什么?
周三阅读课本P184-189
4.解释“分权“思想
5.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什么?
周四,阅读课本P194-195
6.约翰 洛克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独立宣言》?
美国历史教科书图文并茂,几乎每一页都有插图,地图、油画、照片、卡通图画等形式多样的图片,让历史变得生动、直观、有趣。此外,书中还设计了一些读图栏目,如‘历史人物’‘透过艺术看历史’‘图解历史’‘地理技能’等。
Mr.Buccieri 的课堂除了重视训练我们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外,还十分注重引导我们读图读历史,因为不仅文字在叙述历史,各种视觉资料也在叙述历史并帮助理解历史。每堂课预热环节之后的“图片侦查”、在讲述帝国主义时期开展的“画廊行走活动”、利用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探讨为何纳粹的宣传会成功等都让我印象深刻。当然,在读图读历史中, Mr.Buccieri 最为强调的是读地图。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一次高中开学演讲上说;“你们需要通过理科课程的学习,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治疗癌症和艾滋病,开发新能源技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你们需要从文科学中培养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消灭贫困、愚昧、犯罪和歧视现象。”
按照奥巴马的逻辑,消灭贫困、愚昧、犯罪和歧视现象需要“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由此可见美国教育特别重视训练批判性思维,尤其是文科课程。
Mr.Buccieri 也十分重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无论是给我们布置BE Critical 家庭作业,还是引导我们读图读历史,训练我们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和思考,都是在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为此,他还会着重强调概念的力量和教科书中的十七项历史技能。
历史是关于过去的讨论,如果学生只读教科书,那么他们只会从一个角度看历史并且以后会无条件地接受任何呈现给他们的信息;如果学生只听老师讲课,后果也一样。任何时候,仅仅从一个角度讲授历史,我们都会极大地伤害到学生。我们绝对不能向学生展示一个凝固的历史,而是要展现多变的历史。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学习批判性思维方式,进行探索性学习,从枯燥无感的历史课中解脱出来
如何去探究历史真相?
如何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怎样读图读历史?
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历史事件?
你可以不当历史学家,但要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固化了教师作为权威的角色,学生只听老师讲授知识,老师则罗列出史实让学生记住,以应对考试之需。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背诵和记忆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历史不应该这样教!学生的脑袋不是一个敞开的盒子,历史知识也不应该只被用来应对考试。
老师应该教学生去研究历史,而不是记忆历史。应该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考察不同来源的文献,形成自己的结论;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历史学习技能和方法去探究历史事实的真相。让学生在真正认识历史的同时,建立起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这些课堂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一书的核心即阐述美国教育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作者对美国历史老师课堂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以白描的方式展示了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细节:比如通过阅读不同版本教科书以及不同立场的一、二手文献对同一事件的记载,训练学生批判性阅读的能力;通过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训练学生批判性思考、讨论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完成对历史项目的家庭写作任务,训练学生批判性整合的能力等。下篇中,作者对自己做过的几个历史项目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亦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贯穿其中。同时,作者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了美国教科书的“美国中心论”,质疑并驳斥了美国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忽略与扭曲,比如美国教材对“南京大屠杀”只字不提、对中国在二战中作用的忽略等,揭示了美国教材呈现出的自大情结。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超值(629+)
- 中评多(257+)
- 目录完整(544+)
- 已买(387+)
- 无广告(240+)
- azw3(208+)
- 无水印(445+)
- 盗版少(612+)
- 小说多(585+)
- 速度快(488+)
- 愉快的找书体验(568+)
- 无缺页(542+)
- 体验好(370+)
下载评价
- 网友 曹***雯: ( 2025-01-16 07:05:13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国***舒: ( 2025-01-01 00:59:18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宫***玉: ( 2025-01-16 18:42:42 )
我说完了。
- 网友 詹***萍: ( 2025-01-06 01:40:00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居***南: ( 2025-01-05 09:04:4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薛***玉: ( 2024-12-23 23:23:07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孙***美: ( 2025-01-20 13:06:39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冯***丽: ( 2025-01-07 18:30:50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焦***山: ( 2024-12-31 15:30:36 )
不错。。。。。
- 网友 訾***雰: ( 2025-01-03 04:25:18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方***旋: ( 2025-01-18 17:49:10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石***致: ( 2025-01-04 14:19:30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宫***凡: ( 2024-12-21 07:11:58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喜欢"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的人也看了
巴厘岛和龙目岛(第三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感染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八年制配教)/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磁性材料基础与应用((美)妮古拉 A. 斯波尔丁(Nicola A. Spaldin))(原著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全新正版图书 近代武汉公用水电事业研究 向明亮 浙江大学出版社 9787308177801 点亮音像专营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世界未解之谜(彩绘注音版 ),智慧熊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公文写作概论(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错流过滤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企业会计制度(2001)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名医传芳/海上医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全夏威夷吃喝玩乐情报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现货正版】快乐读书吧 二年级下册 七色花 曹文轩陈先云人教版部编版阅读书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士兵的报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人体营养状况评估实训教程(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一城泉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全世界最贵的销售心理课 陆冰著 一位销售大师20年的销售管理心经 营销 心理学与读心术 说话技巧口才训大全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