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青少版)/小译林中小学阅读丛书 译林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青少版)/小译林中小学阅读丛书 译林出版社精美图片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青少版)/小译林中小学阅读丛书 译林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青少版)/小译林中小学阅读丛书 译林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478499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
  • 页数:224
  • 价格:10.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5:50:07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在我们祖国的西北大地上,有一颗熠熠生辉的丝路明珠。在那里,有几百个洞窟,里面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几万平方米的绚烂壁画,是世界上的一处文化遗址,也是一座历经千年的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这个地方,就是敦煌莫高窟。本书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求学北大、扎根大漠、守一不移的人生故事。通过她的坚守,我们得以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敦煌石窟艺术的魅力、意义和价值,文物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及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谁言寸草心

活下来是个奇迹

差一点死于小儿麻痹症

我从小不爱说话

新沪中学的先生们

第一志愿是北大

第二章 永恒的校园

我渴望游遍名川大山

群星灿烂的历史学系

回忆苏秉琦先生

我的老师宿白先生

北大的精神传统和学术氛围

第三章 万里敦煌道

幻想在现实中苏醒

在莫高窟的毕业实习

我被分配去了敦煌

苏秉琦先生的一次召见

重回莫高窟

第四章 千年莫高窟

乐僔和尚与敦煌第一窟

绵延千年的灿烂文明

逐渐中国化的敦煌佛教艺术

藏经洞文书的发现与流散

第五章 情系敦煌学

中国敦煌学的发轫

让敦煌学回到中国

常书鸿先生的不朽贡献

段文杰先生与敦煌研究院

季羡林先生与敦煌学

第六章 敦煌的女儿

报告文学《敦煌的女儿》

“莫高窟人”的宿命

我其实想过离开敦煌

我不是好妻子、好母亲

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

我的老彭走了

第七章 神圣的艺术

绵延千年的佛教美术史

永不停息的自由飞舞

最完美的彩塑

第158窟:涅槃的境界

第八章 莫高守护人

莫高窟人的守护

保护就是要和时间赛跑

壁画修复的“缓慢节奏”

“数字敦煌”的实现

让文物保护有法可依

第九章 四十年圆梦

《敦煌七讲》: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建立

为了“还债”

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重要和困难

四十年后终成卷

急功近利是学术的死敌

第十章 艰苦求卓绝

“舍身饲虎”的真意

“莫高精神”的杰出典范

我们都是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叶

我沾了莫高窟的光

守护敦煌的究极意义

莫高窟人的墓地在宕泉河畔

附录:写给北京大学2019级新生的亲笔信

后记


作者介绍:

樊锦诗1938年生,浙江杭州人。生于北京,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历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石窟保护与管理、石窟考古方面的研究。2017年《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荣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称号;2019年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奋斗者”荣誉称号。顾春芳上海宝山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学、戏剧戏曲学、戏剧美学、电影学。主要学术著作有《呈现与阐释》《意象生成》《戏剧学导论》《她的舞台》《戏剧交响》,出版有诗集《四月的沉醉》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一章 谁言寸草心 活下来是个奇迹 我的祖籍是浙江杭州。1938年7月9日我出生于北平。 那年北平已经沦陷,日军司令部就设在铁狮子胡同。但是华北之大,日军根本无法控制。日本政府决定“以华制华”,在占领区扶植各种傀儡政权,以达到征服中国的目的。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一家就去了上海。北平沦陷后,绝大多数北平文化教育界的人士都拒绝与侵略者合作,宁愿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大后方为抗战尽力。由于种种原因走不了的,也宁可隐居起来,过着清贫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我父母决定带着全家去南方谋生。 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大姐,我和二姐是双生子。按照家谱,我们姐妹是樊家的梅字辈,大姐的名字中就有个“梅”字。但是父亲希望女孩子也要饱读诗书,于是分别以“诗”“书”为名,给我们姐妹俩取了名字。我的双胞胎姐姐叫“樊锦书”,我叫“樊锦诗”。 我俩是在协和医院出生的。我和姐姐是早产儿,出生的时候才六个半月。听祖母说,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大腿就只有她大拇指那么粗。由于我们严重不足月,医院不让出院,需要放在暖箱里观察。现在想想,如果不是在协和医院,以当时一般的医疗条件,估计我们早就没命了。 因为我和二姐是不足月的早产儿,又是双生子,所以从小体质就比较弱。特别是我,小时候多病多灾。因为先天不足,背也有点驼,就是一个“丑小鸭”。 我父亲名叫樊际麟,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个工程师。 父亲的英语特别好,非常热爱中国古典艺术和文化。因为我很小就离开了北京,因此对小时候北京的那一段生活并没有特别的印象。 到了上海之后,因为家里孩子多,母亲就在家操持家务,全家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我们家本来已经有了三姐妹,后来又陆续有了两个弟弟,一共姐妹五个。因为家里还有爷爷奶奶,父母的负担比较重。于是,母亲就把我和双胞胎姐姐放在外婆家里寄养,我们就和外婆住在上海愚园路的一幢公寓里。 父母带着大姐和弟弟住在舅舅家一个石库门的房子里。那个房子位于现在的静安区新闸路。后来我们全家又搬去了虹口区,租住在一个租界时期的西式房子里,家里还有壁炉。 我八岁才会进学校读书,因为那时老人家多少还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幸亏有父亲的支持,他认为女孩也应该受良好的教育,于是他说服了外婆让我和二姐也上学去。我先后上过三个私立小学。我的第一个学校是愚园路的彼得小学,那是一个教会学校。二年级的时候我从彼得小学转到了当时的求德小学,第二年又转到了海宁路的善导小学。家里要供五个孩子读书,父母的负担可想而知。直到后来公私合营,私立中学改为公立学校,这才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每逢新学期开始,我和姐姐们领了新书回家后,父亲总要和我们一起包书皮。那时候不像现在,有现成的漂亮包书纸。当时就是找些干净的牛皮纸,把课本的封面包上。之后,父亲就会用楷书工工整整地在书封写上“樊锦诗”三个字。父亲练过书法,字写得非常漂亮,他对孩子们也是言传身教,要我们从小练书法。他还找来颜真卿、欧阳询的字帖让我们临摹。我小时候也喜欢模仿父亲的字,潜移默化地,我的字和他的很像,但不如父亲写得好。 受到家里的影响,我从小跟着大人听评弹、看戏,特别喜欢去戏院,因为可以吃到许多零食。我现在还喜欢评弹和昆曲,最喜欢听刘天韵的《林冲踏雪》。 抗战期间,上海沦为“孤岛”,市区绝大部分地方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还有英法等其他国家控制的租界。大家都害怕日本人,有时候小孩子哭闹,只要大人一说:“日本人来了!”小孩子连哭都不敢哭。在我的记忆里,大人们会给孩子们讲文天祥、岳飞、戚继光的故事,当时的儿童读物主要是这样一类鼓励爱国的书,连积木上也印了这些个英雄人物。在父母和家人的呵护下,我们兄弟姐妹小时候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我的印象中,父亲还时常教我们背诵《古文观止》,带我们去看电影。静安寺愚园路附近有一个百乐门影院,我就在那里看过美国好莱坞电影《出水芙蓉》和《绿野仙踪》,后来还看过苏联电影《第三次打击》。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个消息传来,人们欢欣雀跃,上海各界组织了庆祝和狂欢活动。那一刻,中国胜利了!整个上海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我那时候已经七岁了。在这七年里,我虽然年幼无知,但受到大人的影响,和所有人一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信念:“绝不当亡国奴!” 这就是当时的孩子最真实的感受。如今回过头来看,这种爱国的感情,和大人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们当时看的书,看的图片,听的故事,虽然也有白雪公主、美人鱼,但更多的是岳母刺字、抗击倭寇这些内容。这些教育对我影响至深。 P1-4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小译林中小学阅读丛书”专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核心选目,名家、名作、名译,引领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高附加值,实用,有趣,长知识。本书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特别送给青少年的励志之书,讲述其守一不移的传奇人生,深度讲解精美绝伦的敦煌艺术,呈现感人肺腑的“莫高精神”,本书亦可作为参观莫高窟的导览手册。内含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权石窟艺术彩色插图,图文并茂,悦目怡情;特别收录樊锦诗写给北京大学新生的亲笔信,情真意切,启迪心灵。


书籍介绍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在我们祖国的西北大地上,有一颗熠熠生辉的丝路明珠。在那里,有几百个洞窟,里面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几万平方米的绚烂壁画,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处文化遗址,也是一座历经千年的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这个地方,就是敦煌莫高窟。

本书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求学北大、扎根大漠、守一不移的人生故事。通过她的坚守,我们得以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敦煌石窟艺术的魅力、意义和价值,文物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及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差评(394+)
  • 体验差(280+)
  • 好评多(75+)
  • 章节完整(546+)
  • 简单(199+)
  • 格式多(274+)
  • 方便(172+)

下载评价

  • 网友 谢***灵: ( 2024-12-28 00:07:37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晏***媛: ( 2024-12-30 21:56:00 )

    够人性化!

  • 网友 利***巧: ( 2025-01-02 09:38:36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师***怡: ( 2025-01-08 01:12:28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曾***文: ( 2024-12-24 05:05:56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冷***洁: ( 2024-12-26 20:04:03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林***艳: ( 2025-01-09 13:57:44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曹***雯: ( 2025-01-03 15:07:08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师***怀: ( 2025-01-19 20:44:54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石***致: ( 2025-01-10 10:33:19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