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 李学勤 董喆 李学勤先生清华讲义丛书 商末西周重要青铜器物出土背景知识 西周时代金文历史研究分方向考古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 李学勤 董喆 李学勤先生清华讲义丛书 商末西周重要青铜器物出土背景知识 西周时代金文历史研究分方向考古书籍精美图片

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 李学勤 董喆 李学勤先生清华讲义丛书 商末西周重要青铜器物出土背景知识 西周时代金文历史研究分方向考古书籍电子书下载地址

》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 李学勤 董喆 李学勤先生清华讲义丛书 商末西周重要青铜器物出土背景知识 西周时代金文历史研究分方向考古书籍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 李学勤 董喆 李学勤先生清华讲义丛书 商末西周重要青铜器物出土背景知识 西周时代金文历史研究分方向考古书籍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263923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12
  • 页数:1580
  • 价格:232.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6:12:53

寄语:

正版图书 品质保障 优质服务 发货及时 售后无忧


内容简介:

《金文与西周文献合证》是李学勤先生所开设的 后一门公开课内容,从2008年9月起开始讲授,至2011年6月结束,共历时三年。本书就是在先生讲课录音的基础之上整理而成,本书涵盖了当时所见商末西周间的 大多数重要器物,这是李学勤先生金文研究的集中体现,亦可视为探寻先生治学特点的良机。本书为金文研究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知识网,提供了金文研究所需的诸多背景知识;同时,先生在讲授某件铜器时,先介绍该铜器的背景知识,如出土情况、流传著录情况以及出土地的相关情况等等,这些信息往往可以和铭文的内容相印证; 后,讲义就目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进一步讨论余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书籍目录:

绪论(一) / 1

绪论(二) / 34

图片其三卣(上)/ 64

图片其三卣(下)/ 94

《西伯戡黎》、图片簋、献簋/ 121

《微子》 / 148

天亡簋 / 172

西周世系、《泰誓》、利簋(上) / 195

利簋(下)、《牧誓》(上) / 218

《牧誓》(下)、《克殷》 / 243

《度邑》、何尊(上) / 265

何尊(下) / 286

《金縢》 / 307

图片簋 / 327

图片方鼎 / 348

禽簋、图片刧尊、图片伯图片卣 / 367

保尊、保卣 / 387

康侯丰鼎、康侯斧、图片司徒图片簋 / 407

太保簋、大保方鼎、宪鼎、鲁公鼎、伯宪盉、太史友甗、克盉、克罍、太保玉戈 / 427

宜侯夨簋 / 452

麦方尊 / 474

大盂鼎(上)、邢侯簋 / 493

大盂鼎(下)、小盂鼎(上) / 512

小盂鼎(下) / 532

总结及昭王时代铜器(一) / 547

昭王时代铜器(二) / 570

昭王时代铜器(三) / 590

昭王时代铜器(四) / 612

西周中期铜器略论、班簋(上) / 627

班簋(中) / 643

班簋(下)、疐鼎、图片鼎、员卣、图片鼎 / 655

厚趠方鼎、图片进方鼎、图片簋 / 673

“师雍父组”青铜器(一) / 688

“师雍父组”青铜器(二) / 707

“师雍父组”青铜器(三) / 721

“穆公组”青铜器(一) / 736

“穆公组”青铜器(二) / 752

“穆公组”青铜器(三) / 765

“穆公组”青铜器(四) / 780

“虎组”青铜器 / 791

图片簋、师图片簋盖、师永盂(上) / 811

师永盂(下) / 828

京师畯尊、恭王时代铜器略论、卫簋、卫盉(上) / 839

卫盉(下)、格伯簋 / 857

五祀卫鼎、乖伯簋、九年卫鼎(上) / 873

九年卫鼎(下) / 890

申氏两簠、士山盘 / 903

史墙盘(一) / 922

史墙盘(二)、图片盘(上) / 941

图片盘(下)、史墙盘(三) / 957

史墙盘(四) / 973

师图片鼎、师丞钟、即簋 / 987

师望壶、师望鼎、师图片钟、姬寏母豆、内史亳同 / 1005

㫚鼎(上) / 1025

曶鼎(下) / 1042

师酉簋、师酉鼎、询簋 / 1056

师询簋 / 1075

蔡簋 / 1601

元年师兑簋、三年师兑簋 / 1111

师图片簋、辅师图片簋、师图片簋 / 1124

元年师图片簋、五年师图片簋、史密簋 / 1142

引簋 / 1160

图片簋、五祀钟 / 1178

宗周宝钟、伯图片父簋(上) / 1193

伯图片父簋(下)、翏生盨、鄂侯驭方鼎、禹鼎(上) / 1209

禹鼎(下)、爯簋、爯盨、应侯视工簋 / 1229

应侯视工钟、应侯视工鼎、应侯视工簋、公作敔簋、敔簋(上) / 1248

敔簋(下)、晋侯铜人、晋侯苏钟(上) / 1271

晋侯苏钟(中) / 1294

晋侯苏钟(下)、多友鼎(上) / 1309

多友鼎(下)、图片匜(上) / 1328

图片匜(下)、文盨 / 1344

散氏盘(上) / 1356

散氏盘(中) / 1371

散氏盘(下)、青川木牍 / 1385

图片从鼎、图片从盨(上) / 1398

图片从盨(下)、克钟、克镈(上) / 1414

鸟形盉 / 1431

克钟、克镈(下)、克盨 / 1444

大克鼎(上) / 1460

大克鼎(中) / 1477

大克鼎(下)、小克鼎、师克盨(上) / 1493

师克盨(下)、兮甲盘(上) / 1511

分甲盘(中) / 1528

分甲盘(下)、驹父盨盖 / 1543

虢季子白盘、霸伯尚盂 / 1560

后记 / 1574


作者介绍:

李学勤,1933年3月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年至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墟文字缀合》。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5年至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至1998年任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钱币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兼多所大学教授。1996年起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1984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6年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资深教授。研究领域为先秦史、古文字学和文献学。出版著作40余种,论文2000余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我们学殷墟考古的人对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至少在成王二年的八月,商的首都一定受到了巨大的破坏,而且这是有意夷平,并将人迁走。大家要知道,“殷”变成废墟是见于古书的,比如《荀子·儒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杀管叔,墟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杨倞注:“墟殷国谓杀武庚,迁殷顽民于洛邑,朝歌为墟也。”所谓“墟殷国”就是“把殷的首都变成了废墟”,所以“墟殷国”就是“䧅殷”。……这个问题过去已经有人引用过了,来讨论殷墟的分期,现在还有很多学者,包括唐际根等,写文章讨论殷墟四期能不能包括西周。从何簋来看,殷都在成王二年八月已经变成废墟了,所以即使是包括西周,也没有几年,当然那个地方还有殷遗民,因为封卫的时候还有殷民七族,可是从殷墟本身来说,已经不会再继续了,所以殷墟四期的下限是成王二年八月。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楚简、汉碑中的东西推到甲骨文、金文上,虽然这样做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但也有可能带来误导。“误导”就是一个现在的词,是翻译来的,即“missleading”。语言一定是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过去我们听台湾话,问吃饭没有,回答说“我有吃”,大家就知道这是台湾人,而不是大陆人,可是现在我们这里也有人这样说。我们这里说“搞对象”,台湾人一听就是大陆人,可是现在台湾人也这样说,我前两次去台湾,从桃园出来,看到不远处的广告上就有“搞”字,我们也“搞”到台湾去了。


无论如何,“召”这个地方在帝辛时期特别重要,是在这里给文武帝乙做“宜祭”的。当然,“宜祭”并不一定要在宗庙里,因为商代包括周初也有这种情形,就是可以带着木主的,换言之,神主可以随行。这里举行的是“宜祭”而非“周祭”,这和方鼎不同,方鼎举行的是“周祭”,我估计“周祭”一定是在宗庙中进行,不能随便进行,但这里的“宜祭”应是一个临时的祭祀,是在“召大(广耳口)”进行的。“(广耳口)”即“庭”,也就是说,这次祭祀是在“召”的庭院中露天进行的,这种祭祀很多,在甲骨文中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卜辞中有的时候会问“下雨”还是“不下雨”,在屋中祭祀,下点小雨没有关系,可在外面就不行了。


董先生是用战国时期六历中的殷历来推的,故称《殷历谱》。所谓“岁中置闰”,是指闰月在一年的中间。说实话,我多年以来想反对这个说法,但现在宣告失败。当时之所以反对,是因为董作宾先生当年是用六历中的殷历来推的,六历是战国时代的历法,商代不会用战国时代的殷历,这一点我们要说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可是董先生是这么推算的,这样推算的结果当然是岁中置闰,这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他说祖甲、帝辛是岁中置闰,祖甲时代我们今天不去讨论,但是现在证明帝辛时代确实是岁中置闰。我过去之所以不服气这个说法,是因为西周不是岁中置闰。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各种金文材料证明,西周特别是西周中晚期,绝对不是岁中置闰,而是岁末置闰,换句话说就是西周有十三个月,即把闰月放在第十三个月。十三月一定是在一年的最后,这一点有很多金文可以证明,而且我们对这一点也可以推算出来。大家要知道,岁中置闰一定比岁末置闰先进。这是因为,岁中置闰时,怎么才能知道要在哪个月置闰呢?就是要看这个月有没有中气,所置的闰月中不能包含二十四节气里中气。岁末置闰就没有这个考虑,因此岁末置闰显然是不够先进的。可是从金文来看,岁末置闰这个制度从周初一直持续到宣王,都是有十三月的,那个十三月一算就是在最后,特别是周宣王时代的吴虎鼎,吴虎鼎用历法推算应该有个十三月,结果吴虎鼎正好是十三月。如此看来,西周的历法还没有商朝帝辛时期的历法进步,当然商代武丁时期就是十三月,是岁末置闰,可是至少从祖甲的时候就已经有改变了,到商末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了。西周时期为什么又改回去了呢?这是商周时期一个很大的不同。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是李学勤先生所开设的最后一门公开课内容,从2008年9月起开始讲授,至2011年6月结束,共历时三年。本书就是在先生讲课录音的基础之上整理而成,本书涵盖了当时所见商末西周间的绝大多数重要器物,这是李学勤先生金文研究的集中体现,亦可视为探寻先生治学特点的良机。本书为金文研究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知识网,提供了金文研究所需的诸多背景知识;同时,先生在讲授某件铜器时,先介绍该铜器的背景知识,如出土情况、流传著录情况以及出土地的相关情况等等,这些信息往往可以和铭文的内容相印证;最后,讲义就目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讲一步讨论余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种类多(211+)
  • 情节曲折(518+)
  • 全格式(197+)
  • 三星好评(224+)
  • 章节完整(156+)
  • 差评(615+)
  • 格式多(495+)
  • 不亏(523+)
  • 简单(600+)
  • 排版满分(150+)
  • 值得下载(362+)

下载评价

  • 网友 田***珊: ( 2025-01-16 08:46:33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瞿***香: ( 2024-12-25 21:14:35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寿***芳: ( 2025-01-11 03:48:49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冉***兮: ( 2024-12-26 04:52:09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师***怡: ( 2024-12-26 08:39:11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谢***灵: ( 2025-01-18 15:50:07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冷***洁: ( 2024-12-31 23:51:07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养***秋: ( 2025-01-07 00:09:57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曾***文: ( 2025-01-17 15:25:26 )

    五星好评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