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平装繁体竖排·全2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六韬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平装繁体竖排·全2册)精美图片
》六韬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平装繁体竖排·全2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六韬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平装繁体竖排·全2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15584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
  • 页数:760
  • 价格:69.7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5:49:12

寄语:

古代兵学领域的百科全书,兵部文献整理的典范之作。中华书局出版。


内容简介:

《六韬》分为六卷,各卷分别以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命名,即所谓“六韬”,各韬之下又分若干篇,凡58篇。此书相传为姜太公所作,后人对此多有质疑。主要内容为太公与文王、武王之间在军事方面的问答对话,反映了早期的战争观,包括战争谋略、作战类型、作战指导、战阵、战备和军事人才的培养等各个方面。宋神宗时期,该书与《孙子兵法》《李卫公问对》《司马法》《三略》《吴子》《尉缭子》六部兵书并列,结集为著名的《武经七书》。此次整理,以《续古逸丛书》所收宋本《武经七书》为底本,以日本文久三年刻施子美《施氏七书讲义》、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陆军印刷所影印明万历刻刘寅《武经七书直解》、明崇祯九年芙蓉馆刻黄献臣《武经开宗》、明天启元年刻茅元仪《武备志》、清光绪二年岭南古经阁刻朱墉《武经七书汇解》、清嘉庆十年刻孙星衍《平津馆丛书》等为校本,对全书文字做了细致校勘,并在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对相关字词、文意做了详明注释。书末附录包括《校订银雀山汉简六韬》《校订八角廊汉简六韬》《校订敦煌唐写本六韬残卷》《群书治要节录六韬阴谋》《西夏文译本六韬》《六韬佚文》和《历代六韬真伪考》等,颇具史料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前言

凡例

 

六韬集解卷 文韬

文师

盈虚

国务

大礼

明传

六守

守土

守国

上贤

举贤

赏罚

兵道

六韬集解卷第二 武韬

发启

文启

文伐

顺启

三疑

六韬集解卷第三 龙韬

王翼

论将

选将

立将

将威

励军

阴符

阴书

军势

奇兵

五音

兵征

农器

六韬集解卷第四 虎韬

军用

三陈

疾战

必出

军略

临境

动静

金鼓

绝道

略地

火战

垒虚

六韬集解卷第五 豹韬

林战

突战

敌强

敌武

鸟云山兵

鸟云泽兵

少众

分险

六韬集解卷第六 犬韬

分合

武锋

练士

教战

均兵

武车士

武骑士

战车

战骑

战步

 

附录

校订银雀山汉简六韬

校订八角廊汉简六韬

校订敦煌唐写本六韬残卷

群书治要节録六韬阴谋

西夏文译本六韬

六韬佚文

历代六韬真伪考


作者介绍:

王震,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子部、经部文献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对兵部文献用力深,著有《司马法集释》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太公曰:“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调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重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呜呼!曼曼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微哉!圣人之德,诱乎独见。乐哉!圣人之虑,各归其次,而树敛焉。”

文王曰:“树敛若何而天下归之?”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文王曰:“古之圣贤,可得闻乎?”

太公曰:“昔者帝尧之王天下,上世所谓贤君也。”

文王曰:“其治如何?”

太公曰:“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 ,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宝,淫佚之乐不听,宫垣屋宇不垩,甍桷椽楹不?,茅茨偏庭不剪。鹿裘御寒 ,布衣掩形,粝粱之饭,藜藿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织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别淑慝,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养天下鳏寡孤独,赈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文王曰:“大哉,贤德之君也。”


太公曰:“夫六贼者:

一曰,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王之德。

二曰,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历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

三曰,臣有结朋党,蔽贤智,障主明者,伤王之权。

四曰,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

五曰,臣有轻爵位,贱有司,羞为上犯难者,伤功臣之劳。六曰,强宗侵夺,凌侮贫弱者,伤庶人之业。

“七害者:

一曰,无智略权谋,而以重赏尊爵之故,强勇轻战,侥幸于外,王者慎勿使为将。

二曰,有名无实,出入异言,掩善扬恶,进退为巧,王者慎勿与谋。

三曰,朴其身躬,恶其衣服,语无为以求名,言无欲以求利,此伪人也,王者慎勿近。

四曰,奇其冠带,伟其衣服,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王者慎勿宠。

五曰,谗佞苟得,以求官爵,果敢轻死,以贪禄秩,不图大事,得利而动,以高谈虚论,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六曰,为雕文刻镂,技巧华饰,而伤农事,王者必禁之。

七曰,伪方异技,巫蛊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必止之。

“故民不尽力,非吾民也;士不诚信,非吾士也;臣不忠谏,非吾臣也;吏不平洁爱人,非吾吏也;相不能富国强兵,调和阴阳,以安万乘之主,正群臣,定名实,明赏罚,乐万民,非吾相也。夫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故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杀而不杀,大贼乃发。兵势不行,敌国乃强。”


文王问太公曰:“文伐之法奈何?”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节:

“一曰,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好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

“二曰,亲其所爱,以分其威。一人两心,其中必衰。廷无忠臣,社稷必苊。

“三曰,阴赂左右,得情甚深,身内情外,国将生害。

“四曰,辅其淫乐,以广其志,厚赂珠玉,娱以美人。卑辞委听,顺命而合。彼将不争,奸节乃定。

“五曰,严其忠臣,而薄其赂,稽留其使,勿听其事。亟为置代,遗以诚事。亲而信之,其君将复合之,苟能严之,国乃可谋。

“六曰,收其内,间其外,才臣外相,敌国内侵,国鲜不亡。

“七曰,欲锢其心,必厚赂之;收其左右忠爱,阴示以利;令之轻业,而蓄积空虚。

“八曰,赂以重宝,因与之谋,谋而利之,利之必信,是谓重亲;重亲之积,必为我用,有国而外,其地大败。

“九曰,尊之以名,无难其身;示以大势,从之必信,致其大尊;先为之荣,微饰圣人,国乃大偷。

“十曰,下之必信,以得其情;承意应事,如与同生;既以得之,乃微收之;时及将至,若天丧之。

“十一曰,塞之以道。人臣无不重贵与富,恶死与咎。阴示大尊,而微输重宝,收其豪杰。内积甚厚,而外为乏。阴纳智士,使图其计;纳勇士,使高其气。富贵甚足,而常有繁滋。徒党已具,是谓塞之。有国而塞,安能有国。

“十二曰: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遗良犬马以劳之,时与大势以诱之,上察而与天下图之。

“十二节备,乃成武事。所谓上察天,下察地,征已见,乃伐之。”


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而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鹜,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一、《前言》对《六韬》的真伪和编撰年代、编撰者及学术倾向、内容体系的整合及书名的确立、重要传本及典藏情况等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做了极具说服力的考证、阐述,可以称得上是打开《六韬》这本书的钥匙。

二、作者选用的底本是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刻本,为目前所见善之本,校本用了十种之多,其中包括了银雀山汉简、八角廊汉简等出土资料,可以说,对《六韬》文本做了非常全面的校勘。

三、本书注释,所用文献近百种,《武经七书》系统内的各类注释,几乎全部做了梳理。在广搜博采的同时,作者又非常重视判断前人注释的是非,严加甄别,不做简单罗列,从而避免读者因各类歧见而滋生困扰。

四、本书附录包括《校订银雀山汉简六韬》《校订八角廊汉简六韬》《校订敦煌唐写本六韬残卷》《群书治要节录六韬阴谋》《西夏文译本六韬》《六韬佚文》《历代六韬真伪考》,涵括了多种读者不易寓目的珍贵文献,史料价值巨大。


前言

《六韬》是先秦兵学的代表著作,旧题姜望(太公)撰。今传本凡六十篇,近二万字,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此书具有百科全书性质,其《文韬》讲论治国图强之道,《武韬》阐述伐灭强敌、夺取天下之韬略,《龙韬》详陈军队治理、军事行动部署及综合保障,《虎韬》叙说武器装备及战法,《豹韬》归纳各类战场环境下的战术实施,《犬韬》则言及车、骑、步诸兵种之协同,先秦兵事攸关,几乎全部涉及。

《六韬》的内容至迟在汉代已广为流传,其书东汉以降尤被视作兵权奇计,为王侯将相所重。北宋神宗年间,朝廷将其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等一并列入《武经七书》,自此而被奉为武学圣典,历代兵家所,今本《六韬》即由此而来。故宋明以降,屡经刊刻,注家蜂起,研习阐微发明之作多见于世。及至晚清,传统兵学日渐衰微,《六韬》也随之受到冷落,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复为世人所重。尔后四十年来,一批包含《六韬》在内的《武经七书》影印、校释、注解、今译、外译之作纷纷出版,其中也不乏《六韬》单行之本,这部兵书乃成为当今世人所熟知的传统文化经典。

一、成书真伪与编撰时代

《六韬》的成书真伪,千百年来聚讼不断。《汉书·艺文志》著录了两条可能与今本《六韬》有关的信息:一是儒家“《周史六弢》六篇”,颜师古注“即今之《六韬》也”,“弢字与韬同也”;二是道家“《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包含“《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太公六韬》五卷”,自注云:“梁六卷。周文王师姜望撰。”然则梁之阮孝绪,唐之魏徵、李延寿、颜师古等,皆以《六韬》之书为周初姜望所撰。惟孔颖达不以为然,称其“后人所作”(《尚书·泰誓中》孔颖达疏)。

宋代以降,学者多持《六韬》后人伪托之论。迄于民国,举凡其言之详审有据者二十三家,分别为:刘恕、晁公武、罗泌、叶适、章如愚、戴埴、黄震、王应麟、周氏、焦竑、胡应麟、张萱、姚际恒、姚鼐、崔述、钱大昭、四库馆臣、沈钦韩、王先谦、梁启超、张心澄、蒋伯潜、李浴日。诸家一般认为,《汉志》著录的《周史六弢》是儒家文献,与兵书《六韬》不合。而后世所传兵书《六韬》亦绝非太公著作,其成书不应早于战国,秦汉以至魏晋皆有可能。

……

也有学者坚持认为《六韬》非后世伪作,持此论者主要是孙星衍、谭献、顾实、余嘉锡四家,其观点又各不相同:从来源看,孙星衍认为出自儒家《周史六弢》,余嘉锡认为出自道家太公;从作者看,孙星衍认为系“周史传述太公之言”(《平津馆丛书·周书六韬序》),谭献亦谓“不出于太公”(《复堂日记》卷四),顾实、余嘉锡则认同“太公之书有后人增加之文”(《四库提要辨证》卷二);从时代看,四家皆谓其为古书,是距太公不远的较早时期流传下来的。

上述论议,近四十年来,学界已多次梳理总结。由于山东临沂银雀山、河北定县八角廊两汉墓中太公简的出土并整理面世,学者在总结前人旧说的同时,对《六韬》成书经过的认知日益深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后有张烈《六韬的成书及其内容》(《历史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刘宏章《六韬初探》(《中国哲学史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二期),王欢、孙鲁《六韬真伪述议》(《军事历史研究》一九八七年第四期)等论作,基本否定了《六韬》出自周初太公之笔,但也不认同成书于汉魏之后的说法。九十年代至今,又有张林川、邵鸿、徐勇、刘庆、陈青荣、杨朝明、仝晰纲、解文超、王珏等大批学者,在清理重审旧说的基础上形成很多新的认识,其说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认定《六韬》是先秦之书。

《六韬》内容的完成,不应晚于先秦,更确切地说当在战国时期。银雀山、八角廊所出太公简,部分内容与唐初魏徵等纂辑《群书治要》所节录的《六韬》、《阴谋》,《敦煌遗书》中的唐写本《六韬》残卷以及今传本《六韬》都有相似之处,太公简即后世《六韬》的内容来源之一。从银雀山简来看,是书于汉高祖刘邦之“邦”、汉文帝刘恒之“恒”皆不避讳,且同批出土的《孙子》、《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等书全部是先秦著作,则作为《六韬》来源的太公简亦不能晚于先秦。

今本《六韬》所论,从军事史的角度看,更符合战国中后期的战争特点。《六韬》注重阵法分合、战术奇变,讲求“资(势)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陈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龙韬·军势篇》),颇通于《孙子》之旨,符合《汉书·艺文志》所谓“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的战场环境。在具体战术上,《六韬》论及车、步、骑协同作战,认为“车者,军之羽翼也”,“骑者,军之伺候也”(《犬韬·均兵篇》),是以步兵为主,车、骑为辅,且以诸多大型重装备投入实战,如武冲大扶胥、武翼大橹矛戟扶胥、大黄参连弩扶胥、天罗虎落鏁连、天浮铁螳蜋等,又广泛使用了铁制兵器,诸如铁棓、铁锤、铁杙、铁叉、铁蒺藜、铁械鎻、铁螳蜋之类不胜枚举,这些都是战国中期以后才会出现的情况。

二、编撰者及学术倾向

《六韬》的编撰者应与战国时期的齐国稷下学宫有关。该书具有杂取众家的特点,不仅与《孙子》、《吴子》、《尉缭子》等兵书有诸多近似表述,而且于儒、道、名、法各家思想都有采辑,张烈在其《六韬的成书及其内容》一文中就曾说“《六韬》一书是杂家作品”。同时,《六韬》又是一部以黄老为主旨的兵家著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如邵鸿、徐勇、解文超等都提出了这一观点。

《六韬》的思想内蕴具有鲜明的黄老学术底色。如《文韬·兵道篇》云:“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于神’。”此引黄帝语释“兵道”之“一”,正本乎《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谓道所生者一,道始于一,亦如马王堆《黄帝书·十大经·成法篇》所谓“一者,道其本也”。而《六韬》云“一者,能独往独来”,《老子》“道生一”亦有“独一无偶”之义(陈鼓应注),《黄帝书·道原篇》也说“独立不偶,万物莫之能令”,其旨互通。

又如《文韬·上贤篇》云:“夫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此语正合于“君人南面之术”(《汉书·艺文志》)。《举贤篇》云:“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是以名实之辨发明治术之要,彼时名、道、法诸家于此皆有论及,尤与黄老密切关联。名家者言如《邓析子·无厚》曰:“循名责实,君之事也;奉法宣令,臣之职也。”道家者言如《文子·上仁》曰:“循名责实,使自有司。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如此则百官之事,各有所考。”法家者言如《韩非子·定法篇》称“申不害言术”,谓其“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各家所云,其意互通,考其衍进之迹,与黄老由道入法的逻辑进路正相吻合。

又《文韬·大礼篇》云:“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近似表述亦见于作为黄老学术代表著作的《黄帝书·称篇》:“诸阴者法地,地德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予不争。”同时,又见于《管子·九守篇》:“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而管子也是以黄老思想为主,是齐国稷下学者推尊管子之作。

又《文韬·六守篇》云:“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使农、工、商各一其乡、各安其处的做法,在《管子》、《国语》中都有印证,而《管子·小匡篇》言之尤详,“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以为民纪”,“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处农必就田壄,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此说反映了稷下学者在祖述《管子》治民方略基础上,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系统设计。

综上,《六韬》的内容托名太公,出自战国时期的齐国,在学术思想上杂取众家,而又以黄老为主旨,基本可以推断其主要篇章出自稷下大夫的集体编撰。


书籍介绍

《六韬》分为六卷,各卷分别以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命名,即所谓“六韬”,各韬之下又分若干篇,凡58篇。此书相传为姜太公所作,后人对此多有质疑。主要内容为太公与文王、武王之间在军事方面的问答对话,反映了早期的战争观,包括战争谋略、作战类型、作战指导、战阵、战备和军事人才的培养等各个方面。宋神宗时期,该书与《孙子兵法》《李卫公问对》《司马法》《三略》《吴子》《尉缭子》六部兵书并列,结集为著名的《武经七书》。

此次整理,以《续古逸丛书》所收宋本《武经七书》为底本,以日本文久三年刻施子美《施氏七书讲义》、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陆军印刷所影印明万历刻刘寅《武经七书直解》、明崇祯九年芙蓉馆刻黄献臣《武经开宗》、明天启元年刻茅元仪《武备志》、清光绪二年岭南古经阁刻朱墉《武经七书汇解》、清嘉庆十年刻孙星衍《平津馆丛书》等为校本,对全书文字做了细致校勘,并在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对相关字词、文意做了详明注释。

书末附录包括《校订银雀山汉简六韬》《校订八角廊汉简六韬》《校订敦煌唐写本六韬残卷》《群书治要节录六韬阴谋》《西夏文译本六韬》《六韬佚文》和《历代六韬真伪考》等,颇具史料参考价值。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差评(71+)
  • 收费(407+)
  • 微信读书(502+)
  • 下载快(220+)
  • 三星好评(535+)
  • 图书多(566+)

下载评价

  • 网友 谢***灵: ( 2025-01-16 10:03:01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融***华: ( 2024-12-24 21:05:44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饶***丽: ( 2025-01-13 02:54:2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孙***夏: ( 2025-01-17 00:55:18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冉***兮: ( 2024-12-27 06:06:23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寇***音: ( 2025-01-03 13:44:16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宫***玉: ( 2025-01-06 05:59:18 )

    我说完了。

  • 网友 康***溪: ( 2024-12-26 21:00:09 )

    强烈推荐!!!

  • 网友 沈***松: ( 2024-12-31 01:53:29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敖***菡: ( 2024-12-31 01:48:29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寿***芳: ( 2025-01-20 09:28:08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林***艳: ( 2025-01-10 05:50:29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