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斯坦福大学2014年以来备受欢迎的课程。阐释设计思维的理念与方法,设计如艺术品一般的美好人生。
内容简介: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实验室的创始人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不仅是硅谷著名的创新者,同时也是知名的人生设计师——他们开设的人生设计课是斯坦福大学近几年备受欢迎的课程。
博内特教授和伊万斯教授认为,人生并不存在的解,人生也不可能被完美规划。正如设计师不会一味“思考”未来而是主动去创造未来一样,你需要利用设计思维模式,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集中精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大胆尝试,这样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在人生设计的过程中,你需要:
√ 保持好奇。激发你的探索欲,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 不断尝试。将目标付诸行动,不断尝试,切忌空想。
√ 重新定义问题。重新审视目前的状况,转换思维模式。
√ 保持专注。学会放手,专注于过程。
√ 深度合作。与他人合作,适度求助。
本书并不是让我们对未来进行虚构或幻想,而是让我们跳出惯性思维,勇于改变,进行快速试错,确立新的人生目标。这门课在大学生和专业人士的实验中成效斐然,并且帮助很多人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不管你是16岁还是60岁,人生设计课都能帮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重启你的人生。
书籍目录:
目 录
推荐序 你的人生是工业品,还是艺术品? VII 引 言 如何设计你的人生 XVII
第 1 章 分析测评你目前的生活
辨识无法解决的“重力问题”007 重力问题 010
人生设计评估 015
“健康 / 工作 / 娱乐 / 爱”仪表盘 017 像设计师一样思考 029
第 2 章 创建人生的指南针
反思你的工作观 040
反思你的人生观 042
不要偏离正确的航线 044
第 3 章 寻路
找到你的路 052
拥有更多心流体验 054
关注你的能量水平 056
享受工作的乐趣 058
记录“美好时光日志”061
AEIOU 法的妙用 067
回顾你的高峰体验 070
第 4 章 摆脱困境
打开思路,拒绝自我设限 080
制作你的思维导图 084
辨识无法自行消失的“锚问题”089 根据美好时光日志绘制思维导图 100
第 5 章 制订你的“奥德赛计划”
畅想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110
奥德赛计划详解 117
玛莎的奥德赛计划 120
分享你的人生计划 125
第 6 章 原型设计
学会提问 134
进行原型对话——人生设计采访 139
原型体验 143
人生设计头脑风暴 144
第 7 章 成功求职的秘密
读懂职位描述之外的含义 160
找工作的首要原则是“适合”166 尽早放弃“超级工作”169
蒙人的“幽灵”招聘 171
知名公司里的“假阳性”和“伪阴性”172 让工作更完美 174
第 8 章 好工作是设计出来的
发挥人际网的作用 183
你寻找的是工作机会,而不是工作 187
第 9 章 主动选择幸福
选择四步骤 195
避免过度思虑,学会放手 214
第 10 章 你可以对失败免疫
不要以结果评判人生成败 222
成长到死 227
失败重构练习 232
第 11 章 创建团队
确定你的团队成员 245
团队角色和规则 249
寻找人生导师 250
积极组织社群活动 255
结语 你一定能设计出美好的人生 261
致谢 279
作者介绍:
比尔·博内特,现任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设计创新项目高级主任,斯坦福设计学院执行主任,DT.School®联合创始人。他曾是苹果公司的产品主管以及多家设计咨询公司的创始人。
戴夫·伊万斯,现任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产品设计讲师,管理顾问,也是美国艺电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你的人生是工业品,还是艺术品?
相传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出去和同行闲聊。
“我们有一流的商学院老师。”哈佛大学笑了。
“我们培养了很多世界企业 500 强的 CEO。”西点军校笑了。 “我们很有钱。”哥伦比亚大学笑了。
斯坦福的教授索性丢出个“顺子”——“我们有 D. School、设计思维和硅谷!”
其他人说:“今天就散了吧,大家都忙呢。”
D. School 和设计思维是什么?
2004 年,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教授戴维·凯利(David Kelley)创办了 D. School(斯坦福大学哈索普莱特纳设计学 院),并在 D. School 教授关于设计方法论的课程,他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创新设计与咨询公司 IDEO 的创始人。这个学院面向斯坦福大学所有的研究生开放,很快就成为受欢迎的学院。
D. School 位于硅谷,对面就是商学院,其设计思维从一开始就和硅谷的商业、教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创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此前曾横扫国内的“互联网思维”也从中借鉴了许多内容。
人生设计课的创始人也不是什么职业规划师,而是两名跨界的设计师——苹果公司前员工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 斯,比尔曾经为早期的苹果笔记本电脑设计出耐用的铰链(即屏幕与键盘连接的转轴),戴夫则研发了苹果电脑的款鼠标。经常受邀为硅谷的创意天才们讲解设计理念的他们,却发现自己的理念只能帮助人们做出有创意的产品,却无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于是二人决定,把设计思维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中来。
“人生设计”就是把设计思维运用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一种方式,课程的目标是“如何运用设计思维,发现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快公司》曾报道,这是“斯坦福火的一门课”。这本《人生设计课》正是撷取了课堂上的精华内容。
人生设计课对于很多人生难题的解答思路与以往全然不同,又因为设计思维在商业上的有效性已经被验证,所以这些思路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绝非泛泛而谈。
“设计思维”并不是指设计师思维,它更像是一套开源方法论——设计思维不相信“灵感一闪”的创新,而是认为创新是一种推导的过程——“We Frame Creativity”(我们建构创造力)。
我来举三个例子,让我们看看设计思维和传统的规划思维有什么不同。
不要坚持初心,而是重新定义问题
拿我自己来说,很小的时候,我的初心就是当一名物理学家。你看,我有很多理由:
· 我的父母都是工程师,从小我就想当个“大科学家”;
· 我喜欢读爱因斯坦的传记,甚至组织过一次班会,给全班同学解释相对论;
· 我的物理成绩很好,曾经在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得不错的名次;
· 我的物理老师很喜欢我,我也喜欢这个老师。
种种理由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我应该成为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努力做研究后获得诺贝尔奖的那种;退而求其次,我也要成为一个研究物理的大学教授;实在不行,怎么样我也得是个满怀热忱的物理老师吧。
但是,当我真正拥有一个被保送物理系的机会时,我却犹豫了;我了解过物理系学生的日常状态,认识很多真正研究物理的人,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的选择。
现在回头去想,我意识到自己其实对物理并不算真喜欢。我的物理学得很好,因为老师很喜欢我;我喜欢和别人分享有趣的知识,而相对论是个不错的选择;我热衷于幻想而不是研究,甚至还写过几篇科幻小说……
我是一个关注概念和关系的人,我在“分享自己挖掘出的有趣想法给大家,并且对他人有帮助”的时候快乐——这是一个老师、作家、助人者、支持者的工作,也是今天我正在做的事。
你看,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初心是“物理学家”,但其实我只是喜欢“与人分享有趣的理念”。物理只是一个渠道,我还有很多其他的渠道。
正如福特说的,如果在汽车还没被发明出来时问大众,你们想要什么?他们会说“一匹飞快的马”(名词),但是如果你问他们,你们想要做什么?他们的答案是“更快地抵达”(动词)。在人生设计课里,“小时候,你有什么目标?”这个问题被重新定义为“你在什么时候快乐、有能量?”当初心从“名词”转换为“动词”时,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真正关切的东西。
人生设计课的导师们认为,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今天受欢迎的 10 种工作中,有 6 种在十年前甚至都不存在。一个基于过去经历设想的初心,需要用人生设计的思维重新定义,这样才不至于在人生中做出刻舟求剑的行为。
那么,你在做什么的时候投入、有能量、快乐呢?
不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而是拥有很多个选择
职业生涯里有一个很大的难题——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方向?如何找到这个方向?如何确定它是“适合”的?
每个选项都有缺陷:赚钱多的时间少,时间充裕的发展慢,发展快的自己又不太喜欢……
过去,职业咨询师会问你:你在当前的人生阶段需要什么?但这个问题的答案经不起仔细推敲,同时,它也是个玄学问题——如果你要做件改变世界的大事,这个阶段就是要不管钱财多少,不求岁月静好,只求全力发展;但是,如果你准备小富即安,现在已经是平稳状态,那你只有稳扎稳打、娶妻生子,才不辜负你的美好人生。
现在,问题又绕回来了:你究竟适合什么样的生活?其实,“适合”本身就是一个坑,因为“”是极限词,而“适合”是动词。随着你不断地成长,做成了一件又一件事,能力和资源不断提升,“适合”的答案也一天天在不断变化,永远定不下来。
再说了,即使你做成了某件事,你就能确定这件事适合自己吗?
悉尼歌剧院适合悉尼吗?鸟巢适合北京吗?马云适合创业吗?其实谁都不知道。
人生设计的思路是,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可能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设计课会逼你(对,就是逼你)进行头脑风暴,想出至少 10 个选择项,不管靠不靠谱——因为一个好点子来自很多点子,输入决定输出。
真正好的人生状态是:我发现了很多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且决定从某个选择开始先试试看。
不要“做出决定,坚定推进”,而是“边走边看,低成本试错”
当你在犹豫是否要去大城市生活,犹豫是否要离开北上广,犹豫是否应该换个行业时,你常听到的建议是认真做调查,访谈很多人,做很多测试并得出结论,列出决策平衡单,后做出一个好的决定,然后坚持下去。
人生设计课则提供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思路:当你没有真的
推进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困难。互联网公司的做法是进行 AB 测试,而聪明的人生设计方法,是做一个 “AB 人生原型”,然后开始小范围试错。
比如说你可以请假去大城市或者在老家试着找找工作,看看有什么机会,会遇到什么样的老板。在你想尝试的行业和领域中结识一些业内人士,听他们聊聊自己真实的工作,看看你是否感到兴奋;研究几个小领域,看看自己是否喜欢钻研;尝试写作、线上分享,或者主动运营一项小业务,观察大家是否有不错的反馈。
这些尝试的确会占用你的部分时间成本,但是成本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也就是 3 天假期能够搞定的事。相比在焦虑、犹豫中来回摇摆的心力交瘁,探索本身就是一件快乐、有趣,而且效率更高的事情。而且,你在尝试中学到的东西,也会迭代到未来的新选项中。
你看,我用了这么多诸如“兴奋、喜欢、感觉、看看、体验、观察”的词,因为人生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持续观察和体验的过程。
真正的高手懂得花很长时间列出选项,摸清情况,体验感受,找到以后身心如一、全力以赴的方向;而大部分人更热衷于尽快动手,以消解自己的选择焦虑。其实,选择正是设计思维的价值,也是应该花心思的事。
好了,现在我们把前面三个标题的前半句话连在一起,就成了你常常听到的传统的职业规划思路——“专注初心,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项,做出决定并且把事情做成。”
而把后面这三句话连在一起,则是人生设计的思路—— “重新定义问题,找到尽可能多的选项,选择一个进行快速尝试,直到成功。”
前者是做人生工程,后者是做人生设计。
做工程的优点是更加稳健,肯定会有阶段性收获,而且更容易被人理解,因此更适合人生前期,或者是方向清晰的阶 段。人生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做出更加有趣、没有痛苦的决策,探索过程本身就是个快乐的创作过程,更加适应变化,更容易活出独特的人生。人生设计更适合希望从头开始,或者决心转换人生方向的人。
你喜欢哪一种呢?其实这背后的终极问题是: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个工业品,还是一个艺术品?是一个项目还是一次创造?或者是两者的结合?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你都应该了解人生设计,毕竟,你的人生自己不设计,又有谁能设计呢?
古典
新精英创始人、著名心智成长类作家,人生设计师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写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在书中,他指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个有限游戏(为了获胜,我们遵守规则),或者是一个无限游戏(游戏中,我们玩的是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得快乐,让游戏继续下去)。
但这与人生设计有什么关系呢?你要记住自己一直在进行一场无限的游戏,游戏中,你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己,并通过不停地设计来展现自己令人惊叹的一面,这样你就不会失败了。抱着无限游戏的心态,你所做的就不仅是减少失败了,而是真正对失败免疫。没错,你会体验到痛苦、失去和挫败,但这些体验会让你在现实生活中更具复原力。
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被解决,那么它就不是一个问题。它只是一种情况,一种环境,一种生活现实;它像重力一样,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而节省大量时间的诀窍就是接受现实。
很多人找工作时都和莎伦一样:浏览工作招聘列表,寻找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做的工作。其实,这种方法是最不可取的,也是成功率最低的。这种思维方式不属于设计思维一只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不可能带给你长期的满足感。如果你的孩子没有饭吃,如果银行即将没收你的房子,或者你欠了別人一大笔钱,那么任何工作你都得去做。但是,当困境稍有改善,你就可以想办法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不要担心陷入困境,设计师总是处于困境。当你像设计师一样思考时,你就会知道如何构思想象,想出各种选项,为将来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性。
这非常简单。在你思考清楚之前,你不可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所以,你必须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和可能性。
进入心流状态的人通常会有如下特征:
完全投入。
会有极度兴奋或狂喜的感觉。
内心清明一一知道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表现出出奇的镇定冷静。
感觉时间似乎静止了,或者觉得时间倏忽而逝。
现在,请就你的工作观简略地写下一段反思。
你不要只是在大脑中想一下,你可以花上30分钟的时间,认真记录下你的想法,250字即可。
工作观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工作是什么”以及“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不仅要列举你想从工作可得到什
么,还要阐述你对工作的整体看法。你的工作观记录的是你心目中对“好工作”的定义。一份有关工作观的概述可以解
下问题:
·为什么工作?
·工作为了什么?
·工作意味着什么?
·工作与个人、他人以及社会有什么关联?
·好工作或者所谓有价值的工作,是什么?
·工作和金钱有什么关系?
·一个人的经历、成长、成就感和工作有什么关系?
篇幅在250字左右,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关键在于,任何重要的、具有决定性的价值观和想法都可以为你理解生活提供依据,你的人生观就是在为你确定所谓的“人生最重要的事”。
·我为什么在这里?
·生活的意义或者目的是什么?
·个人和他人之间有什么关系?
·家庭、国家和周围世界的融合点在哪里?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是否存在更高级的力量?比如上帝或者其他超自然的事物?如果存在,这将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在生活中,快乐、悲伤、公平、不公平、爱、和平以及冲突的作用是什么?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 斯坦福大学2014年以来备受欢迎的课程,掀起全球人生设计浪潮
2. 阐释设计思维的理念与方法,帮助读者设计如艺术品一般的美好人生。
3. 实用的心态 工具,包括设计思维的5种基本心态:保持好奇,不断尝试,重新定义问题,专注、深度合作;“美好时光日志”“奥德赛计划“等方法。
书摘插图
你的人生是工业品,还是艺术品?
相传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出去和同行闲聊。
“我们有一流的商学院老师。”哈佛大学笑了。
“我们培养了很多世界企业 500 强的 CEO。”西点军校笑了。 “我们很有钱。”哥伦比亚大学笑了。
斯坦福的教授索性丢出个“顺子”——“我们有 D. School、设计思维和硅谷!”
其他人说:“今天就散了吧,大家都忙呢。”
D. School 和设计思维是什么?
2004 年,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教授戴维·凯利(David Kelley)创办了 D. School(斯坦福大学哈索普莱特纳设计学 院),并在 D. School 教授关于设计方法论的课程,他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创新设计与咨询公司 IDEO 的创始人。这个学院面向斯坦福大学所有的研究生开放,很快就成为受欢迎的学院。
D. School 位于硅谷,对面就是商学院,其设计思维从一开始就和硅谷的商业、教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创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此前曾横扫国内的“互联网思维”也从中借鉴了许多内容。
人生设计课的创始人也不是什么职业规划师,而是两名跨界的设计师——苹果公司前员工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 斯,比尔曾经为早期的苹果笔记本电脑设计出耐用的铰链(即屏幕与键盘连接的转轴),戴夫则研发了苹果电脑的款鼠标。经常受邀为硅谷的创意天才们讲解设计理念的他们,却发现自己的理念只能帮助人们做出有创意的产品,却无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于是二人决定,把设计思维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中来。
“人生设计”就是把设计思维运用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一种方式,课程的目标是“如何运用设计思维,发现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快公司》曾报道,这是“斯坦福火的一门课”。这本《人生设计课》正是撷取了课堂上的精华内容。
人生设计课对于很多人生难题的解答思路与以往全然不同,又因为设计思维在商业上的有效性已经被验证,所以这些思路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绝非泛泛而谈。
“设计思维”并不是指设计师思维,它更像是一套开源方法论——设计思维不相信“灵感一闪”的创新,而是认为创新是一种推导的过程——“We Frame Creativity”(我们建构创造力)。
我来举三个例子,让我们看看设计思维和传统的规划思维有什么不同。
不要坚持初心,而是重新定义问题
拿我自己来说,很小的时候,我的初心就是当一名物理学家。你看,我有很多理由:
· 我的父母都是工程师,从小我就想当个“大科学家”;
· 我喜欢读爱因斯坦的传记,甚至组织过一次班会,给全班同学解释相对论;
· 我的物理成绩很好,曾经在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得不错的名次;
· 我的物理老师很喜欢我,我也喜欢这个老师。
种种理由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我应该成为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努力做研究后获得诺贝尔奖的那种;退而求其次,我也要成为一个研究物理的大学教授;实在不行,怎么样我也得是个满怀热忱的物理老师吧。
但是,当我真正拥有一个被保送物理系的机会时,我却犹豫了;我了解过物理系学生的日常状态,认识很多真正研究物理的人,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的选择。
现在回头去想,我意识到自己其实对物理并不算真喜欢。我的物理学得很好,因为老师很喜欢我;我喜欢和别人分享有趣的知识,而相对论是个不错的选择;我热衷于幻想而不是研究,甚至还写过几篇科幻小说……
我是一个关注概念和关系的人,我在“分享自己挖掘出的有趣想法给大家,并且对他人有帮助”的时候快乐——这是一个老师、作家、助人者、支持者的工作,也是今天我正在做的事。
你看,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初心是“物理学家”,但其实我只是喜欢“与人分享有趣的理念”。物理只是一个渠道,我还有很多其他的渠道。
正如福特说的,如果在汽车还没被发明出来时问大众,你们想要什么?他们会说“一匹飞快的马”(名词),但是如果你问他们,你们想要做什么?他们的答案是“更快地抵达”(动词)。在人生设计课里,“小时候,你有什么目标?”这个问题被重新定义为“你在什么时候快乐、有能量?”当初心从“名词”转换为“动词”时,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真正关切的东西。
人生设计课的导师们认为,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今天受欢迎的 10 种工作中,有 6 种在十年前甚至都不存在。一个基于过去经历设想的初心,需要用人生设计的思维重新定义,这样才不至于在人生中做出刻舟求剑的行为。
那么,你在做什么的时候投入、有能量、快乐呢?
不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而是拥有很多个选择
职业生涯里有一个很大的难题——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方向?如何找到这个方向?如何确定它是“适合”的?
每个选项都有缺陷:赚钱多的时间少,时间充裕的发展慢,发展快的自己又不太喜欢……
过去,职业咨询师会问你:你在当前的人生阶段需要什么?但这个问题的答案经不起仔细推敲,同时,它也是个玄学问题——如果你要做件改变世界的大事,这个阶段就是要不管钱财多少,不求岁月静好,只求全力发展;但是,如果你准备小富即安,现在已经是平稳状态,那你只有稳扎稳打、娶妻生子,才不辜负你的美好人生。
现在,问题又绕回来了:你究竟适合什么样的生活?其实,“适合”本身就是一个坑,因为“”是极限词,而“适合”是动词。随着你不断地成长,做成了一件又一件事,能力和资源不断提升,“适合”的答案也一天天在不断变化,永远定不下来。
再说了,即使你做成了某件事,你就能确定这件事适合自己吗?
悉尼歌剧院适合悉尼吗?鸟巢适合北京吗?马云适合创业吗?其实谁都不知道。
人生设计的思路是,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可能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设计课会逼你(对,就是逼你)进行头脑风暴,想出至少 10 个选择项,不管靠不靠谱——因为一个好点子来自很多点子,输入决定输出。
真正好的人生状态是:我发现了很多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且决定从某个选择开始先试试看。
不要“做出决定,坚定推进”,而是“边走边看,低成本试错”
当你在犹豫是否要去大城市生活,犹豫是否要离开北上广,犹豫是否应该换个行业时,你常听到的建议是认真做调查,访谈很多人,做很多测试并得出结论,列出决策平衡单,后做出一个好的决定,然后坚持下去。
人生设计课则提供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思路:当你没有真的
推进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困难。互联网公司的做法是进行 AB 测试,而聪明的人生设计方法,是做一个 “AB 人生原型”,然后开始小范围试错。
比如说你可以请假去大城市或者在老家试着找找工作,看看有什么机会,会遇到什么样的老板。在你想尝试的行业和领域中结识一些业内人士,听他们聊聊自己真实的工作,看看你是否感到兴奋;研究几个小领域,看看自己是否喜欢钻研;尝试写作、线上分享,或者主动运营一项小业务,观察大家是否有不错的反馈。
这些尝试的确会占用你的部分时间成本,但是成本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也就是 3 天假期能够搞定的事。相比在焦虑、犹豫中来回摇摆的心力交瘁,探索本身就是一件快乐、有趣,而且效率更高的事情。而且,你在尝试中学到的东西,也会迭代到未来的新选项中。
你看,我用了这么多诸如“兴奋、喜欢、感觉、看看、体验、观察”的词,因为人生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持续观察和体验的过程。
真正的高手懂得花很长时间列出选项,摸清情况,体验感受,找到以后身心如一、全力以赴的方向;而大部分人更热衷于尽快动手,以消解自己的选择焦虑。其实,选择正是设计思维的价值,也是应该花心思的事。
好了,现在我们把前面三个标题的前半句话连在一起,就成了你常常听到的传统的职业规划思路——“专注初心,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项,做出决定并且把事情做成。”
而把后面这三句话连在一起,则是人生设计的思路—— “重新定义问题,找到尽可能多的选项,选择一个进行快速尝试,直到成功。”
前者是做人生工程,后者是做人生设计。
做工程的优点是更加稳健,肯定会有阶段性收获,而且更容易被人理解,因此更适合人生前期,或者是方向清晰的阶 段。人生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做出更加有趣、没有痛苦的决策,探索过程本身就是个快乐的创作过程,更加适应变化,更容易活出独特的人生。人生设计更适合希望从头开始,或者决心转换人生方向的人。
你喜欢哪一种呢?其实这背后的终极问题是: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个工业品,还是一个艺术品?是一个项目还是一次创造?或者是两者的结合?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你都应该了解人生设计,毕竟,你的人生自己不设计,又有谁能设计呢?
古典
新精英创始人、著名心智成长类作家,人生设计师
书籍介绍
如何才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甚至是热爱的工作?
如何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如何才能平衡好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关系?
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以上问题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人生设计课》中找到答案。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实验室的创始人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不仅是硅谷著名的创新者,同时也是知名的人生设计师——他们开设的人生设计课是斯坦福大学近几年备受欢迎的课程。
博内特教授和伊万斯教授认为,人生并不存在唯一的最优解,人生也不可能被完美规划。你需要利用设计思维模式,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集中精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大胆尝试,这样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这是一本实操性的职业生涯指南,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这本书都能切切实实地帮助你厘清思路,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可操作的方式,比如进行“健康/工作/娱乐/爱”的仪表盘自查,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工作观,记录“美好时光日志”,制订“奥德赛计划”,寻找人生导师等,这门课在大学生和专业人士的实验中成效斐然,并且帮助很多人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不管你是16岁还是60岁,人生设计课都能帮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重启你的人生。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好评多(605+)
- 赚了(192+)
- 二星好评(611+)
- 字体合适(598+)
- 愉快的找书体验(114+)
- 图书多(164+)
- 体验满分(263+)
下载评价
- 网友 利***巧: ( 2025-01-05 07:19:38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家***丝: ( 2024-12-24 00:00:21 )
好6666666
- 网友 訾***晴: ( 2025-01-03 06:06:44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孔***旋: ( 2025-01-01 17:34:22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方***旋: ( 2025-01-15 13:54:16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寇***音: ( 2024-12-31 19:17:12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后***之: ( 2024-12-22 02:20:37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寿***芳: ( 2024-12-24 18:18:38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辛***玮: ( 2024-12-28 23:50:15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国***舒: ( 2025-01-09 18:57:27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工业硫氢化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消费经济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运筹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第3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无敌特工狗(7老师的宠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经典韦特塔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城市常规公交运行可靠性及调度优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游遍非洲大洋洲115个最美丽的地方(全球地图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国际法(第六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华影像医学·头颈部卷(第3版/配增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工作分析/何永强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