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斋 -五十岁,我辞职了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6:17:00

五十岁,我辞职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五十岁,我辞职了精美图片
》五十岁,我辞职了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五十岁,我辞职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278435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0
  • 页数:189
  • 价格:48.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6:17:00

寄语:

★ 日本家喻户晓的爆炸头姐姐、原《朝日新闻》编辑委员稻垣惠美子引发热烈反响之作 ★ 单身,告别大公司,没孩子——五十岁的我,现在充满希望 ★ 我的目标是建立“没钱也能快乐”的生活方式


内容简介:

我,五十岁,无夫,无子,无业。

一点也不年轻了,每天都感受到“衰老”这件事,

即使如此,我还是决定离开工作了二十八年的公司,

离开庞大的组织,放弃高薪、社会地位和退休金,

重新以一个人的身份,

思考所谓的“生活”是什么?“在公司工作”又是什么?

而这一切,就从我突发奇想地烫了一个非洲爆炸头始——

于是,我真的辞职了。那么,结果如何呢?为了请读者朋友们继续往下读,在此我只说一句话,那就是“出乎意料,我能行(难道不是吗)”。

《五十岁,我辞职了》描述了作者稻垣惠美子将五十岁作为人生转折点,辞职后开始新的人生旅程的前后经过,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生活在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稻垣惠美子从没有怀疑过“好学校”“好工作”“好生活”的黄金方程式,她大学毕业后便进入朝日新闻社工作,拥有稳定的收入、工作以及随之而来的丰厚的退休金,但她在四十岁的时候突然萌生了“五十岁的时候就辞职”的想法。

萌生这一想法后,她开始重新思考“金钱”“工作”与人生的关系,*终在五十岁的时候,稻垣女士在周围人不解的目光中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脱离公司体制之后,稻垣女士得以以一个自由人的眼光重新看待生活与工作,开始尝试每月只花200日元电费的节电生活,反思“公司型社会”的日本对个体带来的限制、“黑心员工所建立的日本”等她以前没有注意到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实。

因为辞职,站在公司、甚至是国家机构的对立面,稻垣女士看到了以前根本不会注意到的事情。“公司型社会”的日本、泡沫经济后日本公司的挣扎、趋于欺诈化的消费经济、老年人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种种不便、存在不需要金钱也能快乐的生活方式吗……每一点都引发了她的思考。

本书加上前言、后记共有八个章节,循序渐进地讲述了自己从生出辞职的念头到辞职后的日常生活,稻垣惠美子的写作励志又充满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又深省。


书籍目录:

推荐序(毛丹青)

烫成非洲爆炸头与辞职有关吗

序言  从公司辞职这件事

其一  开始于一次平常的发言

其二  “被流放”带来的财富

其三  “完全化为灰烬”后毕业

其四  日本原来是“公司型社会”

其五  黑心员工所建立的日本

其六  现在的我

尾声  关于无业与走红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稻垣惠美子 

いながき えみこ(1965— )

稻垣惠美子,1965年出生于爱知县。一桥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后进入朝日新闻社工作。历任大阪总社社会部、《周刊朝日》编辑部的社论委员及编辑委员等,2016年1月辞职。在朝日新闻社与桥下彻的对立冲突中,作为大阪总社社会部编辑部主任担任总指挥,把事情的原委投稿到月刊Journalism上,使得该杂志受到广泛关注。此外,在朝日新闻社发生两大丑闻之后,立志要重新建立朝日的品牌,连续撰写了专栏文章。该专栏人气异常火爆,她接连参加各个电视节目。电视画面上播放出的非洲爆炸头形象与其职务之间的巨大差异在网上引起很大反响。著作有:《想知道死亡的方式》(PARCO出版,1995年)、《开始于地震那天早晨》(朝日新闻社,1999年)、《非洲爆炸头记者作为记者所写的东西,正因为离职才能写的东西》(朝日新闻出版,2016年)、《寂寞的生活》(东洋经济新报社,2017年)、《不再需要食谱,拯救人生的强大的餐桌》(Magazine House,2017年)、《不要食谱!爆炸头惠美子的四季餐桌》(Magazine House,2018年)、《人生处处有出路》(东洋经济新报社,2018年)。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一旦做了公司职员,很容易动辄就因为拼命工作拼命赚钱就是人生的“华彩”,是最辉煌的时候。可是,人的一生原本就没有表与里,也没有正式与附加。


总之,当前到处都是人手严重不够的情况。招聘广告贴得满大街都是,而且大多数情况是一直贴在那里。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一个再怎么笨拙、没有经验的中年妇女,只要不对工作挑三拣四,一旦需要,不会发愁找不到打工机会。只要抱着不怕丢人从头学起的想法,应该会慢慢掌握工作技巧。关键不是能力,而是是否有本事扔掉不可思议的自尊。


在这个互助系统中,所有人都朝不会变得幸福的终点一个劲地奔跑着。让人绝望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谁很坏,也不是哪里有坏人或者敌人。制造出黑心化日本的,是每个人那点不是罪过的欲望,是想在这种痛苦的状况下想办法活下去的努力。仿佛就是一个陷阱,越挣扎越被吞噬。


人总是很自然地寻找能够通行的伙伴。

只不过,如果局限在一个集体中,这个传感器会变得迟钝,电波也会变弱。


人生就是一瞬间一瞬间的积累。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的帮助,只要瞬间能联系到一起,又夫复何求呢?

人总是很自然地寻找能够同行的伙伴。只不过,如果局限在一个集体中,这个传感器会变得迟钝,电波也会变弱。


其实我连问的勇气也没有。

因为,就算是别人罗列出来“你这儿不行”、“那儿不可以”,我也不可能会认同。我当然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可是,我最想知道的不是这个。

那时,支配我内心的是一种被害者意识,即:“或许……我被歧视了?”

我在公司里是属于绝对少数派的女记者。当然,我们公司在制度上没有性别歧视。所以,无论人事如何变动,都不是“歧视”,而是根据“能力”。

也就是说,我能力不足,所以“被踢出局”的。可是,可是,真的是如此吗?或许我不敢说自己比别人优秀,但是说我是平均分以下不是太过分了吗?而这一点也无法向任何人确认。因为公开形式上是不存在任何歧视的。

没有答案的问题实在是太恐怖了。

如何才能从这个左右为难的困境中脱离出来呢?当我想考这一点时,心底不禁打了个寒战。

我所能做的只有承认“自己能力不足”,并且更加更加努力,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不,不是我不想努力,是我努力努力再努力,而结果是再次“被踢出局”,如無环往复的话,我的精神到底能够撑到何时呢?

没有回报的战斗,无论如何消除不掉的疑虑一“被歧视了吧”,以及号称“没有歧视”的公司。

如果不把这个称为“死亡三角”,又能称为什么呢?我好像陷入了一个无比糟糕的怪圈。难道公司职员必须要忍受如此残酷的考验吗?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五十岁,我辞职了》(以及同时引进的《我是主播》《音的记忆》)着眼于日本女性,是三位职场女性对自己几十年的职业经历的反思与整理之作,东亚三国因共同处于儒家文化圈下,其社会现状、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地位等有较高的相似度,国内读者也更容易感到共鸣。以“女子力”为切入点,关注日本女性的事业、职场与人生,本书与当下“乘风破浪的姐姐”“30 女性”等热点话题有很高的契合度。

2. 《五十岁,我辞职了》的作者稻垣惠美子在辞掉朝日新闻社的工作之后,对“无业无夫无子的生活方式”“日本是公司型社会”“国家与公司体制下的个人生活消失化”“趋于欺诈化的商业”“老年人在信息化时代寸步难行”等一系列日本社会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思考,风趣幽默,这些问题在国内同样具有较高的关注度。

3.快节奏的发展、大城市的工作与生活压力日渐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社畜”“996”等词一应而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实践“gap year”,开始思考金钱、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稻垣惠美子的写作励志又充满幽默,且着眼于个体体验,比如她写到辞职后为了节省开支所做出的的一系列举动,包括自己买菜烹饪、开展节电实验、挖掘自身可以赚钱的能力等等,加上她本人无业、无夫、无子的身份,很有话题性。

4. 2019年黑木华主演的夏季大火的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剧里女主是十分少见的爆炸头形象,巧合的是,本书作者稻垣惠美子准备辞职时便烫了非洲爆炸头,随后在日本走红,本书也成为日本亚马逊上的超级畅销书;稻垣女士在《五十岁,我辞职了》中所记录的辞职后的生活片段与《风平浪静的闲暇》中女主辞职后为节省电费抛弃空调、捡来风扇变废为宝、从市区的大房子搬进郊区的小房子、为节省开支自己做饭等场景不谋而合,轻松幽默又富有生活气息,容易启发读者对现代公司文化下个人生活方式的思考。


书摘插图

公司职员生活与五十岁

仔细想来,这段时间我还说了一句值得纪念的话。

那是与高松的一位好朋友聊天的时候。

报社这种单位调动工作非常频繁,就我被任命为总局编辑部主任这种情况,一般是两年左右就要调动到下一个地方。一次,我们非常偶然地谈到这个话题,她说:“哎?太过分了吧?那也太孤单了吧。你干脆辞掉工作住在高松好了。”当然,我想她肯定不是发自内心地给我提这个建议,而是以这种形式贴心地表达我们关系的亲密而已。

因此,本来我应该也是就那么听听而已,笑着说“那我可做不到”,或者开个玩笑,说“是啊,我要不就在这里生活吧”。

然而,那时,她的话在我的脑海中奇妙地产生了反应。

辞掉工作?

这种事情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好不容易在一个稳定的公司工作,并在其中付出了相应的努力,即便被划过或大或小的一些叉号,但是总算干到了现在。这是今后也一直在公司工作下去的理所当然的前提。正因为如此,即使有烦恼与痛苦,也从来没有推翻餐桌,说什么“够了,再也受不了了”之类的话,而是不断激励自己,“如果不在这里坚持下去的话,以后怎么办呢?”

可是,难道??辞职?在职业生涯的中途?

这时,我感觉一个想法虽然轻微却实实在在在心中闪了一下,“这个??或许??真可能??”。因为,我发现自己是这么回答的:

“不,五十岁之前不能辞职。五十岁以后再考虑。”

哎呀,语言这种东西真是可怕。瞬间,此前从未考虑过的事情突然一下子就跳了出来。

可是,事后回过头来看,所有的语言背后都积聚了相应的理由。

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回头看来,我想,无论如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是与自己在当地发现了“即使没有钱也可以过得幸福的方法”有关。说得露骨一点,把公司与公司职员黏合在一起的重要的东西是“工资”。很多情况下,公司员工的志向是过上与工资相符的生活。所以,无论工资多寡,如果辞职的话,以前的生活就继续不下去了。因此,辞职也就非常困难。

但是,我在高松渐渐远离了“拿多少工资花多少”的生活。这绝非是为了将来而忍耐,而是因为,我认为那样我很快乐,不,与其说如此,不如说那样我更快乐。其结果非常出乎意料,“拿的钱”与“花的钱”被分开了。这么一来,加上自己又是自由自在一个人,搞得好的话,什么时候从公司辞职不就可以是一个选择项了吗?我现在觉得,当时那一瞬间自己就是这么想的。

那么,为何突然提出五十岁这个数字呢?我至今还未弄明白。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想到的。

我想,这是由于,过去我采访宗教学者山折哲雄老师的时候,得知“古代印度人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思考”,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四个阶段是:“梵行期”、“家住期”、“林栖期”、“遁世期”。

 “梵行期”是进入社会之前的时期。在父母保护下被养育成人,在学校学习,为以后独立做准备。

接着是“家住期”,进入社会工作,个人生活方面,成立家庭,养育子女。

??说到这里,我觉得我们日本人一般也是这种想法。

问题是接下来的两个。

日本的情况一般是参加工作的人一直干到退休才不再工作。然后开始“退休后”的生活。进入长寿社会以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这段时期作为“第二人生”。不过,不管怎么说,一般是按照“梵行期”、“家住期”、“退休后”这三个阶段来理解人生的。

但是,古代印度人把这段时期又分成了两部分。其关键点就是第三个“林栖期”。

 “林栖”,也就是隐居山林。换句话说就是弃家出走。工作与养育子女告一段落后,离开家庭,远离世俗,隐居到一无所有的山林。

不过,虽然远离世俗,但并非彻底离开,会时常回家看望妻子和孩子。顺便提一下,后的“遁世期”,则是完全进入宗教的世界,而“林栖期”则没有达到那种程度。

那种感觉或许就是不绝退路,过所谓“尝试性宗教生活”吧。要说不彻底就是不彻底,要说不负责任就是不负责任。

可是,现在寿命这么长,这种“林栖期”的思维方式不是可以给今后日本人的人生观带来一些启示吗?山折老师如是说。

对于当时还处于三十五岁之前的我来说,虽然认为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但是觉得还离自己非常非常遥远,根本就是别人的事。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逐渐把“林栖期”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考虑了。

在公司里,到了骨干年龄时,身边的同事退休这种事就越来越多。我一看就知道他们有很多痛苦。我想,虽然也有金钱的问题,但是他们失去“为了什么而活下去”这个目标的痛苦比旁观者看到的更甚。这一点回头看一下自己就非常清楚。在组织中,竞争一个接着一个,获胜的话,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地位和报酬。对于几十年来反复玩这种“干得不错的游戏”的人来说,悠然自得的生活一定是出乎意料地没有魅力。

想到这一点,从“公司职员”到“退休后”让人觉得简直就像是粗鲁的换挡。

退休充其量不过是公司用时间划分的物理时期。完全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它岂不是太危险了?虽说是“第二人生”,但是既非附加人生亦非二流人生。一旦做了公司职员,很容易动辄就以为拼命工作拼命赚钱就是人生的“华彩”,是辉煌的时候。可是,人的一生原本就没有表与里,也没有正式与附加。所有一切都是无可取代的自己的人生。

想到这里,岂不是必须要非常认真地对待“第二人生”并且花费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呢?这么一来,所谓“林栖期”或许就是其非常非常重要的“探索期”?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段时期究竟从何时开始好呢?这个疑问在我心底扎下了根。

说到“何时开始”,自然觉得至少是退休前为好。不,当然退休后也可以,不过如果这个时期还是被别人来划分,说着这个那个,天天被杂事所累,无论是准备还是决心都不充分,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迎来这一天。其结果是,不知何时就那么迷迷糊糊地进入了“老年生活”时间。

还有体力问题。要开始做一件新事情必须有相应的精力。当然每个人之间差别很大,就我来说,我感觉六十岁的话有点太晚了。

就这样,毫无缘由地,“五十岁”=“林栖期”这念头不断在我心底盘旋。

这种潜在意识在我和高松那位朋友说话时突然冒了出来,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努力到五十岁。”是的,现在还不能辞职。辞职后能否做好自己,包括生活在内,必须做相应的计划和准备。而且重要的是,我不觉得自己已经把在公司该做的事情全部做完了。我还想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一些,继续向同事或者前辈学习,也还没有报答公司的恩情。

 “五十岁以后考虑。”对,现在还不能辞职,不过,不要以为我要一直在公司待下去。无论是物理上,还是精神上,我都必须探索从公司出来自立并进入“林栖期”的时期。

 “语言魔咒”真的很准。

从这时起,“五十岁辞职”这个选项就在我的脑海里带着现实性,慢慢地开始形成一个轮廓。

 

了解自己

我突然发现,自己从公司辞职刚好满一个月。

十二年前,由于一个小小的机缘决意改变人生轨迹。能够终走到今天,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再次回首过去,自己大学时候非常想进入理想的公司,无论是作文练习也好还是时事问题的学习也罢,当真是拼上老命地努力。终于进入了公司,可谁知道中途就这样离开了。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哎呀,如果那时的我知道现在这样的话会怎么想呢?人生真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我的生存环境一下子发生了巨变。被从“公司住宅”里赶了出来,收入没有了,每天常去的地方没有了,同事也没有了,以前铺天盖地的与公司业务相关的邮件也消失殆尽,简直就是断了触手的章鱼!(笑)。不,这时候怎么能笑呢(笑)。只有存款越来越少(笑)。

??啊,对不起。但是就是忍不住要笑。

哎呀,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可能是因为自己自由了。

虽然不安,虽然孤独,可是自己都能够忍受。

我想表扬一下自己。

当然,这也是托了公司的福。毫无疑问,正是因为被公司反复随意摆布,有时哭有时笑地奋战至今,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从公司辞职以后,对于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终于明白了。

仅凭在公司工作这一点,就可以为自己加很多分。公司的威严与温情的力量委实不可小觑。如果不辞职,便无从知晓这种情况。“啊,我以前竟然连这种事情都是依赖公司的!”经历过一个个打击后,现在的我明白了即使没有公司自己也可以做到以下事情。

① 房子破小也无所谓

工资没有了,自然租房补贴也就没了,所以此前的那种豪华公寓当然也就住不起了,我找了一个便宜的小房子搬了进去。四十五年房龄,三十三平方米。感觉就和刚进入公司工作次开始一个人生活时在高松住的公寓一样。

墙壁上布满污痕,自然也没有自动门锁,而且隔壁的声音令人难以置信地听得清清楚楚(笑)。门是薄薄的单板,房间很小,既没有空间放冰箱和洗衣机,也没有收纳的地方。不过,是五层楼的顶楼,视野和光照都很好,这一点让我满意,所以就租了下来。

总之,因为房间太小,衣服、鞋子、书籍以及其他东西统统都送了人。被公司扫地出门,几乎一无所有地滚了出来。

说实话,人生次体验到不是“上升”而是“下降”的滋味。而且,真的非常担心自己能否受得了。的心理安慰是,搬家费是二万五千日元,被搬家的师傅表扬说:“哇,东西少真好啊。”

不过,我完全挺了过来!一点也不悲惨。不,或者说反倒非常平静坦然。原来我终究就是这种人。再次回想起往事,小时候住的房子更破旧,也过来了,而且那时也有那时的乐趣,非常开心。再说,房子小没东西,非常容易打扫和整理。于是,自我开始一个人生活以来,这是我住过的干净整洁的房子。照这样下去的话,或许我可以掌握一项技能——下次即使更破小的房子也可以过得很开心。想到这一点,我的梦想越来越放大。毕竟,东京的房租负担太厉害了。

② 钱没有那么多也无所谓

与①相关,因为是次过没有固定收入的日子,所以非常不安,再次计算了一下支出预算。竟然发现,用比想象更少的金额就可以满足生活。

首先,由于“民以食为天”,我试着计算了一下餐费,发现一天六百日元竟然就可以过得下去(笑)。仔细想来,吃自己在家做的饭是幸福的了。我本来就喜欢烹饪,自己做的话,想吃什么都可以吃到。辞掉工作后,不用上班也没有加班,可以畅享这种幸福的家庭用餐。这样一来,吃饭真的好便宜。即便算上晚上喝的赞的日本酒的花费,(1天1合日本度量衡中的容积单位。1合约等于180毫升。)也是这个价格。偶尔也会去外面吃,不过到了这个年龄,已经不再想吃什么牛排啊寿司啊之类的美食。基本上,粗茶淡饭就可以了,不,或者说粗茶淡饭更让我心满意足。住所附近价廉物美的居酒屋每每排成长队,而我在其刚刚开门的四点开始就可以占好位子,这也是无业人员的特权!

也几乎不买衣服。毕竟家里没有衣柜,买了也没地方放。我现在完完全全是“只有十件衣服”的法国人。

③ 可以做家务

没有工作以后,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自己的厉害之处,那就是自己可以做饭,可以打扫卫生,还可以洗衣服。虽然几乎没有任何电器,但是没有任何关系,我全部自己用手做。也就是说,即使不靠别人、公司或者金钱,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仔细想来,人生只要过得开心就好。夫复何求?这么想的话,就没有什么可怕了。

④ 可以结识邻居,认识朋友

辞掉工作以后就没有了同事,有变成孤零零一个人的危险。不过,人终究是群体动物,一个人活不下去。主要的是一个人会不快乐。因此,有必要靠自己的能力一点点扩大人际关系,我发现内向害羞的我竟然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说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首先是对人打招呼。鼓起一点勇气,在经常光顾的住所旁边的便利店里,一进门就让人感觉舒服地对店主大叔道一声“你好”。在附近的公共浴场里,要进入更衣室或者浴池的时候,即使都是陌生人,我也尽量大声地对人打招呼,说声“晚上好”。这么一来,刚开始用狐疑的眼光打量我的浴场的常客——老阿姨们也慢慢地开始与我搭话了。近她们喊我“小非洲爆炸头”(笑)。即使过了五十岁,人依然还可以有这种尝试。

如果不辞掉工作,或许根本不会想着去做这种事情。

总之,我期望自己可以称为朋友的人就这样一点点增加就好了。而且感觉这似乎不是做梦。

⑤ 保持健康

还有就是,过这种生活真的非常健康。因为,既无需与讨厌的人打交道,也不必被小心眼的上司痛批,压力指数为零!不,这样说有点过了。压力还是有的,是关于自己的。自己的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会伴随一生,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活着,就无法逃脱。这也是我辞掉工作以后才了解到的。

不过,这种压力可以自行缓解。想到这一点还是感到神清气爽。这样一来,与吃闷食喝闷酒也彻底无缘。酒,无论是一个人独酌,还是大家一起畅饮,都是愉快的。顺便说句题外话,实际上在从公司辞职之前,我就不做“亚健康综合体检”了。

因为有公司的补助,可以比较便宜地接受入院综合体检。以此为挡箭牌,对不够健康的生活视而不见,定期发现一些需要“修理”的地方,然后去看医生。这是公司职员的固定节目。不过,这其中难道不是有点怪异吗?换句话说,我认为这可能也是公司之间的互助系统。公司为了赚钱,不断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给员工施压,其结果是,身体出状况的公司员工定期接受体检,发现疾病,去医院交钱治病??好像是一项永久运动——通过制造出病人,金钱才得以切实流通。

所以,好不容易跳出了公司,我是不会再加入到这个循环里去的。与此相对,我会从平时就注意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幸好我是个闲人,所以有足够的空闲!

不过,虽然这么说,有时还是会被意想不到的病魔所袭扰吧?那是命,没有办法。万一到了那种情况,治疗到什么地步?如何治疗?又该如何迎接死亡?一辞掉工作,就刻不容缓地必须直面这些问题。

可是,这不是很好吗?不把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完全押在某一个“赌注”上。我现在就在充分考虑自己的死亡方式。虽然说这让我很开心有些说不通,但是这的确既不悲伤也不沉重。我感觉这件事定了,人生便定了。

说了这么多,啊,原来辞掉工作以后我能做这么多事情!

总之,四十岁之前我下定决心要建立“没钱也开心的生活方式”,现在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了!人,真是什么都要尝试一下。

不过,当然仅仅这样并未结束。我也明白了自己确实有“做不了的事情”和“不擅长的事情”。

 


媒体评论

1. 女性、单身、高学历、文科、高收入、提前退休,这在日本是很罕见的事例,我觉得与这样的人对话十分有趣。

2. 爆炸头的前新闻记者,记录了自己从朝日新闻辞职后的人生经历,以及对工作、生活、社会等的思考,风趣幽默又富有个性。

3. 不知为何,总是会感到不安和负担。我该怎么办?为了找到答案,我想模仿比自己大几岁的独立姐姐,所以就读了这本书。我们得像惠美子小姐一样转变想法。当然,金钱很重要,但是让我们以“没有钱也能过上幸福生活”为目标吧。不能一直烦恼下去。因为我已经这样过了一辈子了。

4. 稻垣惠美子以她的爆炸头出名。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稻垣女士在50岁时离开朝日新闻社,过上了自由的生活。虽然不容易模仿,但因为是真实的故事,所以很有意思。她现在的身份是作家,稿费是1万字5万日元。(如果你考虑到这相当于25张稿纸,那就很便宜了。)即便如此,稻垣女士也乐于过不被工作所束缚的人生。


前言

序言  

从公司辞职这件事

我从来没想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到自己身上。至少十年前如此。

我从大学毕业二十八年以来一直工作的公司辞职了。

五十岁,无夫,无子,无业。名副其实的“断了触手的章鱼”。与其说青春不在,不如说是日渐衰老。小一点的字完全看不清楚,也非常担心记忆力的明显衰退。但是,我现在希望满满。不,我是说真话??不,说实话,也有点担心。不,说心底话,其实是非常不安,万分担心。我要说,尽管如此,自己还是充满希望??

当我宣布辞职时,周围的整齐反应令我大吃一惊。

大家首先说的就是“太可惜了”。

哎,太可惜了?

什??什么可惜?

回答各种各样。但是,总而言之,意思就是像现在这样一直待在公司“很好”。

的确,我所工作的朝日新闻社是大企业。被公认为工资高知名度广,所谓的社会地位也高(“社会地位”近有点微妙)。而且,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我所负责的栏目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也就是说,在公司里,我待得很舒服。可是,境况如此好,为何要舍弃呢?或许从这一点来看,确实是“太可惜了”吧。

嗯,对于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话回答。被别人这么一说,我开始觉得确实有点可惜??是不是太早了点??啊,啊,不行不行,此时不可动摇。

实在要说一句的话,那就是我已经想从“很好”的状态下逃离出来了。

“很好”这个状态其实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比如好吃的食物,如果你每天都吃寿司、牛排或蛋糕,会怎么样呢?其结果可能是有害健康,会早死。但是,一旦陷入这种美食中,就很难从中脱离出来。

为何如此?原因在于大幸福会掩盖小幸福。不知不觉中,身体就会发生变化——如果不是大幸福就感觉不到。

工作也是如此。一旦习惯了高薪酬、好处境,从中离开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不仅如此,要求还会愈发变本加厉。更可怕的是,境遇哪怕差一点点也会开始担心或愤怒。结果如何呢?很可能就是不断丧失自由精神,人生被恐怖与不安所支配。

当然,我想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但是,像我这种欲望强烈且自尊心很强的人,瞬间就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概率很高。

换句话说,我已经被恐惧所包围,必须从“很好”的状态中赶紧逃离出来。

接着,人们一定会问的第二句话就是:“那么今后做什么呢?”

呀??不好意思。什么也不做。我想,可能的话一直不找工作,就这么过下去。

听我这么说,所有人都困惑不解。尤其是公司的同事,似乎非常不悦。

不,不,我并非否定大家的工作或生活方式。因为,真的是在公司工作的人们在支撑着日本。

但是,只有在公司工作才是真正的人生吗?

的确,在公司工作有很多好处。可以从关系好的同事那里受到刺激,得到帮助,有时甚至是一边吵架一边成长。当然,工作不是游戏,不得不忍耐各种荒谬要求。如何经受住这种无处可逃的考验,就像《半泽直树》中所描绘的,一切都是电视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或许可以说各种荒谬恰恰是公司的妙趣所在。

我也是这样被公司培养起来的。如果没有在朝日新闻社工作,现在的我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但是,难道人如果不被雇用就活不下去吗?

被雇用之人默默忍受荒谬的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生活。也就是说为了钱。当然,也会有很多人认为工作“有价值”,工作就是活着的意义。但是,你敢说,即使拿不到钱,依然会在这个公司从事这份工作吗?

也就是说,我想表达的是下面的意思。

在公司工作,说得一点,也就是人生被金钱所支配。

刚才我写道:“真的是在公司工作的人们在支撑着日本。”我认为这是事实。

但是,不在公司工作的人也在支撑着日本。

个体工作者、自由撰稿人或自由演员等自不必说,哪怕是没有赚钱的人,比如家庭主妇、退休的老年人、因故不能工作的人,甚至是儿童,难道不是所有的人在支撑着日本吗?做饭、打扫卫生、与孙辈玩耍、购物、与邻居寒暄、与人交朋友、向人展示笑容——所谓人世间,原本就是大家“相互支持”。即使没有金钱作为媒介,只要大家能够相互支持,应该也能够活得不错。

但是,如果在公司工作,就会忘记这一点。一旦习惯了每月工资入账,不知不觉中就开始认定如果不赚钱则什么也不可能做到。然后,开始觉得拿高工资的人好像非常了不起。

所以,如果在公司工作,无论如何都会想“请再给我加工资”。这一点,无论拿的薪酬多高都是一样。或许这是理所当然,也或许不是如此。当然,公司方面会说“给不了那么多”。或许这是理所当然,也或许不是如此。

不过,我已经感觉这种争论没有意义。

为何自己会变成这样,我再次进行了思考。虽然一言难尽,但是有一点确定无疑,那就是:在此之前,我出乎意料地幸运,并得到了极其丰厚的报酬。哪怕是欲望强烈的我心境也逐渐变化,别说“请再给我加工资”,就是持续领取这一水准的报酬也感觉有所顾忌。不管怎么说,我现在已经视力下降,记忆力、思考能力及体力都已开始衰退,这一点我自己清楚不过。

而且,受人生种种境况及遇到的各种人所影响,不知何时,我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变得即使没有多少钱也能对人生感到满足。也就是说,比起“金钱”,我现在更想要“时间”或者“自由”。

话虽如此,我并非不想工作。工作也可以给人带来喜悦。我觉得,如果每天只是嬉戏玩耍的话,人生肯定会非常寂寞。本来应该是脱离金钱获得了自由,可是如果不消费的话,就会变得无人理睬,成为孤家寡人。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与人联系在一起,难道不是可以有这种工作吗?

想到此,我的梦想似乎更加放大。何谓工作?何谓活着?作为离开“公司”这一拥有强力磁场组织的个人,我想尝试着进行一番思考。

这是一次赌上人生的冒险。变老之前后的大赌博。开个玩笑,别当真。

    

怎么样,是不是很酷?

不过呢,人生当然不容易。

准备应该已万分周全。嘴巴上说得轻松,实际上作为现实主义者兼战略家,为了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我费尽了心思,花了很长时间,自认为已扫平了内外障碍。但是,实际从公司辞职以后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哎呀,都是些什么事啊。完全是根本想象不到的连续打击!

      心怀梦千万

    不久愁苦满心房

    无职空悲叹

    

对在公司工作有疑问的人,自己也想辞职的人,以及想一生都与公司永不分离的人,对于所有人,如果本书能让您对“在公司工作”进行重新思考的话,我就倍感欣慰了。

    

二一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下北泽咖啡馆内


书籍介绍

★ 日本家喻户晓的爆炸头姐姐、原《朝日新闻》编辑委员稻垣惠美子引发热烈反响之作

★ 单身,告别大公司,没孩子——五十岁的我,现在充满希望

★ 我的目标是建立“没钱也能快乐”的生活方式

我,五十岁,无夫,无子,无业。

一点也不年轻了,每天都感受到“衰老”这件事,

即使如此,我还是决定离开工作了二十八年的公司,

离开庞大的组织,放弃高薪、社会地位和退休金,

重新以一个人的身份,

思考所谓的“生活”是什么?“在公司工作”又是什么?

而这一切,就从我突发奇想地烫了一个非洲爆炸头始——

于是,我真的辞职了。那么,结果如何呢?为了请读者朋友们继续往下读,在此我只说一句话,那就是“出乎意料,我能行(难道不是吗)”。

《五十岁,我辞职了》描述了作者稻垣惠美子将五十岁作为人生转折点,辞职后开始新的人生旅程的前后经过,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生活在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稻垣惠美子从没有怀疑过“好学校”“好工作”“好生活”的黄金方程式,她大学毕业后便进入朝日新闻社工作,拥有稳定的收入、工作以及随之而来的丰厚的退休金,但她在四十岁的时候突然萌生了“五十岁的时候辞职”的想法。

萌生这一想法后,她开始重新思考“金钱”“工作”与人生的关系,最终在五十岁的时候,稻垣女士在周围人不解的目光中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脱离公司体制之后,稻垣女士得以以一个自由人的眼光重新看待生活与工作,开始尝试每月只花200日元电费的节电生活,反思“公司型社会”的日本对个体带来的限制、“黑心员工所建立的日本”等等她以前没有注意到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实。

因为辞职,站在公司、甚至是国家机构的对立面,稻垣女士看到了以前根本不会注意到的事情。“公司型社会”的日本、泡沫经济后日本公司的挣扎、趋于欺诈化的消费经济、老年人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种种不便、存在不需要金钱也能快乐的生活方式吗……每一点都引发了她的思考。

本书加上前言、后记共有八个章节,循序渐进地讲述了自己从生出辞职的念头到辞职后的日常生活,稻垣惠美子的写作励志又充满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又深省。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epub(550+)
  • 服务好(132+)
  • 无漏页(600+)
  • 内容齐全(171+)
  • 博大精深(317+)
  • 愉快的找书体验(256+)
  • 体验还行(417+)
  • 好评多(115+)

下载评价

  • 网友 车***波: ( 2024-12-27 23:39:46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堵***洁: ( 2025-01-19 02:15:31 )

    好用,支持

  • 网友 师***怀: ( 2025-01-09 02:34:1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通***蕊: ( 2024-12-27 16:20:37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相***儿: ( 2024-12-24 20:13:04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方***旋: ( 2024-12-28 15:38:48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屠***好: ( 2025-01-07 04:08:26 )

    还行吧。

  • 网友 利***巧: ( 2025-01-06 22:05:46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冷***洁: ( 2025-01-05 09:12:02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曾***玉: ( 2025-01-17 19:26:35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敖***菡: ( 2025-01-15 06:01:56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焦***山: ( 2025-01-11 18:33:14 )

    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