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斋 -美丽(珍藏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6:14:15

美丽(珍藏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美丽(珍藏版)精美图片
》美丽(珍藏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美丽(珍藏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2110881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7
  • 页数:240
  • 价格:17.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6:14:15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张贤亮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所创作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品:《绿化树》《龙种》与《河的子孙》。这一时期的张贤亮,其作品不仅关注国家和人民在极左思潮下的历史悲剧,也着眼于国家和人民在“四化”建设中所经历的艰辛探索。无论是知识分子的苦难与饥渴,还是劳动人民的坚毅与朴实,都跃然纸上;无论是对生产改革的热情歌颂,还是对官僚主义的大胆揭露,都深入人心。特别是《绿化树》,以其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饱含深情的语言,极具哲理意味的思想,荣获1984年全国中篇小说奖。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文人参政

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我的态度

“三个代表”拓展了中国的未来

参政议政应有一定的前瞻性

加强地方人大、政协在地方政治生活的作用

“公务员法”中应增添家庭财产及收入定期申报条款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

拖欠民工(员工)工资应受法律惩罚

建设文化大国

中国文化产业概谈

西部吸引人才应有新思路新办法

莫让孔雀东南飞

发展职业教育,树立多途径成才观念

关于筹建“文革”博物馆的提案

“不可说”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该是有传承性的、兼容并蓄包罗万象的系统

第二辑 文人经商

“文人下海”

宁夏有个镇北堡

出卖“荒凉”

西部企业管理秘笈

“全盘推出,闪亮登场”

关于文化产业及宁夏旅游的汇报提纲

第三辑 “文革”回想

今日再说《大风歌》

美 丽

第四辑 文人观点

也谈“小人”

参与、逃避和超越

中国土著的廉政观

透视中国人的英雄观

雨·天话语

国际接轨第一功


作者介绍:

  张贤亮

  1936年生于南京,江苏盱眙县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民至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重新执笔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1993年在宁夏银川市郊创办镇北堡西部影城,现为其董事长。

  代表作品有《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一亿六》等。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其作品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直到1978年底,我还在银川市附近的南梁农场劳动。职业是“农业工人”,而身份却很复杂,头上戴着好几顶“帽子”。为什么说“好几顶”呢?头上戴着几顶帽子自己都不知道吗?难道我是傻瓜或脑袋麻木?当然不是。但那时我确实不清楚。现在我们就来算一算:一顶是“右派分子”帽子;一顶是“反革命分子”帽子,这两顶帽子是“实”的。“实”的意思是有正式文件收进个人档案的。可是什么叫做“正式文件”,直到今天我仍不清楚。

  当我在电脑上输入这些字句,想表述明白,让现在50岁以下的读者能够理解的时候,我突然感到无能为力。这要比写小说困难得多。虽然小说有想象的、虚构的成分,但我的写作能力基本还可以胜任,这有我出版的多部小说为证。可是,如果限制我发挥想象力,不加一点虚构地描述那个荒谬的年代,真实地反映那一段历史,我必须绞尽脑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可是,我发现,这一来,我就陷入了要步步为营的迷魂阵。因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汉语就逐渐被搞乱了,汉语的词语逐渐失去原本的意义而被另一种“崭新”的意义替换了,更有大量的词语变得粗糙,变得模糊。其实,我们现在说的“拨乱反正”,有很大部分在于词语上的“拨乱反正”。其中很多我们已经“反正”过来了。正因如此,所以现在我用同样的词语来表达就会让今天的读者难以理解。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系统,虽然使用的是同一个词,可是其词义往往不亚于古文和现代语文之间的差别。孔子说了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被质疑了上千年,就因为“女”在古文中常作“你”和“你们”解,而现代汉语只当“女性”和“妇女”讲,所以孔子在地下至今不得安生。因而,我觉得写这篇文章要比写小说吃力,在我企图说明一个问题的时候,我还要把这个问题所涉及的词语也加以解释。

  同时,作为一篇个人记录,我也不想从已经披露的历史材料中搜寻依据,虽然这已经很方便,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即可,并能减少难度且更为可靠。可是那样一来,文章就成了资料的堆积,失去感觉和感受的色彩,而我正是要写一代甚至两代人的真实感受。现在披露的历史材料包括种种红头文件,在当时都是极其神秘的,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绝大多数人只能受其摆布,即使陷入绝望的境地也莫名其妙,无处求告。所以,我以下的文字可能与历史资料有出入,但它虽非“历史”却是“史实”。这是让历史学家永远头疼的难题:“历史”往往与“史实”不同。

  

  譬如,就拿那时的“正式文件”来说吧。如果今天的中青年人用今天“正式文件”的形式去看,那绝对是非正式的,是个笑话。可是,我说中国人就曾经生活在那种“非正式”的“笑话”之中,而且长达近30年之久,今天的中青年读者又会把我的话当作笑话。难就难在这里。

  且让我用事实来说话吧。

  首先,是由谁来决定某某人是“右派分子”呢?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全国各地各单位揪出的“右派”当然非常之多,因为那时定有指标,上级规定是按本地本单位人数的5%来“打”(你看,这个“打”字又须有注释,但类似的词语太多,此处只好从略)。因为中国人特殊的政治积极性,“打”出来的“右派”会大大超过这个百分比,所以,最后总应该有个决定性的权威机构。这个决定某人是否“右派”的机构叫做“五人小组”。各地县、处级以上单位都有这样的“五人”。可是这“五人”具体姓甚名谁,各地各单位的普通群众是不知道的。你说是主要负责人吧,可是转眼间这个主要负责人也成了“右派”,可见,还有更高层次的“五人”。总之,说你是“右派”你就是“右派”,别问出处,也问不清楚。

  这样一下子,全国就有55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而当时全国可称之为“知识分子”的人数只有550万~600万。55万之说见于后来为“右派”平反的文件,实际远远超过这个数目;550万~600万之说见于1956年公开发布的统计数字。

  这里,我仍忍不住想说说这个“打”字。“打”一词,在“反右运动”中是政治积极性的褒义词,我没看过当时公布有某某人被“划”为“右派分子”一说,可是后来给“右派分子”平反时,又一律称为某某人被“错划”的说法,其实应称为“错打”才对。

  

  好了,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这是最可靠的。

  我发表长诗《大风歌》正值1957年7月,“反右运动”最激烈的时候,《人民日报》马上发表了一篇严厉的批判文章《斥大风歌》。《人民日报》今天仍有很高的权威,当时简直就是“圣旨”,于是我当仁不让地成了“右派”,受到处理“右派分子”的顶级惩罚:开除公职,押送劳动教养。

  “正式文件”是怎样的呢?当时压根儿没给我出示。到1979年我平反时,给我平反的有关单位从我的个人档案里只找到一张21年前押送我到劳改农场的小纸片,类似“派送单”这样的东西。我名字后面,填写的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坏分子”,而不是“右派分子”。除此之外,再没有一份证明我是“右派分子”的法律根据,更没有说明为什么要把我“打”成“右派”的原因,即具体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行”。这张纸我见了,只有巴掌大,纸质脆薄,比现在公共厕所里放的最差的厕纸还差。我认识这种纸,那叫“雪莲纸”,用稻草造的,因为它不经磨损,不耐存放,一般只写个便条,写信都不用它。而这劣质的“雪莲纸”却奇迹般地在我的档案中静静地陪伴了我22年之久,拿出来还灿然如新。

  然而,麻烦也就来了,如果我是“坏分子”,我就不在专门针对“右派分子”而制订的中央文件的范围内,按1978年另一份中央文件精神,“坏分子”早就该“甄别”了。可是,22年来我明明是被当作“右派分子”对待的。怎么办呢?

  幸好,这已经是1978年,开始实事求是了。原来我的大麻烦,即当年《人民日报》及地方报纸、文学刊物对我的批判,又成了我是“右派分子”的证明,从而让我有资格“享受”文件精神予以平反。“不幸”与“幸”的转换,需要我等待22年。后来,我碰到一位当年主持把我打成“右派”的前领导,问他当年为什么把我订为“坏分子”而不是“右派分子”。他笑着说:你只发表了一首诗,没有其他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年纪又轻,我们研究了一下,尽量照顾你的政治前途,就定个“坏分子”算了,“坏分子”总离政治错误远一点吧。我理解他们的宽厚,“地富反坏右”这五类分子中,看起来只有“坏”没有政治性。他们哪知道后来“地富反坏右分子”通通在一个菜篮子里,最后“一锅烩”了。我也笑着告诉他:到了地狱,不分你是吊死鬼还是饿死鬼,都是一律同样对待的。他却说:那不是你的一笔财富么?不然,你怎么能有今天?于是,那个“五人小组”又仿佛成了我的恩人。

  这样看来,“五人小组”能网开一面,当然也能指鹿为马,把不应是“右派”的人打成“右派”。同样也说明了,当年报纸杂志上的白纸黑字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众口铄金”的功能,都可以作为罪证置人于死地。当年,众口一词很快会转化为约定俗成,大家说你是什么,你就成为什么,何必有“正式文件”!

  你看,我受了22年苦,就因为这张薄薄的“雪莲纸”,这就是“正式文件”!

  

  我生于1936年,但直到今天我的户口本、身份证上填写的却是1938年出生。这也来自“正式文件”。

  1968年2月,我第二次劳改释放,手拿劳改农场给我开具的释放证到分配我去就业的农场报到。这个我去就业的农场也是1965年押送我去劳改的农场。这么说似乎有些绕口,干脆点说,就是我从这里出去劳改一趟又回来了。农场政治处干部看看释放证,丢给我一张纸,那是照例要填的农场工人登记表。在出生年月日一栏,我如实地填上“1936年”。干部凌厉地打量我一眼,说:你明明生在1938年,为啥填1936年?我奇怪地问:哪来的1938年?干部指着释放证说:你看,你看!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的,你还耍赖!好像我非争取在1938年出生不可似的。我一看释放证,又是那倒霉的“雪莲纸”,劳改农场干部用蘸水钢笔写1936的“6”时可能蘸了一下钢笔水,6在纸面上洇成了更像8而不像6。我哪敢跟干部犟嘴,他说是8就是8吧。

  这个“正式文件”从此之后减了我两岁,不知是否能让我多活两年。

  费了这么多笔墨才大致把当年所谓的“正式文件”交代明白。这个“明白”也是我自以为是的,尚不知今天的中青年读者能否明白。回忆往事,常常用“隔世之感”这句成语,我想,自古以来没有哪个时代中的人回忆起往事有如此的“隔世”。近30年中国的变化不仅仅是世代之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之隔。由此产生的老少之间的隔阂不止是代沟问题,根本上是阴阳两界的问题。所以,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在老少之间的交流上有我们中国人这样困难。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张贤亮是中国**个写性的,**个写饥饿的,**个写城市改革的,**个写中学生早恋的,**个写劳改队的……

  他是著名作家,是成功商人,在新时期文学领域影响**、争议*多;

  他是著名书法家,本书由他亲笔题名;

  独树一帜的“反思智慧”,心系家国的“时代呐喊”;

  本书是集作家、企业家、政协委员于一身的张贤亮经验的累积、思想的精华,直指社会各种问题,切中时弊,体现了一个文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中华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专制体制下,处于弱势,所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知感恩戴德的民族,是*“善良”、*有人情味的民族,是*怀有“盼望救世主”心态的民族。

  ——张贤亮


前言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乃至中国整部20世纪史上,其规模及深远的社会影响,我认为大大超过“五四运动”。那不是启蒙式的、由少数文化精英举着“赛先生德先生”大旗掀起的思潮,而是一种迸发式的,是普遍受到长期压抑后的普遍喷薄而出,不仅松动了思想上的锁链,手脚上的镣铐也被打破,整个社会突然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张力。从高层和精英人士直到普通老百姓,中国人几乎人人有话说。更重要的是那不止于思想上的解放,一切都是从人的解放开始。没有人的解放,便没有思想的解放。所以,人们才将那个时期称之为“第二次解放”,并且我以为那才是真正的“解放”。


书籍介绍

本书是作家张贤亮的散文集,收录了他近年来的30篇散文。具有多重身份的张贤亮,以朴实无华而又颇堪玩味的文字,通过“文人参政”、“文人经商”、“文人观点”,讲述了自己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作为企业家、作为知识分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深刻感想,切中肯綮,发人深省。同时,走过苦难岁月的他还回顾了自己在“文革”中的经历——《今日再说》《美丽》,抒发了其对生命和现实的感悟,发自肺腑,引人共鸣。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可以购买(641+)
  • mobi(258+)
  • 小说多(272+)
  • 品质不错(633+)
  • azw3(481+)
  • 目录完整(57+)
  • pdf(269+)
  • 字体合适(421+)
  • 无颠倒(416+)

下载评价

  • 网友 谭***然: ( 2024-12-31 22:10:51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汪***豪: ( 2024-12-23 14:01:30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焦***山: ( 2025-01-09 02:30:49 )

    不错。。。。。

  • 网友 敖***菡: ( 2025-01-03 07:36:11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薛***玉: ( 2024-12-22 07:36:19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宫***玉: ( 2025-01-20 00:07:29 )

    我说完了。

  • 网友 潘***丽: ( 2025-01-17 23:24:21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孔***旋: ( 2025-01-06 20:05:58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芮***枫: ( 2024-12-23 12:35:42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龚***湄: ( 2025-01-02 07:24:31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訾***晴: ( 2024-12-29 22:21:47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通***蕊: ( 2024-12-30 12:27:29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屠***好: ( 2025-01-04 13:28:53 )

    还行吧。

  • 网友 宓***莉: ( 2024-12-30 18:27:53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郗***兰: ( 2025-01-07 05:09:3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谢***灵: ( 2025-01-19 11:21:30 )

    推荐,啥格式都有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