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个性的人 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现代文学拓荒者罗伯特穆齐尔 剖析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精神困境 (奥)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 著;张荣昌 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没有个性的人 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现代文学拓荒者罗伯特穆齐尔 剖析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精神困境 (奥)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 著;张荣昌 译精美图片

没有个性的人 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现代文学拓荒者罗伯特穆齐尔 剖析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精神困境 (奥)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 著;张荣昌 译电子书下载地址

》没有个性的人 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现代文学拓荒者罗伯特穆齐尔 剖析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精神困境 (奥)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 著;张荣昌 译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没有个性的人 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现代文学拓荒者罗伯特穆齐尔 剖析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精神困境 (奥)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 著;张荣昌 译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276681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4
  • 页数:975
  • 价格:70.0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6:15:53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没有个性的人》是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一部“精神长篇小说”,在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说的背景是1914年前的奥匈帝国。维也纳,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而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1918年正好将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这将一个滑稽荒唐的炸弹放进小说的基底)。

小说的主人公——平行行动委员会秘书乌尔里希——在故事开始时32岁,他认识到,对自己来说,可能性比中庸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的经历的世界。”他看到自己被迫面对时代的种种问题,面对理性和心灵、科学信仰和文化悲观主义之间的种种矛盾。另外,小说还塑造了主人公在平行行动的活动圈里接触到的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如行动负责人狄奥蒂玛、金融巨头和“大作家”阿恩海姆、年轻时代的朋友瓦尔特和克拉丽瑟、神经错乱的杀人犯莫斯布鲁格尔、同他一起经历乱伦之爱的胞妹阿加特,等等。


书籍目录:

卷一

第一部一种序言

一显然没有任何结果

二没有个性的人的房屋和寓所

三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也有一个有个性的父亲

四如果有现实感,那就一定也有虚拟感

五乌尔里希

六莱奥娜或一次远景移动

七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乌尔里希搞上了一个新相好

八卡卡尼

九变成一个有名人物的三次尝试中的第一次

一〇第二次尝试。没有个性的人的一种道德的征兆

一一最重要的尝试

一二一位女士在一次关于体育运动和神秘教义的谈话之后乌尔里希便赢得了她的爱情

一三一匹天才的赛马加深了要成为一个没有个性的人的认识

一四青年时代的朋友

一五精神崩溃

一六一种神秘的时代病

一七一个没有个性的人对一个有个性的人的影响

一八莫斯布鲁格尔

一九书信劝诫和获得个性的机会;两种登基的竞争

第二部如出一辙

二〇接触现实;尽管没有个性乌尔里希却精力充沛而热情洋溢

二一莱恩斯多夫伯爵真正发明平行行动

二二平行行动以一位有影响的、具有难以形容的优美才智的女士的形态准备吞下乌尔里希

二三一个大人物的初次干预

二四产业和教育;狄奥蒂玛和莱恩斯多夫伯爵的友谊以及使有名客人与心灵统一的职务

二五一个已婚女人的烦恼

二六心灵和经济的联合。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想品味古老奥地利文化的巴罗克艺术风格魔力,从而给平行行动生出了一个思想

二七一个伟大的思想的本质和内容

二八每一个对研究思维没有特殊看法的人都可以略过的一章

二九一种正常的意识状态的说明和中止

三〇乌尔里希听见声音

三一你认为谁对

三二一位少校夫人的被忘却的、极重要的故事

三三与博娜黛婀决裂

三四一束热光和变冷了的墙壁

三五莱奥·菲舍尔经理和不充分理由原则

三六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则,平行行动在人们还不知道它是什么之前就明确存在

三七一位政论家编造出“奥地利年”从而给莱恩斯多夫伯爵大添麻烦;伯爵阁下渴盼见到乌尔里希

三八克拉丽瑟和她的恶魔

三九一个没有个性的人由没有人的个性组成

四〇一个有种种个性的人,但他觉得它们无关紧要;一位精神王侯被逮捕,平行行动获得自己的名誉秘书

四一拉喜儿和狄奥蒂玛

四二重要会议

四三乌尔里希与这位要人首次会晤;在世界历史上没发生任何不理智的事,但狄奥蒂玛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真正的奥地利是整个世界

四四重要会议的继续和结束;乌尔里希喜欢拉喜儿;拉喜儿喜欢索利曼;平行行动有了一个固定的组织

四五两座山峰的沉默相遇

四六理想和道德是填满被人们称为灵魂的这个大窟窿的优选手段

四七把我们大家分开的,全集于阿恩海姆一身

四八使阿恩海姆出名的三个原因和整体的秘密

四九新、旧外交间开始出现的对立

五〇继续发展。图齐司长决定弄明白阿恩海姆这个人物

五一菲舍尔一家

五二图齐司长发现自己部里工作中的一个缺陷

五三人们把莫斯布鲁格尔送进一座新监狱

五四在与瓦尔特和克拉丽瑟的谈话中乌尔里希表现得反动

五五索利曼和阿恩海姆

五六平行行动各委员会的繁忙工作;克拉丽瑟致函伯爵阁下并建议尼采年

五七情绪高昂。狄奥蒂玛对伟大思想的本质有特殊体会

五八平行行动引起疑虑。但是人类历史上没有人自愿走回头路

五九莫斯布鲁格尔沉思录

六〇漫游逻辑道德王国

六一三篇论文的理想或精密生活的空想

六二凡人,尤其是乌尔里希,也崇尚杂文体空想

六三博娜黛婀有一个幻觉

六四施图姆·封·博尔特韦尔将军拜访狄奥蒂玛

六五阿恩海姆和狄奥蒂玛谈话录

六六乌尔里希和阿恩海姆有点儿不对劲

六七狄奥蒂玛和乌尔里希

六八离题话:人必须与自己的身体协调一致吗

六九狄奥蒂玛和乌尔里希。续/

七〇克拉丽瑟访问乌尔里希,为了给他讲一个故事

七一庆祝陛下在位七十年起草主导决议委员会开始开会

七二科学的暗自窃喜或对恶的初次详细描述

七三莱奥·菲舍尔的女儿格达

七四公元前四世纪对一七九七年;乌尔里希再次收到一封父亲的来信

七五施图姆·封·博尔特韦尔将军认为访问狄奥蒂玛是公务活动之余的一种美好消遣

七六莱恩斯多夫伯爵表现出矜持的样子

七七阿恩海姆作为记者们的朋友

七八狄奥蒂玛变形记

七九索利曼恋爱

八〇人们结识突然出席群英会的施图姆将军

八一莱恩斯多夫伯爵对现实政治发表意见。乌尔里希建立协会

八二克拉丽瑟要求一个乌尔里希年

八三如出一辙或者为什么人们不编造历史

八四断言:寻常的生活也具有乌托邦的性质

八五施图姆将军努力整顿平民理智

八六王者商人和心灵商业的利益融合也是:所有通往精神之路都从心灵出发,但没有回头路

八七莫斯布鲁格尔跳舞

八八与重大事物的联系

八九人们必须跟上自己的时代

九〇废黜理念至上

九一精神之卖空买空投机

九二富人处世准则面面观

九三用体育的方式也难以对付平民理智

九四狄奥蒂玛静夜思

九五大作家,后视图

九六大作家,前视图

九七克拉丽瑟的深奥莫测的力量和任务

九八毁于一个语言错误的国家

九九关于半聪明和它那富有成果的另一半;关于两个时代的相似性;关于雅妮姨的可爱性格以及被人们称为新时代的胡作非为

一〇〇施图姆将军钻进国家图书馆并收集积累有关图书馆员、图书馆勤杂工和精神秩序的经验

一〇一敌对的亲戚

一〇二菲舍尔家的斗争和爱情

一〇三诱惑

一〇四拉喜儿和索利曼狭路相逢

一〇五高贵的恋人日子难过

一〇六新派人信上帝还是信世界公司总裁;阿恩海姆的犹豫观望

一〇七莱恩斯多夫伯爵取得一个意想不到的政治上的成就

一〇八没有得到拯救的民族和施图姆将军对“拯救”一词的思考

一〇九博娜黛婀,卡卡尼;幸福和平衡的体系

一一〇莫斯布鲁格尔的解析和保存

一一一对于法学家来说没有半疯的人

一一二阿恩海姆将他父亲萨穆埃尔置于众神之中并决定使乌尔里希就范;索利曼想进一步了解父王的情况

一一三乌尔里希用上层理性和低层理性之间的边缘学科的混合语言与汉斯·塞普和格达谈话

一一四关系尖锐起来。阿恩海姆宠幸施图姆将军。狄奥蒂玛准备走进无限。乌尔里希幻想像书本中那样生活的可能性

一一五你的乳头像一片罂粟叶

一一六两棵生命之树以及一个准确性和心灵总秘书处的要求

一一七拉喜儿倒霉的日子

一一八那就杀死他

一一九反坑道和勾引

一二〇平行行动引起骚动

一二一交谈

一二二回家路上

一二三倒转

卷二

第三部进入千年王国(罪犯们)

一被忘却的胞妹

二信任

三丧家之晨

四从前我有一个伙伴

五他们干不公正的事

六老先生终于入土

七收到克拉丽瑟一封来信

八两个人的家庭

九阿加特,当她不能和乌尔里希谈话时

一〇游览瑞典堡垒的延续进程;下一步的道德

一一神圣的谈话。开始

一二神圣的谈话。变化多端地继续进行

一三乌尔里希返回并从将军那儿获知一切他耽误了的事

一四瓦尔特和克拉丽瑟家的新鲜事。一场戏和它的观众们

一五遗嘱

一六重逢狄奥蒂玛的外交官丈夫

一七狄奥蒂玛换了读物

一八一位道德家写一封信时的难处

一九挺进莫斯布鲁格尔

二〇莱恩斯多夫伯爵怀疑产业和教育

二一把你拥有的一切破烂扔进火里

二二从科尼阿托夫斯基的丹尼尔表示定理批判到原罪。从原罪到妹妹的情感之谜

二三博娜黛婀或故态复萌

二四阿加特真的来了

二五连体双胞胎

二六菜园子里的春天

二七阿加特即刻被施图姆将军引进社交界

二八过分开心

二九哈高厄尔教授拿起笔

三〇乌尔里希和阿加特事后寻找一个理由

三一阿加特想自杀并结识了一个男人

三二将军带领乌尔里希和克拉丽瑟参观精神病院

三三疯子们欢迎克拉丽瑟

三四一个重大事件正在酝酿。莱恩斯多夫伯爵和因河

三五一个重大事件正在酝酿。内阁参议梅瑟里彻尔

三六一个重大事件正在酝酿。人们遇到熟人

三七一个比喻

三八一个重大事件正在酝酿。但是人们没有察觉

译者后记


作者介绍:

罗伯特·穆齐尔(Robert Musil,1880-1942),奥地利作家、德语文学大师,与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并列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

1880年11月6日,罗伯特·穆齐尔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克拉根福特市。1903年,穆齐尔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心理学,辅修数学和物理学,同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于1906年出版长篇小说《学生托乐思的迷惘》。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他放弃在大学任教,选择了作家职业,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协会》、《三个女人》以及剧本《醉心的人们》等。1930年出版《没有个性的人》第一卷,1933年又出版了第二卷。

希特勒上台后,穆齐尔开始流亡生涯,于1942年4月15日在日内瓦病逝。1999年,他未完成的鸿篇巨著《没有个性的人》经票选名列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首位。

张荣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1938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近四十年来主要从事德语文学翻译,主要译著有《变形记》、《在流放地》、《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乌尔里希可以宣称在自己的学科里做了不少的事,这可不是一件不重要的事。他的工作也使他得到了人们的承认。要得到赞赏,这就未免是要求过分了,因为即使在真理的王国里人们也只会对有权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获得在大学里授课资格和教授职位的上了年纪的学者大加赞赏。准确地说,他依然是个被人称为有前途的人的那种人,而在有才智的人的共和政体里人们称那些拥护共和政体者为有前途的人,这是那些自以为人们可以将自己的全部力量奉献给事业的人,他们并不是把自己的大部分力量用在外部的进步上;他们忘记了,个人的成绩是微小的,而社会的进步却是大家的愿望,他们疏忽奋斗的社会责任,作为追求名利的人他们必须一开始就有这种责任感,好在成功的年代里能成为一种支撑和依傍,别人也好借此而努力追求事业上的发展。

    

有一天,乌尔里希也不愿意再当一个有前途的人了。人们开始谈论足球场或拳击比赛场上的天才们的时代在当时便已经开始了,但是在报纸的报导中,至少要报导十个天才的发明家、男高音歌唱家或作家,才会报导一个天才的中锋或网球运动大战术家。新精神感到自己还不接近稳当。但是恰恰在这时候乌尔里希在什么刊物上像嗅到一股提前吹来的夏熟气息那样突然读到“天才的赛马”这个词组。它出现在一篇关于一场引起轰动的赛马比赛的报导中,而文章作者也许根本没意识到从他笔端流露出来、透着集体精神的思想的重要意义。但乌尔里希却一下子领悟到,他的整个儿的事业发展过程与这匹天才赛马有着无法摆脱的联系。因为马向来就是骑兵的神圣动物,而乌尔里希在年轻当兵时则几乎没听说过别的,只听说过马和女人。他逃脱这匹马,为了成为一个有名的人,可就在他付出了变化多端的辛劳如今也许本可以感到已接近努力攀爬的很好的时候,这马却抢在他之前采取了行动,从那儿在招呼他了。

    

这肯定在时间上有其合理性,因为曾几何时,人们还把一种值得钦佩的男性精神想象成为这样一种气质:这种气质的勇气是道义上的勇气,它的力量是一种信念的力量,它的坚定是心灵和德行的坚定;它曾认为敏捷是某种带男孩性格的东西,虚招是某种不合法的东西,灵活和活力是某种与尊严相抵触的东西。最后,这种气质当然不再是活生生的,而是只在高级文理中学的教师身上和各种书面意见中出现,它变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怪影,而生活则必须为自己寻觅一个新的男性的形象。待到它向四周察看,却发现一个有创造才能的人在做一种逻辑计算时所应用的动作和计谋确实和一具经过严格训练的身体的战斗动作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有一种一般的心灵的战斗力,不管它惯于猜到的是一项任务的还是一个实体敌人的易受攻击的一面,都会因困难和难以想象而变得冷酷和聪明。倘若人们对一位杰出人物和一位全国拳击冠军进行心理分析,那么,事实上他们的机智、勇气、准确和推理以及在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的领域里的反应速度多半都是同样的,甚至在构成他们特殊成就的德行和能力方面,他们很可能和一匹有名的障碍赛马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人们绝不可以低估跳越一个矮树篱时有多少个重要的个性在起作用。可是除此之外,一匹马和一位拳击冠军还有一个一位杰出人物所没有的优势,这就是他们的成就和重要意义可以无可指摘地被测量出来,他们之中的很优秀者也确实会被认为是很优秀者,就这样,如今已经按功应得地轮到体育运动和求是精神来取代关于天才和大人物的陈旧观念。

    

就乌尔里希而言,人们甚至不得不说,在这件事情上他比自己的时代超前了几年。因为就在人们多破了一次纪录、超出纪录一厘米或一公斤的时候,他恰恰是以这同样的方式搞了科学。他的思想将会被证明是敏锐和强有力的,它已经做了强有力的人的工作了嘛。这种对精神力量的兴趣是一种期望,一种军事上的游戏,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的专横的要求。他觉得捉摸不定,不知道自己可以凭借这股力量完成些什么;人们可以用它做一切事,也可以什么事也不做,可以成为一个救世主或一个罪犯。一般来说,人的精神状态也大致都具有这样的性质,由于存在着这种精神状态,机器和发明的世界才会不断得到新的补给。乌尔里希曾把科学看作是一种准备、一种锻炼和一种训练。如果事实证明这种思想太枯燥、苛刻、狭隘和没有远见,那么,人们还就得这样接受它,宛如接受身体强壮、意志力坚强的人脸上的那种匮乏和紧张的表情。他持续好几年一直喜爱精神匮乏。他憎恨不能按尼采的话变成“为真理而忍受心灵饥渴”的人;憎恨倒打一耙的人、气馁的人、软弱的人,这些人用关于灵魂的胡言乱语来安慰自己的灵魂,并且用宗教的、哲学的和虚构的情感,用这种像在牛奶里浸软的小面包那样的情感,喂养自己的灵魂,因为据说理智给它吃石头而不是面包。他的意思是,人们在这个世纪里对一切人性的东西都处在一种探索的阶段,自豪感要求他们用一句“还没有”来挡住一切无益的问题并过一种带有过渡性原则的生活,但却意识到一个后来人将会达到的目标。实际情况是,科学已经阐明了一种严酷、冷静的精神力量的概念,这概念使人类旧的形而上学的道德观念变得干脆不可忍受,虽然它只能用这样的希望来取代它们:希望有朝一日,一个精神占领者人种将会降临到心灵的丰饶山谷。

    

P38-40



原文赏析:

他能够盯着一个女人的眼睛看;

他能够每时每刻对一切作深入思考;

他能够打击。

他有才华,有毅力,

没有偏见,

有勇气,有耐心,

大胆无畏、深谋远虑,

这些个性他可能全部都有。

这些个性已经把他变成了他现在的样子,

这些个性规定了他的道路,

可是这些个性却与他无关。

他发怒时,就是他心里的某种东西在笑。

他悲伤时,就是他在准备着什么。

他受到感动时,就是他在拒绝什么。

有一天,

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


有一回他们行车越过田野,汽车从风光旖旎的山谷旁边驶过,覆盖着郁郁葱葱松林的山坡从山谷之间向路边突显过来,狄奥蒂玛触景生情吟出了“美丽的森林啊,是谁把你培育,在那高耸的群山”这几行诗;这几句她当然是当作诗来引用的。但是乌尔里希回答说:“是下奥地利土地银行。这个您不知道吗,表妹,这里的全部森林都属于土地银行所有?您想赞美的那位师傅是受雇于土地银行的一位林场主任。这里的自然景致是森林工业的一个有计划的产品,一座排成行的纤维素制品仓库,这也是不难看得出来的。”

他频频作出这样性质的回答。如果她谈美,他便谈一层皮下脂肪组织。如果她谈爱情,他便谈显示出生率自动升降的年度曲线。如果她谈艺术中的伟大人物形象,他便谈把这些人物互相连接起来的那一连串借用语。反正情况总是这样,狄奥蒂玛一讲起话来,仿佛上帝在第七天把人当作珍珠放进世界贝壳里了似的,他马上便提醒说,人是一个小地球仪最外面那层外壳上的一小堆小点。


人们不妨记住,在恶劣的时代里那些糟糕已极的房屋和诗歌都是按照和在最好的时代里完全相同的美好原则制造出来的;所有参与破坏以前美好时期的成果的人都觉得是在改善这些成果;一个这样的时代的无血色的年轻人像所有别的时代的年轻人一样都对自己的青春朝气感到十分自负。


“内心的荒芜,由个别的锐利和整体的冷漠组成的巨大混合物,在一个由细节组成的荒漠里的人的极大孤独感,他的无与伦比的不安、恶意、心灰意冷、金钱欲、冷酷和残暴,这些都标明着我们时代的特征,它们完完全全都是心灵的一种逻辑敏锐的思维所造成的苦果。”

这个时代里的每个人都是不安的。证据表明爱和美德的确存在,但不安感还是使我们恶意揣度他人以不至于受伤害。心灵太敏锐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关闭心灵。


△如果有现实感,那就一定也有虚拟感。

△人对自己同类的深切依傍就存在于对其同类拒斥之中。

△不断流贯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流动和心跳停止了一个瞬间。

△一层清漆已经脱落,一种感应作用已经清除,一系列习惯、期望、紧张中断了感觉和世界之间的一种流动的、秘密的平衡就扰乱了一秒钟之久。

△这是一种秋天里的春天,秋天里的一个不合时宜的春日,是城市用魔法变出来的。

△因为如果随着时间推移寻常的和不带个人特色的主意完全自动得到加强、不寻常的主意渐渐消失,以致几乎每一个人都以一种机械的联系所有的那种可靠性变得越来越平庸的话,那么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尽管我们前面有着千百种可能性普通人还是普通人。

△在一个交融着各种力量的团体里,每一条道路都通向一个好的目标。

△目标是定得短暂的;但生命也是短促的,这样人们就可以向生命索取所能取得的最高价值。

△对于幸福来说,重要的不是人们想得到什么而是人们取到它。

△在青年时代作为人们在做一切事时的一种清楚的无把握的感觉,虽然这件事做得对。在老年时代便作为惊讶的感觉,人们做了本来计划要做的事中多么少的一部分啊。

△这种欲望像一滴灼热的铅爆裂到无数能最痛苦地伤人的尖角和尖齿上,是不可避免的。

△认为研究者追求真理,这是完全不对的,是真理追求研究者。他忍受它。真实的东西是真实的,事实是实际存在的,这不关他的事:他仅仅是有这种爱好,热衷于真实,这勾勒出他的性格,他的论断会不会成为一种完整的、有人性的、完美的东西或者压根别的什么东西,这与他丝毫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充满矛盾、一个受苦而又及其精力充沛的人。

△在人们该不该使其余的群体适应内部功率的最强的群体的问题上,换句话说在人们能不能对正在和已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找到目的和意义这个问题上,乌尔里希一生一直是相当孤单的。

△土地可以解决一切复杂的问题,一如它可以净化水。

△它化...


从根本上来说,人到中年很少再会知道,他们究竟是怎样得到自我,得到他们的娱乐、他们的世界观、他们的妻子、他们的性格、职业和他们的成功的,但是他们有一种感觉,觉得如今再也不会有许多变动了。甚至可以断言说,他们受骗了,因为人们在哪儿也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一切恰恰如同已经来临的那样来临了;本来也可能会产生另外一种结果的事件至少是由他们自己引发出来的呀,通常它们均取决于种种情况,取决于完全不同的人的心情、他们的生、他们的死,并且简直仅仅是在适当的时刻向他们急速奔来。所以,在青年时代,生活还像一个不会枯竭的早晨那样展现在他们面前,向四面八方,充满机会和虚无,而在中午就已经突然出现了某种东西,它可以要求成为他们的生活,这从整体来看是如此令人惊讶,就仿佛一天这里突然出现一个人,人们和这个人通了二十年的信,却没见过他,因而完全把他想象成另外一个样子了。但是更加奇特得多的则是,大多数人并没察觉到这一点;他们收留了这个来到他们这儿、已经和他们打成一片的人,现在他们觉得他的经历体现了他们的个性,他的命运是他们的功绩或不幸。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与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现代文学拓荒者罗伯特穆齐尔

二十世纪*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

剖析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精神困境,

一个,

个性消失的世界×经历空白的世界×物质反射的世界

他能够盯着着一个女人的眼睛看;

他能够每时每刻对一切作深入思考;

他能够打击。

他有才华,有毅力,

没有偏见,

有勇气,有耐心,

大胆无畏、深谋远虑……

这些个性他可能全部都有。

这些个性已经把他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些个性规定了他的道路,

可是这些个性却与他无关。

他发怒时,就是他心里的某种东西在笑。

他悲伤时,就是他在准备着什么。

他受到感动时,就是他在拒绝什么。

有一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

在当代德语作品中,我从未如此有把握确信后世的判断。《没有个性的人》毫无疑义是*伟大的……这本书的生命将会超出这几十年,并会在未来获得崇高的荣誉。

——托马斯曼

尼采使哲学与小说接近,穆齐尔使小说与哲学接近。这一接近不是说穆齐尔比别的小说家少些小说家的什么……穆齐尔的被思考的小说同样完成了对主题的靠前的开阔:从此,任何可以被思想的都不被小说的艺术所排斥。

——米兰昆德拉

《没有个性的人》这部奇特、细腻而深合时代的作品,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奥地利国界,正如赫胥黎的小说超出了英国一样,在精神层面上,不仅仅精微细致地体现了奥地利,而且大大超出了奥地利本身,这部作品的创作是越过奥地利,通达欧洲的一个伟大尝试。

——赫尔曼黑塞


书籍介绍

也许我们有理由害怕:如果不把自己的个性塞进某个公共认可的口袋里,那我们的个性就会像粉末一样四散而开。

——罗伯特•穆齐尔

《没有个性的人》是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一部“精神长篇小说”,在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九九九年,应德国贝塔斯曼文学家出版社和慕尼黑文学之家的要求,有作家、评论家和德语语言文学专家各三十三名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了一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长篇小说名单,位居榜首的就是《没有个性的人》。

小说的背景是1914年前的奥匈帝国。在维也纳,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1918年正好将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这将一个滑稽荒唐的炸弹放进小说的基底)。

小说的主人公——平行行动委员会秘书乌尔里希——在故事开始时32岁,他认识到,对自己来说,可能性比中庸的、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的经历的世界;他看到自己被迫面对时代的种种问题,面对理性和心灵、科学信仰和文化悲观主义之间的种种矛盾。另外,小说还描绘了主人公在平行行动的活动圈里接触到的行动负责人狄奥蒂玛、金融巨头和“大作家”阿恩海姆、年轻时代的朋友瓦尔特和克拉丽瑟、神经错乱的杀人犯莫斯布鲁格尔、同他一起经历乱伦的爱的胞妹阿加特等等。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可以购买(494+)
  • 全格式(356+)
  • pdf(385+)
  • 无广告(498+)
  • 简单(334+)
  • 体验满分(183+)
  • 图文清晰(206+)

下载评价

  • 网友 谭***然: ( 2025-01-15 19:43:25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寿***芳: ( 2025-01-19 20:32:53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潘***丽: ( 2025-01-03 00:58:33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居***南: ( 2025-01-17 23:55:04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曾***文: ( 2024-12-22 06:56:47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后***之: ( 2024-12-31 00:25:40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陈***秋: ( 2025-01-19 12:32:10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国***舒: ( 2024-12-22 23:24:57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濮***彤: ( 2025-01-06 08:35:0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宫***凡: ( 2025-01-19 15:20:45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晏***媛: ( 2025-01-02 11:49:07 )

    够人性化!

  • 网友 康***溪: ( 2025-01-16 07:37:47 )

    强烈推荐!!!

  • 网友 通***蕊: ( 2024-12-23 20:17:24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薛***玉: ( 2025-01-14 12:31:43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訾***雰: ( 2025-01-09 06:30:27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冯***卉: ( 2025-01-08 01:50:00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