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斋 -李玫瑾:幽微的人性+心理抚养(套装共2册)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6:09:33

李玫瑾:幽微的人性+心理抚养(套装共2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李玫瑾:幽微的人性+心理抚养(套装共2册)精美图片
》李玫瑾:幽微的人性+心理抚养(套装共2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李玫瑾:幽微的人性+心理抚养(套装共2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2925053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3.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6:09:33

寄语: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李玫瑾老师继《幽微的人性》之后重磅新作。


内容简介:

  《心理抚养》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与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和*关键时期。

《幽微的人性》

取材自李玫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她在书中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并通过近年来国内外轰动一时的恶性犯罪案件剖析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阐释了犯罪心理学在预防和惩治犯罪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重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加强心理教育。


书籍目录:

《心理抚养》

《幽微的人性》


作者介绍:

  李玫瑾,著名犯罪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谁在犯罪》。她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由此提出了人的养育要关注早年心理抚养,尤其要关注与人性相关的情感、与命运相关的性格等观点。她的相关讲座被广泛传播,以其内容为主的著作《幽微的人性》也因此广受好评。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尽管我没有大规模的统计数据,但这种相关性仍可在更广阔的生活背景中观察。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差别较大,也容易观察到一些与性格、脾气相关的事实。

大凡在鱼米之乡生活的人,性情多比较平和,如四川的成都、江苏的无锡等。因为自然条件好,水里有鱼虾,地里四季有青菜、野菜,吃的东西不那么匮乏,就不用所有的人天天外出劳作,女性可以留在家里做些女工,孩子一哭喊,除妈妈外,奶奶、姑姑等都可以过来搭把手,孩子的痛苦很快就会得到解除,长大后性情也就较为平和。

再看一些贫瘠的地方,天寒地冻,或沙多水少,人们的生活很艰难,往往全家都要出去活,妈妈经常喂完奶就把孩子搁在炕上,然后到门外帮忙或给全家人做饭。孩子醒了哭喊,可妈妈手里的活不能马上停下来他只能等着,有时吃了奶肚子胀,难受的孩子又不能翻身,只能哇哇大哭,大人们还找理由:哭可以长劲!是的,他们长出来的劲儿全是蛮劲,暴脾气。

其实,越是内心平和的人越有内在力量,越有后劲。因为人在平和状态下,理性才会达到最佳状态;相反,越是急躁甚至暴躁的人,他们的力量只会表现在外部的粗鲁和蛮劲上,且人在急躁或暴躁时难以做出最好的理性判断。所以,暴躁与暴戾往往是在让别人痛苦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我在研究犯罪心理现象时发现,一些行为态的犯罪人大多表现出言语木讷的情况。他们说话不流畅,在对话时,他们经常为选择某些词语而在那里半天不吭声。若要求他们与人讲理,他们肯定发怵。正因为在言语表达上有困难,他们更倾向于动手,甚至也不愿别人动嘴,因为他说不过别人。

言语木讷的男性如果犯罪,多为突然袭击式的硬暴力;而同样言语木讷的女性假如犯罪,则多呈隐蔽的软暴力,如投毒。

为什么容易发生攻击行为的人不善言谈呢?显然,他们在言语形成的关键期(三岁之内)耳边缺少话语的声音。这种声音缺乏意味着他们身边的人情感不丰富、心理抚养不到位。

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话的。女性与男性相比更爱说话,想必这也是老天的一种用意,因为母亲在心理抚养中担负看最重要的角色。

人类的爱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说话来表达的。比如家里养宠物,你一进门,那狗那猫摇头摆尾迎上来了,又蹦又跳、又贴又,你怎么回应呢?你一会下来,摸它的脑袋,或抱起它,跟它说话:“你是不是想我啦?”

养孩子也是这样,有情感的抚养一定是爱语绵绵。拿日常的换尿布来说,妈妈见孩子睡醒了,闻着味道不对,马上会弄盆热水,拿上卫生纸和新尿布,再拿一块毛巾,弄不好还有盒痱子粉放在旁边。当妈妈把孩子的襁褓打开,把小腿一提溜话就来了:“啊,我说咋这么臭?哎哟,拉了这么多,臭死了……” 妈妈先用纸擦,再用水洗,然后拿毛巾擦干,再扑点子粉,垫上干净的尿不湿,一边干一边唠叨,最后一定会拍拍小屁屁,温柔地问:“宝宝,现在舒服了吗?”

你说孩子那么小,他能听懂妈妈说的每句话吗?我们猜,这就像初学外语的人听外语,能听到声音,却不知所云。所以,妈妈这时的所有话语对孩子来说都像“废话”,可是,这种连篇的“废话”传递的正是绵绵不断的爱意。这种爱的唠叨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营养素。孩子除了吃喝拉撒睡,特别需要这种心理刺激。

虽然妈妈并不知道唠叨对孩子有什么意义,只是脱口而出地表达自...


人出生后的每一天,给他任何的抚养接触都是他的心理营养,是他未来的心理资本。

如果说哺乳给了婴儿“味觉”的满足,被亲人抱在怀中或睡在父母身边可以完成他的“嗅觉”满足,那么五种感觉中还有三觉,即视、听、触觉,这三觉有什么作用呢?它们的作用就是接收“心理营养”,这种营养直通大脑,积攒下来,成为心理成长的内容。

心理学中有个很有名的实验,即感觉剥夺实验。这个实验是加拿大的两位学者在1954年做的。有一天他们想到一个问题:一个人,如果让他吃饱、喝足、睡好,让他在基本的物质保障方面得到充分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不给他任何与心理活动有关的线索,即心理刺激,这个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感觉剥夺的实验室:一个房间,里面按日常生活所需布置好了,有床可以休息,有椅子可以坐,有洗手间可以用。至于吃的,被试想吃什么都可以点,会有人从窗口递进来。也就是说,被试待在房间里,吃喝拉撒睡都没问题。条件是被试要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还要戴上手套,把所有能引起感觉的东西都降到最低限度。房间里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没有文字,被试只能一个人待着,不能眼人交流,也不能看书或电视。

他们在大学里招募被试,谁来做实验就能挣钱,不仅白吃白喝,而且在房间里待的时间越长,拿到的钱就越多,超过100个小时还能翻倍。

先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測试后,被试就进人房间了把门一关就在里头待着。很多人进去以后先要吃的,吃饱了就睡觉。反正无事可做,有的能睡一天,醒来接着吃,吃完又睡。到第三天,他们吃饱睡足了,觉得有点寂寞了,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睡不着就起来在屋里转悠,一会儿坐下会儿躺下、一会儿又起来,就这么来回折腾。真难熬啊,简直是度时如年、度分如年,最后是度秒如年!

很多人应该有过类似的体验,比如我们坐长途火车或汽车,长时间坐着,如果没有报纸杂志和书籍,没有手机或手机没电了,就会觉得旅途漫长且难熬,无聊到除睡觉外只...


人的很多本事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比如弹钢琴虽然需要天赋,但更需要人后天日复一日地训练。人的很多能力都是一生持续努力的结果,包括德行也是修来的。

“修”,一般指修正、改变,増加或减少人的行为活动。养孩子时,在遗传的基础上,父母自身有意的修养、有心的养育等也很重要。这些“修”过的心理内容会通过人的神经记忆进人基因,进而成为遗传的一部分内容,使下一代的天生禀赋中包含这些内容。所以,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气质几乎是天生的。


如果一个人有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但缺少自我反思意识,就属于心理不成熟的人。心理不成熟的人往往不知如何从我做起。

心理学实验中常常用这样的术语一一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一般是起始变量、刺激变量,常常是另一个变量化的起因。因变量则是因为其他变量的刺激和诱导才发生变化的变量。缺少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往往是“因变量”,总指望别人的改变来改变现实,永远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成为主动的“自变量”。遇事只期待别人改变,这是将自己的命运系于别人身上的表现。这种人在社会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很多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某些事情的在意、坚持和强调,都会成为孩子未来的观念,成为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的观念。观念的形成,就是这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每天所见所闻留下的看法。如果说每天的生活连续起来就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那么观念就是这条河流不同场景的抓拍,每一帧画面都是这条河流的标记。

观念形成的时间越早就越恒久,这种观念甚至可以进潜意识的状态,成为他瞬间不用思考而做出反应的根据。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    国内犯罪心理画像*人

  揭秘犯罪人心理成因  谋划青少年心理教育

  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大人只有好好学习  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人的许多问题源于早年养育

  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  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爱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顺从他,稍懂事起就要教他行为有规矩,明白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

  人们一直认为“育”只是用嘴给他讲道理,却忽略了还可以通过动作和各种接触来进行,即“养”的过程本身就是育。

  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这种社会行为确实需要学习,但前提是父母要有意地培养他的这种行为,让他建立一套与人相处的正确方式。

 


媒体评论

  所有的社会问题,在我这种搞心理学的学者看来,都是人的问题。我的*句话是,人的问题是社会问题。第二句话是,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变态的人?为什么这么多犯罪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很多有关人的成长环境被破坏了。……当这个成长环境被破坏了,人性就乱了,你后来再去教育是没用的。

  ——李玫瑾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赚了(163+)
  • 体验还行(538+)
  • 全格式(373+)
  • 体验好(617+)
  • 小说多(299+)
  • 书籍完整(275+)
  • 引人入胜(672+)
  • 方便(362+)
  • 无广告(76+)
  • 购买多(595+)
  • pdf(306+)

下载评价

  • 网友 家***丝: ( 2025-01-19 08:21:00 )

    好6666666

  • 网友 屠***好: ( 2024-12-28 14:27:44 )

    还行吧。

  • 网友 寿***芳: ( 2025-01-19 04:38:20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宫***凡: ( 2024-12-22 20:58:10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焦***山: ( 2025-01-10 17:16:57 )

    不错。。。。。

  • 网友 隗***杉: ( 2024-12-23 13:34:1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郗***兰: ( 2025-01-16 03:14:3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林***艳: ( 2024-12-27 17:13:20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居***南: ( 2024-12-31 21:08:4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龚***湄: ( 2025-01-12 02:21:40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潘***丽: ( 2025-01-19 09:28:30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敖***菡: ( 2024-12-29 03:17:29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习***蓉: ( 2024-12-20 22:38:57 )

    品相完美

  • 网友 后***之: ( 2025-01-14 17:23:53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温***欣: ( 2025-01-11 10:09:59 )

    可以可以可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