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斋 -传播学质性研究方法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5:48:18

传播学质性研究方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传播学质性研究方法精美图片
》传播学质性研究方法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传播学质性研究方法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892037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
  • 页数:257
  • 价格:66.6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5:48:18

寄语:

万卷方法书系


内容简介:

本书回应性地再现了质性研究在传播学中的历史和范围,以透视的眼光跟踪了新的趋势,并保持了两者之间的平衡。两位作者对这些质性研究和传播问题如何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是非常敏感的,这个环境塑造了后现代社会中学术和知识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本书将传播学视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日益国际化的学术领域,它旨在代表学科的多样性,并对*近趋势的重要性和后果作出明智的判断。


书籍目录:

第 1 章 质性传播研究导论

1.1 引言:同警察一起工作(并对其进行研究) / 1

1.2 四种范式和(也许)一个葬礼:质性传播研究简史 / 3

1.3 感受合作,走向全球:质性传播研究的两个发展趋势 / 9

1.4 近距离观察:在传播学中开展质性研究 / 11

1.5 结语 / 19

1.6 练习 / 20

第 2 章 理论传统与质性传播研究

2.1 质性研究与传播理论 / 22

2.2 现象学传统 / 23

2.3 社会文化传统 / 26

2.4 批判传统 / 35

2.5 总结 / 46

2.6 练习 / 47

第 3 章 设计Ⅰ——规划研究项目

3.1 引言 / 48

3.2 “我的城市,我的社会,我的生活”:勒妮的故事 / 49

3.3 研究思路的来源 / 51

3.4 迈向承诺 / 58

3.5 评估场景 / 59

3.6 总结 / 65

3.7 练习 / 65

第 4 章 设计Ⅱ——实施研究项目

4.1 引言 / 67

4.2 协商进入 / 67

4.3 探索方法 / 73

4.4 抽样 / 75

4.5 受试者保护 / 81

4.6 研究提案 / 87

4.7 总结 / 91

4.8 练习 / 91

第 5 章 数据生成Ⅰ——参与、观察和记录社会行动

5.1 引言:田野调查、民族志和参与式观察 / 92

5.2 成功的参与式观察 / 94

5.3 适应角色 / 99

5.4 策略性观察 / 104

5.5 写作田野笔记 / 107

5.6 新媒介与参与式观察 / 113

5.7 总结 / 116

5.8 练习 / 116

第 6 章 数据生成Ⅱ ——质性访谈

6.1 引言 / 118

6.2 质性访谈的目的 / 119

6.3 传播研究中的访谈类型 / 121

6.4 访谈实践 / 128

6.5 问题设计与运用 / 136

6.6 录制访谈 / 144

6.7 结论 / 147

6.8 练习 / 147

第 7 章 数据生成Ⅲ:分析物质文化和文献

7.1 引言 / 148

7.2 物质文化 / 148

7.3 文献 / 156

7.4 总结 / 163

7.5 练习 / 163

第 8 章 赋予意义:质性数据的分析与阐释

8.1 引言 / 164

8.2 质性数据分析 / 165

8.3 分析工具 / 176

8.4 阐释 / 181

8.5 对阐释进行评估 / 185

8.6 结论 / 192

8.7 练习 / 192

第 9 章 写作、署名和发表

9.1 引言:公之于世 / 193

9.2 表征危机 / 195

9.3 倒塌之后:质性研究的阅读和写作 / 196

9.4 质性写作的制度背境 / 201

9.5 质性写作的技巧:三种格式及其相关策略 / 206

9.6 有关写作的后一些想法 / 215

9.7 练习 / 217

后记 / 218

参考文献 / 221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托马斯·R. 林德洛夫(Thomas R. Lindlof)肯塔基大学新闻与电信学院的教授。他拥有佛罗里达大学学士学位,以及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加入肯塔基大学之前,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任教。他的研究和研究生教学主要集中在媒介传播的文化分析、媒介受众理论和研究、传播技术的社会应用及阐释性研究方法。他的研究成果见诸《传播学研究》(Communication Research)、《传播学杂志》(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广播电子传媒杂志》(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新闻学季刊》(Journalism Quarterly)、《新闻学研究》(Journalism Studies)、《媒体与宗教杂志》(Journal of Media and Religion)、《社会科学计算机评论》(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和《传播学年鉴》(Communication Yearbook)等众多学术刊物上。他曾担任《广播电子传媒杂志》的主编,目前担任四本期刊的编委。他撰写和编辑了五本书。他的著作《好莱坞下的围城:马丁·斯科西斯、宗教权利和文化战争》(Hollywood Under Siege: Martin Scorsese,the Religious Right,and the Culture Wars)由肯塔基大学出版社于 2008 年出版。

布莱恩·C. 泰勒(Bryan C.Taylor)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传播系教授,专门从事质性研究方法和批判文化研究。他的质性研究已经发表在《传播学研究》、《应用传播研究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当代民族志杂志》(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组织变革管理杂志》(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文化、组织和社团研究》(Studies in Cultures,Organizations and Societies)(现名《文化和组织》,Culture and Organization)、《西方传播学杂志》(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和其他刊物上。他拥有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学士学位,以及犹他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加入科罗拉多大学之前,他曾在得州农工大学传播学院任教。他的主要研究项目涉及核与冷战(冷战后)传播的研究。他撰写了《核遗产:传播、争议和美国核武器综合体》,并且是《传播学质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第二版的合著者。

 

译者简介

叶欣,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

李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特任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博士。

周翔,美国田纳西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传播学哲学博士,*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入选者,现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三级教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质性研究及其在传播知识产出方面的作用。

 

       本书将指导你走完从开发研究主题和问题到撰写*终报告的质性研究过程的每一步。书中借用已发表研究的新例子来说明研究是如何设计、执行、写作、评估和应用于理论的。

 


前言

与《传播学质性研究方法》的前两版一样,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质性研究及其在传播知识产出方面的作用。我们这一努力的逻辑是绘制由质性研究者从概念化到完成一项研究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出了一些策略性选择,一部分是出于其必要性,一部分是出于偏好,一出于对田野方法的偏向。因为它们的复杂性,我们选择不处理与话语分析相关的具体方法。我们把读者引入到其他许多优秀的讨论中(Cameron,2001;Titscher,Meyer,Wodak,& Vetter,2000)。在本书中探索的方法主要是参与观察和访谈,但在这里也会使用视觉媒体、文本分析、研究日记和其他工具。我们知道一些读者希望根据他们的情况需要只是使用这些方法中的一部分。因此,老手读者可能希望有选择地阅读,但我们相信新手将从全部内容中获益。当你实际需要它们时,好有更多的资源和方法来供你选择。

       总的来说,这本书回应性地再现了质性研究在传播学中的历史和范围,同时以透视的眼光跟踪了新的趋势,并保持了两者之间的平衡。我们对这些质性研究和传播问题如何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是非常敏感的,这个环境塑造了后现代社会中学术和知识工作的形式和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本书继续雄心勃勃地将传播学视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日益国际化的学术领域。它旨在代表学科的多样性,并对近趋势的重要性和后果作出明智的判断。

       也许本书中重要的变化是我们决定用新的第 7 章“数据生成 III:分析物质文化和文献”来取代第二版中的第 8 章“质性研究和计算机中介传播”。当代社会中“言语”与“中介化的”交流的界限日益消散(因此,几乎所有质性研究领域都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技术”),我们认为取消第二版的第 8 章是恰当的,相关技术问题的讨论被纳入其他章节。

       巧合的是,我们认识到需要包含第三大类的数据:物质文化和文献的研究。我们认为,新的第 7 章实现了三个关键目标:(a)聚焦于空间、文物、物体、工具和文献在当代使用中的重要性;(b)为实地研究中所利用的更具参与性的其他方法论证说理;(c)提请人们注意这些经常被忽视的交往行动因素。物质文化和文献分析的具体应用是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批判性、后现代性和文化传播研究及媒体研究中提炼出来的。

       本书的所有章节都以已发表研究的新例子为特色,有些是我们自己和学生研究的例子。这些例子是从不同的分支领域和传播出版物中选择出来的。这些例子并不是为了用于确定所要说明的论点。相反,它们是为了刺激、扩大、提高或挑战你对研究实践的思考。我们也试图采用更直接和个人的写作风格。作为读者的您,如果感到积极参与了一个关于研究者在调查传播中所做的选择的对话,那么我们这一努力就是成功的。

       对本书第三版各章的修改包括:

·第 1 章质性传播研究导论。除了更新关于传播研究的实证主义(positivist)、后实证主义(postpositivist)和阐释主义(interpretivist)范式的现有讨论之外,我们还增加了对待批判范式的新的阐述。我们关于传播分支领域的质性研究的概述研讨了两个新领域(修辞和策略传播),修改了一个现有领域(即媒体和技术研究),并更新了这些讨论的所有研究实例。

·第 2 章理论传统与质性传播研究。除了更新我们对这些传统的现有阐述之外,我们还增加了五个新传统的讨论,包括行动者网络理论 Actor Network Theory)、批判性种族理论(Critical Race Theory)、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 社 会 建 构 主 义(Social Constructionism)和结构理论(Structuration)。为每个传统理论提供了已发表研究的新例子。

·第 3 章设计 I:规划研究项目和第 4 章设计 II:实施研究项目。虽然我们初是有把第 3章和第 4 章结合起来的想法,但终我们还是把它们作为一对章节,并且重新组合了它们之间的元素,以便更好地描述研究从一个概念“提升”到涵盖设计和伦理的考量,后是正式的研究提案。第 3 章还介绍了一个学生探索研究理念的新的扩展案例。这个例子与制订研究问题的不同来源的详细处理有关。

·第 5 章数据生产 I:参与、观察和记录社会行动。我们认为本章的一般格式——致力于参与、观察和撰写脚注的部分——坚实而不需要重大修改。我们回顾了持久性和通用性的类型学(例如近文献中对其有效性的讨论),并试图尽可能提高清晰度和可访问性。新增部分主要涉及越来越多地使用辅助技术(例如,手机视频)和新的通信服务和类型(例如,博客、短信)来观察和记录实地工作的经验。

·第 6 章数据生产 II:质性访谈。我们扩大了焦点小组访谈的讨论范围,以便更全面地探讨其使用、优点和局限性。增加了关于使用辅助技术进行访谈(例如,电子邮件)的部分以及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我们还扩大了有关录音转录的论述部分,以帮助读者认识并进而能够管理一些不太明显的将语音翻译成数据文本的问题。关于询问的技巧,汤姆的一项研究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

·第 8 章赋予意义:质性数据的分析与阐释。我们为编码数据的过程提供了更多细节和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过程更加透明和易于遵循的例子。我们还更新了计算机辅助质性数据分析软件(CAQDAS)这一部分。我们有意不提供用户评论,也不提供有关使用哪个程序的具体论题(新程序可能是无尽的)。相反,我们为 CAQDAS 的关键议题提供了一个总体方向,以便读者可以决定是否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如何使用特定的工具和系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并满足成功质性研究的要求。

·第 9 章写作、署名和发表。我们扩大了对质性写作学术圈规则的讨论,以解决另外两个日益相关的制度背景:出版经济学和新媒体。我们还将对现有的“传统”和“替代”写作格式的讨论扩展至“多媒体”。

 


书籍介绍

本书回应性地再现了质性研究在传播学中的历史和范围,以透视的眼光跟踪了新的趋势,并保持了两者之间的平衡。两位作者对这些质性研究和传播问题如何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是非常敏感的,这个环境塑造了后现代社会中学术和知识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本书将传播学视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日益国际化的学术领域,它旨在代表学科的多样性,并对最近趋势的重要性和后果作出明智的判断。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赞(244+)
  • 图书多(186+)
  • 种类多(528+)
  • 小说多(477+)
  • 强烈推荐(187+)
  • 书籍完整(518+)
  • 博大精深(639+)
  • 章节完整(193+)
  • 好评(583+)

下载评价

  • 网友 步***青: ( 2025-01-11 02:27:20 )

    。。。。。好

  • 网友 寇***音: ( 2025-01-04 19:54:35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田***珊: ( 2025-01-07 04:24:59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焦***山: ( 2024-12-21 10:25:12 )

    不错。。。。。

  • 网友 索***宸: ( 2025-01-16 22:42:47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隗***杉: ( 2025-01-17 09:40:5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相***儿: ( 2024-12-26 07:05:31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师***怡: ( 2025-01-06 01:29:10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沈***松: ( 2025-01-06 06:22:20 )

    挺好的,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