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斋 -荣格自传:记忆、梦、思考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5:52:58

荣格自传:记忆、梦、思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荣格自传:记忆、梦、思考精美图片
》荣格自传:记忆、梦、思考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荣格自传:记忆、梦、思考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138263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
  • 页数:298
  • 价格:32.5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5:52:58

寄语:

被西方思想界冠以“心理学界的哥伦布”


内容简介: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各种人格类型测试,就是基于荣格的人格原型理论演化发展而来。荣格一生笔耕不辍,荣格说,对于那些不朽的世界闯入了这个短暂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荣格主要讲内在经历的原因,其中包括荣格的梦想和幻象。内在的经历也为我所经历的外在事件加盖了印记,这些事件在我的青年时代或之后一直具有重要意义。我很早就得出这样的见解,即当生活中的问题和复杂性没有答案时,它们终将毫无意义。外在经历不能替代内在经验。因此,我的生活在外在事件上简直是贫瘠。关于外在事件,我没有什么可多说的,因为它会让我感到空洞而又虚无缥缈。我只能从内在的事件中了解自己。正是它们造就了我的人生,而我的自传也正是在讲述它们。


书籍目录:

一 童 年 

二 中学时期 

三 大学时期 

四 治疗实践 

五 弗洛伊德 

六 直面潜意识 

七 著书立说 

八 塔 楼 

九 旅 行 

十 幻 象 

十一 死后生活 

十二 晚期思想 

回 顾 

附录Ⅰ 信 函 

附录Ⅱ 术语解释 


作者介绍:

荣格,著名心理学家,研究分析心理学。1909年,弗洛伊德把他定为精神分析运动的法定继承人。1911年,在弗洛伊德的举荐下,荣格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主席。荣格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以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己为轴心,将不同时间、空间、文化、人性等结合成一个整体,构成他特有的思想结构。他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自成一家。荣格在性格哲学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填补了一大空白,从此,“性格决定命运”有了科学的哲学依据。

译者简介

刘琬莹,黑龙江大学硕士毕业,多次为国际会议提供口译和笔译服务,也多次参与书籍翻译。热爱阅读,热爱哲学,愿凭借自己对文字的热忱继续探索下去,在长时间的磨炼下沉淀自己,以有信念感的文字传达自己对爱与美的理解。

顾瑞,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翻译硕士专业,澳大利亚NATTI三级笔译,CATTI二级笔译,月翻译量10万字,擅长社科类翻译。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直面潜意识

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后的一段时间,我的内心感到无所适从,称之为迷失方向也绝不夸张。我感到自己像是飘在空中,因为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立足点。重要的是,我觉得有必要对我的患者采取新的态度。我决心就目前而言,不要给他们强加任何理论前提,而是要耐心等待并观察,看看他们会说些什么。我想要的是让一切顺其自然,患者反而会自发地向我讲述自己的梦和幻象,而我所做的只是问他们:“与此相关您发生过怎样的事?”或者,“您如何定义它?它因何而起?您对此有何看法?”于是对梦的阐释似乎是根据患者的回答和联想自然而然得出的。我有意避免所有理论观点,只是简单地帮助患者自己理解梦境的影像,而并没有运用规则和理论。

不久,我发现以梦本身作为释梦的基础是正确的,因为梦境本该起到这种作用,梦境本就是我们必须延续的事实。诚然,这种方法从各方面来看都产生了诸多问题,也使得对标准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我可以这样说,此时正需要辨明初始方向。

此时我变得异常清醒,回顾了一路走来旅途中的点点滴滴。我想:“现在,你拥有了破解神话之谜的钥匙,并可以自由打开心理潜意识的所有大门。”但是随后,我听到内心有一个声音说:“为什么要打开所有的门?”我很快想到一个问题——自己之前到底做出过哪些成绩?我解释过古老民族的神话、我写过一本关于英雄的书、一本关于人类一直生活在其中的神话的书。但是,当今人类生活在什么样的神话中?是基督教神话吗?我问自己:“你生活在基督教神话中吗?”老实说答案为否。对我而言,神话并非我赖以为生之物。“那我们不再拥有神话了吗?”“是的,显然我们不再有任何神话。”“那你生活在其中的神话又是什么?”此时与自己的对话令我感到不适,我陷入了思维的死胡同,于是不得不停止思考。

接着在1912年圣诞节前后,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发现自己在一个宏伟的意大利凉廊里,凉廊周围有柱子、大理石地板和大理石栏杆。我坐在文艺复兴风格的金色椅子上,面前是一张罕见的美丽的桌子。桌子是用绿岩制成的,像绿宝石一般。我坐在那里,从这个高高耸立在一座城堡塔楼上的凉廊里眺望远方。我的孩子们也坐在桌边。

突然,一只白色的鸟飞了下来,它要么是一只小海鸥,要么是一只鸽子。它优雅地停在桌上,我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以免吓跑那只漂亮的白鸟。很快,鸽子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年纪大约八岁,一头金发。只见她和孩子们跑到城堡的柱廊附近,和他们一起在那儿嬉戏玩耍。

我陷入沉思,想着刚刚发生的事情。这时小女孩又跑回来,轻柔地搂着我的脖子,然后她突然消失不见了,转而再见到的是那只鸽子,用人类的声音缓慢地说道:“只有在刚刚入夜的头几个小时里,我才能变成人类,而雄鸽正忙于那十二个死者的事。”说完她突然飞向那蓝色的天空,然后我醒来了。

我非常好奇,一只雄鸽和十二个死者有什么关系?关于绿宝石桌,我想到了《翠玉录》的故事,三位一体的赫尔墨斯炼金术传说中的翠玉桌。据说他留下了一张桌子,上面刻着炼金术智慧的基本原则。

我还想到了十二使徒、一年中的十二个月、黄道十二宫等,但我找不到谜团的答案,后我不得不放弃它。我可以肯定的是,那场梦表明我的潜意识已被异常激活,但我不知道有什么技术可以使我深入自己的心路历程,因此除了等待,以及继续我的生活并密切注意自己的幻象之外,我别无选择。

一种幻象总是不断在我脑海里出现:有些东西虽然已经死了,但它仍然还活着。例如,我把尸体放进焚化炉以后却发现他们还活着。这些幻象来得愈加猛烈,同时又幻化成了我的一场梦。

我仿佛身处阿尔勒附近的阿里斯康墓园,在那里有一条小巷可以直通墨洛温王朝时代。在梦中,我从城里来,看见前面有一条类似的小巷,坟墓排成长长的一排。坟墓基座上有块石板,上面安放着死人。它们让我想起了古老的教堂墓穴,里面平躺着身穿盔甲的骑士。因此,我梦中的死者身穿他们那个年代的服饰,双手紧握,区别在于他们不是用石头凿成的,而是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制成了木乃伊。我在个坟前驻足观察,死者的年纪在十八岁到三十岁。我饶有兴趣地端详着他的衣服,突然他动了,松开双手,但那只是因为我在看着他。我心里感到非常不舒服,但继续往前走,来到另一具18世纪的尸体前。同样的事情再一次发生:当我看着他时,他醒了过来,动了动他的手。所以我就这样沿着整整一排坟墓走了过去,直到我来到“12世纪”,只见一个穿着链甲的十字军战士双手紧扣躺在那里。他似乎是用木头雕刻的,我盯着他看了好久,以为他真的死了,但突然我看到他左手的一根手指开始微微晃动。

当然,我一开始是认可弗洛伊德的观点的,即旧有经验的残余存在于潜意识中。 但是像这样的梦,以及我对潜意识的实际体验教会了我这些内容并没有完全消失,也并非过时的形式,而是同属于我们生命的存在。我的工作证实了这一假设,并由此在多年后形成了原型理论。

然而,梦并不能帮我克服迷失方向的内心感受。相反,此时的我就像是在不间断的内心压力下艰难度日一样。有时这种感觉会变得格外强烈,连我都怀疑自己有某种精神上的障碍。因此,我两次回顾了我一生中的所有细节,尤其是童年的记忆。因为我猜想我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而这些可能就是造成这次内心煎熬的原因。但这种反省只会让我重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于是,我对自己说:“既然我什么都不知道,那我只要对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做出回应就行了。”于是我有意识地服从了潜意识的冲动。

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是我十岁或十一岁的童年记忆,当时我像着魔一样爱玩积木。我清楚地记得我是如何建造小房子和城堡的,我用瓶子来建造大门侧面和拱顶。后来,我又用到普通的石头,用泥来充当灰泥。这些建筑让我着迷了很长时间。令我吃惊的是,在这段记忆中还伴随着许多情感。“哎呀,”我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回想起来就和刚刚发生一样,那个小男孩还在,他拥有我所缺乏的创造性生活。但我怎么才能做到呢?”因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我似乎已经不可能弥合从十一岁到现在因漫长岁月而产生的距离。然而,如果我想重新建立与那个时期的联系,那我别无选择,只能回到过去,通过玩他那种充满孩子气的游戏来重新感受他的生活。这一刻是我命运的转折点,但我是在无休止的抵抗之后出于妥协才让步的。因为我意识到除了玩这种幼稚的游戏之外自己对其他事无能为力,这的确是一个痛苦而耻辱的体验。

尽管如此,我还是开始收集合适的石头,我从湖边找了一些,又从水里找了一些。我开始建造小屋、城堡,还有一整个村庄。现在还剩教堂没建了,所以我造了一座方形的建筑,上方有一个六角形鼓状物,还有一个圆顶。教堂还需要有一个祭坛,但我犹豫要不要建。

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完成这项工作?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边在湖边散步,边从岸上的砾石中捡石头。突然我发现了一块红色金字塔形状的石头,约一英寸半大小。它是一块石头碎片,由于水的打磨抛光形成这种形状,纯属偶然之物。我立刻想到:这就是祭坛!我把它放在圆顶下方正中间的位置,我一边做,一边想起了我儿时梦中在地下发现的那个生殖器形象。这种联系给我带来了一种满足感。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一个人要是比别人懂得多,他就变得孤独起来。但孤独并不一定有害于友谊,因为再没有比孤独的人对友谊更敏感的了,而友谊则只有在每个个人均记住了自己的个性并不使自己混同于他人时才能与日俱增。


我向来觉得,生命就像以根茎维持住生命的植物。它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见的,是深藏于根茎处的。露出地面的那一部分生命只能延续一个夏季。


荣格认为,情结是个人潜意识中一组组心理内容的聚集,有似完整人格中彼此分离且独立自主的一个个小人格;它有自己的驱力,并可以强有力地控制与支配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精神症状既然植根于情结之中,而词语联想测验既然能发现隐藏于患者身上的情结,治疗者便可以通过分解消融这些情结,使病人重新恢复健康。


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是有区别的,个人潜意是由那些曾一度被意识到但后来又被忘却了的心理内容所组成,而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在人的整个一生中却从未被意识到。


集体潜意识贮存有各种各样的“原型”。荣格认为,“人生中有多少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原型”。但对形成人格和行为特别重要的是“人格面具

女性意向”(阿尼玛)和“男性意向”(阿尼姆斯)、“阴影”及“自性”这四种原型。人格中这几种主要原型,会产生沖突与对抗。这种沖突和对抗如果过于激烈,就会导致人格的崩溃

个人于是便会成为精神病患者或神经官能症患者,但这种冲突要是能为人格所承受,却会为一个人的创造力提供动力然而,这几种对立的原型又可以通过“超越功能”而统一和综合起来。人的这种天赋功能,将导致形成种平衡的、整合的人格。


我心里产生了一种最强烈的抵制感,抵制按照我的自我来进行外推这一方式来想象上帝。这在我看来实属狂妄之极,要是还不算是彻头彻尾的渎圣的话。我的自我在任何情况下对我来说都是甚为难于把握的。首先,我知道,它具有两个互相矛盾的方面,即第人格和第二人格。其次,在这两个方面里,我的自我是极为有限的,受制于自我欺骗、错误、心绪、感情、冲动和罪孽的各种可能性。这种情形所遇到的失败要远多于胜利,它是幼稚的、爱好虚荣的、自私自利的、轻视他人的、贪婪的、要求别人的爱的、不公正的、敏感的、懒惰的、不负责的等等。使我大失所望的是,它缺少我所羨慕和妒忌的别人身上所具有的那许多的美德和オ华。这怎么可能就是我们据之以设想上帝的性质的那种类似性呢?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心理学大师荣格自传,研究分析心理学,被西方思想界冠以“心理学界的哥伦布”。

★心理学大师荣格于83岁高龄,浓缩其一生的思想精髓,写下的集大成之作,完整再现荣格穿越人生痛苦和迷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在书中,荣格打开自己的心灵,毫无保留地坦诚自我探索的全过程,以平实的语言跟人们一起探讨他丰富的人生和浩瀚的精神世界。

★与弗洛伊德、阿德勒齐名,20世纪心理治疗大师荣格代表作合集,他是弗洛伊德的弟子。弗洛伊德曾把他定为精神分析运动的法定继承人。

★荣格曾有言,“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对其要紧的感受”。

★荣格一生笔耕不辍,本书作为他代表性的著作,是对其传奇一生的回顾和思考,也是后人研究荣格本人及其思想的主要参考资料。


媒体评论

★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与其做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

  ——荣格   

★“每次阅读荣格,都会被他所震撼。他太聪明了,你读他的书,你会发现自己没有想过的谜题已经被荣格找到了解决答案.....”

  —— 乔丹•彼得森 

★荣格一生笔耕不辍,本书作为他的代表作,是对其传奇一生的回顾和思考,也是后人研究荣格本人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


前言

在这座房子里诞生了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年月日—年月日),人类心灵奥秘的探索者。

———荣格故居碑文

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于年出生于瑞士小镇凯斯维尔,并于年进入瑞士巴塞尔大学主修医学,后求学于苏黎世大学。荣格一生致力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治疗与研究,是现代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开创性人物,分析心理学派的建立者。他提出了内倾和外倾人格、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等心理学概念与理论,对后世的文学、哲学、人类学、宗教、艺术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荣格一生著述颇丰,晚年隐居在苏黎世柏林根的湖畔。

荣格自幼就是一个性格有些孤僻、想象力丰富的男孩,而他的父母在其早年性格形成期所产生的影响为日后荣格的一生打上了底色,或者用荣格自己的话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荣格的父亲是一名拥有语言学博士学位的乡村牧师,由于职业原因压抑自我,性格喜怒无常,他信仰上帝却反对自己的儿子从事宗教学研究。他的母亲有着明显的双重人格,在荣格眼里她是称职的母亲,一个不错的聊天对象,但同时也会表现出歇斯底里的症状。在父母二人并不和睦的婚姻中,荣格扮演了一名痛苦的调解者的角色。

荣格曾有言,“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交流对其要紧的感受”。与他人难以产生共鸣,常常陷入种种幻象和梦境的荣格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探索中找到了心灵迷宫的出路。在中学时期,荣格便开始接触歌德、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但他的涉猎并不限于德语世界的作品。为了从心灵困境中自救并缓解不安的情绪,他还从古希腊先贤中汲取养分,并在父亲的书房中翻阅了大量宗教图书。他不仅从阅读中找到了父亲这样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不幸生活的根源,同时也将他引向了心理学研究。

荣格的祖父曾是著名的医生,而且有传闻称荣格是歌德的后人。像是接受了冥冥之中的指引,荣格本人后来走上了人类心灵的探索之路。一方面,荣格自小就培养起对历史和哲学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随着对问题的逐渐深入研究,自然科学逐渐吸引了年轻的荣格,而学习医学、研究人的心理就像是两条溪流汇聚合一。

年,荣格结束了在巴塞尔大学的学习,也正是在那一年,另一位心理学界的划时代人物弗洛伊德发表了他的扛鼎之作《梦的解析》。荣格将弗洛伊德比喻为“旧约先知”,称他亲手推翻虚假的神明,撕开一大堆不实和伪善的面纱,正是这种惺惺相惜让二人结缘。弗洛伊德的学说在当时曾被认为是异端邪说,荣格冒着有损职业生涯的危险,公开声援这位亦师亦友的前辈。他们曾将自己的梦交给对方进行分析,但后来二人还是分道扬镳。在荣格一方看来,二人关系的破裂是由于弗洛伊德对任何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不容置疑的感觉。

同为行走在黑暗中的心灵探索者,弗洛伊德创立了潜意识心理学,而荣格作为继承人开拓和发展了该学说,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分析心理学。潜意识究竟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多大,荣格曾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你的潜意识正在操纵着你,而你却称其为命运。”如果将意识比喻为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那么水面之下的便是我们的潜意识,而这部分更大,也更难以察觉。潜意识理论被广泛接纳之前,人们会自然以为自己的内心活动和外在行为是由意识所决定,而自弗洛伊德和荣格创立与发展潜意识学说之后,“水面之下”的潜意识才渐渐走进公众视野,人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的一些下意识或者看似无来由的言行,其实都出于潜意识。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荣格这个名字或许并不陌生。诚然,这种熟悉是由于荣格的诸多学说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例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各种人格类型测试,就是基于荣格的人格原型理论演化发展而来。其实,这种莫名的熟悉感也来自荣格的中国情结。他信奉中国道家学说,曾为德国汉学家卫礼贤所译的《易经》作序,还自诩为中国文化的信徒。在本书中荣格引用《道德经》中的“众人昭昭,我独昏昏”来形容自己晚年时的感悟。有时,甚至能从这个数十年前的欧陆学者的文字中,读出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

荣格曾著有一书《寻找灵魂的现代人》,论述了自己对现代人精神问题的认识。而在追求意义、找寻灵魂成为现代人的天然使命和本能的今天,在历经很多年依然无法走出人类自我认知困境的今天,在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不妨认识一下这位寻找灵魂的现代人,走进这位带领人们向内审视的先驱的心路历程。

荣格一生笔耕不辍,本书作为他的代表著作,是对其传奇一生的回顾和思考,也是后人研究荣格本人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书籍介绍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各种人格类型测试,就是基于荣格的人格原型理论演化发展而来。荣格一生笔耕不辍,荣格说,对于那些不朽的世界闯入了这个短暂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荣格主要讲内在经历的原因,其中包括荣格的梦想和幻象。内在的经历也为我所经历的外在事件加盖了印记,这些事件在我的青年时代或之后一直具有重要意义。我很早就得出这样的见解,即当生活中的问题和复杂性没有答案时,它们终将毫无意义。外在经历不能替代内在经验。因此,我的生活在外在事件上简直是贫瘠。关于外在事件,我没有什么可多说的,因为它会让我感到空洞而又虚无缥缈。我只能从内在的事件中了解自己。正是它们造就了我的人生,而我的自传也正是在讲述它们。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二星好评(196+)
  • 速度快(633+)
  • 愉快的找书体验(176+)
  • 排版满分(105+)
  • txt(588+)
  • mobi(266+)
  • 速度慢(318+)
  • 五星好评(671+)
  • 字体合适(663+)
  • 图文清晰(366+)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晴: ( 2024-12-29 20:46:09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訾***雰: ( 2025-01-17 23:09:09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方***旋: ( 2025-01-02 23:17:25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仰***兰: ( 2024-12-24 00:44:40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曾***玉: ( 2025-01-18 15:39:00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汪***豪: ( 2024-12-29 17:38:15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权***波: ( 2024-12-21 21:31:43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戈***玉: ( 2025-01-13 15:03:52 )

    特别棒

  • 网友 孔***旋: ( 2024-12-29 19:52:27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陈***秋: ( 2025-01-15 21:05:08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寿***芳: ( 2025-01-02 05:22:52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詹***萍: ( 2024-12-20 22:24:12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冷***洁: ( 2025-01-06 10:11:10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焦***山: ( 2025-01-06 11:51:17 )

    不错。。。。。

  • 网友 步***青: ( 2025-01-08 19:37:34 )

    。。。。。好

  • 网友 孙***美: ( 2025-01-13 20:05:29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