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论语今读(定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李泽厚:论语今读(定本)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李泽厚先生代表作之一,解读《论语》精神内核,挖掘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内容简介: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还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
基于《论语》的重要,李泽厚利用当代的语言观念重新进行了译注,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对于《论语》的原文及精神做了当下的申述、评论和阐释,并结合中西方哲学、文化、思想上的比较与分析,赋予《论语》新的意义,此即所谓"今读"。其中,培育人性情感,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是《论语今读》三重点。
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
书籍目录:
序
前 言
论 语:孔子对话录
学而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后 记
附录一:孔子再评价(1980)
附录二:李泽厚学术年谱简编(马群林 撰)
作者介绍:
李泽厚,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著有《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哲学纲要》等。2010年出版的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文集》,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的代表作一起入选。李泽厚是美学、马克思主义和身体理论这三种类别目录下的非西方哲学家。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
【注】刘宝楠《论语正义》(下简称《正义》)邢疏云:自此至《尧曰》是《鲁论语》二十篇之名及第次也。……案:古人以漆书竹简约当一篇,即为编列,以韦束之。
程树德《论语集释》(下简称《集释》)马融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下简称《朱注》):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
【记】作为《论语》首章,并不必具有深意。但由于首章突出的“悦”、“乐”二字,似可借此简略谈论《今读》的一个基本看法:即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从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及某些日本学者说]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一个世界”(即此世间)的设定,即不谈论、不构想超越此世间的形上世界(哲学)或天堂地狱(宗教)。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和“情感本体”(以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或曰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
作为儒学根本,首章揭示的“悦”、“乐”,就是此世间的快乐:它不离人世、不离感性而又超出它们。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心中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会,旧注常说“朋”是同学(“同门曰朋”),因此是来研讨学问,切磋修养;在古希腊,“朋友”也是关于哲学、智慧的讨论者。其实,何必拘泥于此?来相见面,来相饮酒,来相聊天,不也愉快?特别又从远方来,一定是很久没有见面了,在古代,这就更不容易,当然更加快乐。这“乐”完全是世间性的,却又是很精神性的,是“我与你”的快乐,而且此“乐”还在“悦”之上(并见6.11章)。“悦”仅关乎一己本人的实践,“乐”则是人世间也就是所谓“主体间性”的关系情感。那是真正友谊情感的快乐。这里愿抄引陶渊明思念朋友的诗:
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陆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蒙蒙。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朋新好,以招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情真意深,不必作各种穿凿解释。诗人通过写这首诗,读者通过读这首诗,岂不使自己情感更深沉?这就是说,人类的一些基本情感本是生物性的,动物也有友谊和友情,包括狗、马对主人的亲密依恋等等。但把情感保存、延续和提升到如此高级水平,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却正是文化的功绩。这首诗如同孔老夫子这句话一样,它们都在塑造人的情感心理。文化使情感人化。友谊、友情的快乐正是通过文化的积累又特别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直接塑造,而在人的心理中培育成长。这首陶诗便是一例。年轻时大概很难欣赏这首诗(以及整个陶诗),但有了足够人生经历之后,便不同了。这就是我说的“积淀”。“积淀”是一种“文化—心理结构”(cultural-psychologicalforming),亦即所谓“自然的人化”,亦即人之区别于动物的“人性”所在。
当然,“情”有好些不同的层次。在《美学四讲》中,我曾分出审美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层次。其中,“悦神”的层次,就接近或进入某种宗教境界或宗教体验。它以“天人交会”、“天人合一”为皈依或指归。“悦志”则充满了悲剧精神,特别是因为无人格神的设定信仰,人必须在自己的旅途中去建立归依、信仰,去设定“天行健”,并总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没有任何外在的拯救、希冀和依托,因此其内心之悲苦艰辛、经营惨淡、精神负担便更沉重于具有人格神格局的文化。中国实用理性之所以强调韧性精神、艰苦奋斗,其故在此。中国乐感文化之所以并不浮浅庸俗,其故在此。其中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其故在此;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以“即世间又超世间”的情感为根源、为基础、为实在、为“本体”。因人的生存意义即在此“生”的世间关系中,此道德责任所在,亦人生归依所在。儒学以此区别于其他宗教和哲学。
关于“人不知,而不愠”,将在以后章节中讨论,这里暂不多论。
本章开宗明义,概而言之:“学”者,学为人也。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友朋来而乐,可见此本体乃群居而非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作为《论语》首章,不亦宜乎。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先说第一个困惑,在以往,君子与小人相对,是知识分子士大夫(以占有土地为经济来源)往上走,他们读书、做官和做人(道德)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其职责是维系和指引整个社会的生存,不是也不可能和不应该是某种专业人员。
第二个困惑时李泽厚老师在书中提及:真正进入现代社会,情况便会有极大不同,不再是知识分子,而是广大中产阶级才是维系社会生存的骨架,知识分子只是作为某种分工很细的专业人员即专门家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经理、教师、教授、记者等等等等,成为这个社会的各种器官而已。在这个社会里,人都被“职业化”了。因此,“君子必器”(“君子”在这里当然只是借用词,并无所谓“小人”)。这是概而言之,实际情况当然更复杂。
由“君子不器”到“君子必器”的过程表现。这一过程还将加速和普泛化。但如何承继“君子不器”,张扬公共知识分子的职责,在专业化已成大势的今日,似更值得重视。
李泽厚著. 论语今读(增订版) (Kindle位置853). 中华书局. Kindle 版本.
这里可以援引史记中的例子: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感慨地说,像盗跖那种做了许多坏事的人,他们活得很好,像伯 夷、叔齐那样的善人却活得很惨,历代都有很多这种情况出现。对于世间 流行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之说法,司马迁表示“余甚惑焉”……《伯夷列传》中,他感慨恶人得好报、善人无好报之后,笔锋一转,说伯夷、颜回这些人虽然有善行,但也是因为 得到孔子的称赞而名垂后世。司马迁如此,表达了一种将儒学作为个体精神皈依的意思。(邹金灿,七百年风流与儒雅:唐宋诗会意.长春出版社,2017.p35-36)
“宋儒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学思想,则更着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着重理知的部分。我们只能说,自理知来完成性情,不能说由性情来完成理知。情失于正,则流而为欲。中国儒家,极看重情欲之分异。人生应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孔子与论语》第198页)。
现代学人常批评中国传统不及西方悲观主义之深刻,殊不知西方传统有全知全能之上帝做背景,人虽渺小,但有依靠。中国既无此背景,只好奋力向前,自我肯定,似乎极度夸张至“与天地参”实则因其一无依傍,悲苦艰辛,更大有过于有依靠者。中国思想应从此处着眼入手,才知“乐感文化”之强颜欢笑、百倍悲情之深刻所在。
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宗教战争,便是世界文化史上一大奇迹。之所以能如此,我以为与儒学的包容性有很大关系。儒学不重奇迹、神秘,却并不排斥宗教信仰;在“三教合一”中,它不动声色地渗入其他宗教,化为它们的重要内容和实质成分。而儒学之所以能如此,其原因又在于它本身原来就远不止是“处世格言”“普通常识”,而具有“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它执着地追求人生意义,有对超道德、伦理的“天地境界”的体认、追求和启悟。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儒学的这种品德和功能,可以成为人们(个体)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它是没有人格神,没有魔法、奇迹的“半宗教”。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版为《论语今读》所出各版中的定本。
正如李泽厚先生在"序"中所言:"本书自1998年初版以来,曾多版多次印行,每次译文、译解常小有订正增删,此次亦然。各次屡计或有数十处所,虽颇零散,不无匡补,是以引用、阅读宜据新版为准。"
2018年李泽厚先生对本版又修订30多处。
2021年李泽厚先生去世,现以本书再版向先生致敬。
本次再版,修订主要有三:一是新增马群林先生撰写的《李泽厚学术年谱简编》作为附录二,以期让读者了解先生的思想发展脉络和一生的学术轨迹, 能更好地了解先生的哲学思想。 将原附录二幺峻洲先生所编的《论语索引》予以删除,索引本为便于读者检索, 但在当前信息时代,电子检索更方便, 经与先生后人沟通, 获同意将本附录删除。"附录一《孔子再评价( 1980)》" 继续保留,因本书为作者"实际是继续做 20 世纪 80 年代《孔子再评价》一文的工作,即更具体地来阐释孔子";二是再次编校,质量又有提升;三是优化版式,对全书的字号、字间距调整得更加疏朗美观,提升阅读的舒适感。
前言
《论语今读》始属稿于1989年,成书于1994-1996年,1998年初版于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台北允晨、安徽文艺、天津社科、三联书店、江苏文艺相继先后出版并多次印行。各版正文前均冠有"初稿"字样,盖表不甚满意而拟作补改修订之意。岁月迁延,迄今廿载,心多旁骛,精力日衰,虽各版有二三补改之处, 均零星偶发,不足提及,而原拟参阅《孔子集语》、《孔子家语》、出土简帛及近年出版之各种《论语》译注、研究,对《今读》全书特别是"译"作一较大修订之计划,已难履行,实成泡影。从而"初稿"字样此次新版便应撤除,虽又增一人生大憾,却无可如何也矣。
此次新版增两附录。 一为摘用齐鲁书社2005年出版幺峻洲编《论语索引》之主要部分。这对查检《论语》 任何话语出自何篇何章,举手可得,颇为方便, 希望对读者、学者有所助益;二为1980年发表之拙文《孔子再评价》。三十五年前之旧作矣,似仍可读,收此文以不忘当年发表时所遇之阻力、艰难和波折,并志《今读》由来有自,即在不断反传统高潮中力求再证传统,而非赶今日"儒教"、 "国学"之时髦也。
此外,新版增加若干黑体字样,为在繁忙快速之当代阅读中引人注意,亦广告术也,能起作用乎?不可知也。
岁将暮矣,人已残年,来日不多,盍胜警悚;读圣贤书,有何可学,修身立言, 俯仰无怍。
2014年冬日于异域波城
本书自1998年初版以来,曾多版多次印行,每次译文、译解常小有订正增删,此次亦然。各次屡计或有数十处所,虽颇零散,不无匡补,是以引用、阅读宜据新版为准。
2018年6月又记
李泽厚
书籍介绍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还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
基于《论语》的重要,李泽厚利用当代的语言观念重新进行了译注,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对于《论语》的原文及精神做了当下的申述、评论和阐释,并结合中西方哲学、文化、思想上的比较与分析,赋予《论语》新的意义,此即所谓“今读”。其中,培育人性情感,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是《论语今读》三重点。
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经典(594+)
- 愉快的找书体验(555+)
- 超值(559+)
- 不亏(541+)
- 下载快(144+)
- pdf(349+)
- 无盗版(133+)
- 好评(611+)
- 赞(528+)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格: ( 2024-12-28 19:40:38 )
OK,还可以
- 网友 方***旋: ( 2025-01-06 07:12:05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曹***雯: ( 2025-01-02 18:52:30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养***秋: ( 2025-01-17 09:44:39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孙***夏: ( 2025-01-18 07:46:54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潘***丽: ( 2025-01-12 05:20:00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苍***如: ( 2025-01-11 07:26:26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沈***松: ( 2025-01-01 04:55:30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步***青: ( 2025-01-08 21:33:22 )
。。。。。好
- 网友 游***钰: ( 2025-01-18 02:14:54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喜欢"李泽厚:论语今读(定本)"的人也看了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一天天一年年年兽的秘密精装版过年的绘本对联书硬壳漫画故事启蒙认知早教绘本3-4-5-6-8-9岁少幼儿童宝宝亲子图画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天星教育 2021学年一遍过 初中 九上 九年级上册 语文 RJ(人教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风湿病中医诊疗思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防水施工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正版包邮 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精装典藏版 纳兰词 中国文学古诗词文全集诗集国学典藏书籍 畅销书包邮古代文学作品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应用SOAP 实现.NET XML Web服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正版书籍 高效员工管理:写给管理者的6个锦囊 童伯华6大模型15个员工管理模型21年资深人力资源总监经验总结轻松提升管理者领导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国家地质公园大观 延边大学出版社 978756344701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十三級階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挖孔认知绘本玩具捉迷藏精装硬壳蒲蒲兰适合3岁以下正版童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商原版】济州岛色 港台原版 食瘾,拾影 悦知文化 旅游摄影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建筑景观环境手绘技法表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DESIGN BOUTIQUES(时尚专卖店设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订阅】进口原版年刊 Ray(レイ) 女性时尚杂志 日本日文原版 年订12期 D19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