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斋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15:48:53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精美图片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067939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
  • 页数:396
  • 价格:65.0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15:48:53

寄语: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作者 左翼文学巨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美洲之家”奖获奖作品,豆瓣评分9.3


内容简介:

赌一个公正拉丁美洲的那一代败了:暴力机器以血灭火。数以万计的人被失踪,数以百万计的人流亡异国。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记录那个至暗时刻:无数屠戮与悲恸,而欢乐始终在侧。他告诉我们,禁得了水,禁不了渴;追求美好事物的意志比任何悲伤或独裁更强大,它为继续 航行的人祝福并驱魔。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著者简介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乌拉圭作家。1940年生于蒙得维的亚,14岁时发表政治漫画,20岁起先后担任过记者、编辑、主编。曾被军政府逮捕入狱,后长期流亡。1985年回到祖国。因犀利透彻、充满良知的写作,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声音”。2009年美洲峰会上,查韦斯将其代表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送给奥巴马,引发全世界媒体关注。2015年4月13日,因病去世,乌拉圭举国哀悼。

译者简介

汪天艾,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西班牙语文学研究者、译者,《世界文学》编辑。译有塞尔努达、皮扎尼克、洛尔迦、波拉尼奥等作品数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十年前,我参加了这部作品的总彩排

1.

今晚,有多少人会从家里被抓出来,拖进荒地,背后布满弹孔?有多少人会被切断手足,炸飞,焚烧?

恐怖从阴影里走出来,出手,又回到黑暗中。女人红肿的眼睛,空荡的椅子,碎成片的木门,某个再不会回来的人:危地马拉一九六七,阿根廷一九七七。

那是官方口中“和平一年”的危地马拉。但是,没人在瓜兰地区捕鱼,因为渔网捞到的都是人的尸体。直到今天,潮水还会把人的肢体送上拉普拉塔河岸。十年前,尸体从莫塔瓜河里浮出来,破晓时分在山谷或路边被发现:这些面目全非的脸再不会被认出来。先是威胁,然后是绑架,行凶,酷刑,暗杀。宣扬与“光荣的危地马拉军队”一起作战的NOA(新反共组织)拔掉敌人的舌头,切断左手。而围着政治打转的MANO(民族主义反共运动组织)在必死之人的门上标记黑十字。

现在,在阿根廷科尔多瓦的圣罗克湖底出现了被绑上石头沉湖的尸体,而危地马拉农民在帕卡亚火山周围发现了一块秘密墓地,里面堆满腐烂的尸体和白骨。

2.

刑讯室里,施刑人在他们的受害人面前午餐。孩子被逼问父母的行踪;父母被吊起来用刺棒拷问孩子在哪儿。每日新闻:“一群平民打扮的人,脸用黑头套遮住……他们开着四辆福特猎鹰来了……所有人都全副武装,手枪,冲锋枪,伊萨卡霰弹枪……批警力在屠杀一小时后到达。”犯人们从监狱里被拖出去冲锋陷阵,在冲突中死于“试图越狱”,而军方无一伤亡。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黑色幽默:“我们阿根廷人,分成这几种:恐慌的,下狱的,埋葬的,流放的。”死刑是在1976年年中进入刑法的;不过在这个国家,每天都无审判无定罪地杀人。大多数都是没有尸体的死亡。智利独裁也毫不迟疑地模仿了这套杰出手法。一次公开枪决就可能引发国际丑闻:倒不如享受成千上万起失踪案的无罪推定。就像在危地马拉,亲人朋友踏上危险而无用的云游之旅,从一个监狱到另一个监狱,从一间牢房到另一间牢房,与此同时,尸体在野山或垃圾堆里腐烂。被失踪的技巧:没有抗议的犯人也没有守夜的殉道者。土地带走人民,政府洗洗手,表示与此无关:没有罪行可以告发,也没有必要给出任何解释:每个死人都死很多次,后只在你的灵魂里留下一团惊恐而不确定的迷雾。

3.

但是危地马拉是拉丁美洲个大规模应用肮脏战争的试验场。由美国训练、指导并武装的人员推进灭绝计划。1967年是一个漫长得没有尽头的圣巴托罗缪之夜。

暴力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危地马拉开始,1954年6月的一个傍晚,卡斯蒂略·阿马斯的P-47型飞机遮天蔽日。随后,土地被交还给联合果品公司并通过了一部译成英文的新石油法案。

三A联盟(阿根廷反共联盟)1973年10月首次公开亮相。如果说危地马拉爆发肮脏战争是为了铁血镇压土地改革,而紧随其后的力度翻倍是为了抹去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民的记忆,那么在阿根廷,恐怖的开始是胡安·多明戈·庇隆回到权力高位,辜负了此前漫长流亡中他从荒野上唤醒的民众的希望。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黑色幽默说:“权力就像一把小提琴。左边握住就要用右边弹。”随后,1976年夏末,军人重新掌权玫瑰宫。那时候工资只值一半的钱了。失业率成倍增加。罢工被禁。大学退回中世纪。跨国大企业重新控制燃料经销、银行储蓄和肉类谷物贸易。新的诉讼法允许将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讼案移交他国法庭。外国投资法案被废:现在他们可以随便拿走他们想要的东西。

阿兹特克祭典就这样在阿根廷上演。这么多鲜血献给了哪个瞎眼的神?不付出日均五个尸体的代价,哪能把这套体系用在拉丁美洲组织完善的工人运动上?

 

神学入门

1.

七年前,我穿过拉拉瓜结冰的小广场,步伐缓慢,双手缩进黑色高领皮夹克里。

“神父!亲爱的神父!”

一个男人突然冲出来,一路小跑,面色阴沉。他抓紧我的胳膊。借着仅有的路灯病弱的光线,谁都能读出那张瘦骨嶙峋的脸上写满期待。他戴着矿工帽,穿着矿工外套;声音听起来像是被咳出的:

“神父,你必须跟我来,我求你了。”

我说我不是神职人员。我解释了好几次。没有用。

“您得来,亲爱的神父,您得跟我来。”

我强烈希望自己能变成神父,哪怕几分钟也好。这个矿工的儿子正在死去。

“神父,他是我小的儿子。您得来,给他抹抹圣油。就现在,神父,我们走吧。”

他的手指钉进我的胳膊里。

2.

玻利维亚的矿井很少有孩子。根本没老人。

矿井里的男人注定要死于三十五岁之前,硅石粉尘把他们的肺泡磨成纸板。

平常的神管不到他们。

早先路西法亲自开启矿业狂欢。他骑着白马从奥鲁罗主街进来。今天,魔鬼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但是,在矿井里,魔鬼不仅统治2月。矿工们叫他大叔,把他供奉在每个矿洞的宝座上。大叔是矿井真正的主人:他决定赐予或拒绝锡矿脉,他想让谁迷路那个人就会在迷宫里误入歧途,他也会把隐藏的矿层指给自己偏爱的孩子,他能让矿洞免于塌方,也能引发塌方。在矿洞里说出耶稣基督的名字是致命的,圣母倒是可以无风险地提起。有时候,大叔会和承包商或承租人达成协议:卖给他们财富而收取灵魂。正是他冲着农民眨了眨眼睛,他们就放下耕种永远深埋洞穴。

矿工会围着伟岸的大叔陶像喝酒聊天。这就是恰拉会。他们给他点蜡烛,倒过来烧,还敬奉香烟、啤酒和玉米酒。大叔抽完香烟,喝空杯子。矿工在他脚下洒几滴烧酒,算是祭献一点酒给土地女神。

矿工恳求魔鬼让矿井繁荣。

“大叔,帮帮我们。别让我们死。”

这种恰拉会就像一所政治大学。独裁者禁止它的存在。但在矿洞许多秘密拐角处,男人聚集在大叔周围,谈论自己的问题以及改变事情的方式。他们感觉自己是被保护的,这给他们鼓舞与勇气。他们没有跪倒在魔鬼面前。离开时,他们把彩色蛇纹饰带绕在他脖子上。

3.

女人不能下矿井。古老神话说这会带来厄运。

这则古老神话,让她们得以逃脱矿井为男工人准备的早亡。

 

但我更偏爱人类的光芒

1.

“叛徒。”我对他说。我把一张古巴日报的剪报拿给他看:上面他是投手正在打棒球。我记得他笑了,我们也笑了;我忘了他有没有回答我点什么。谈话像乒乓球一样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

“我不想每个古巴人都渴望成为洛克菲勒。”他对我说。

如果社会主义能净化人,能让他们超越自私自利,能把人类从竞争与贪婪中拯救出来,社会主义就是有意义的。

他告诉我,他还是中央银行主席的时候,曾用在钞票上签“切”来自嘲,他说金钱——该死的崇拜物——就应该是丑陋的。

和所有人一样,切·格瓦拉被他的眼睛出卖了。我记得他干净的目光,像是初生的晨光:那是有信仰的人才有的眼神。

2.

聊天的时候,不会忘记这个男人刚刚结束在拉丁美洲的巡礼,抵达古巴。玻利维亚革命的旋风,危地马拉革命的痛苦,他都在场,并且不是作为游客。为了谋生,他曾经在中美洲运过香蕉,在墨西哥的广场拍过照,然后他又把谋来的生命全盘赌上,开始了格兰玛号冒险。

他不是个坐办公室的人,早晚要爆发。那种笼中猛狮的张力我在1964年采访他时就已经很容易地感知到了。

这个案例不同寻常,他抛下自己一手创立的革命和一小群疯子,重新开始另一次革命。他不是为胜利的荣光而活,而是为了战斗,为了人类尊严所永远必需的战斗。在我次到访古巴的时候,陪同的司机坎德拉一直叫他骑士。他只把这个至高的古巴式赞誉给过三个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切·格瓦拉和莎士比亚。

3.

三年后,我定定地看着各大日报的头版。无线电传真来的照片从多个角度展示一具静止的尸体。巴里恩托斯将军的独裁政权向全世界展览自己的伟大战利品。

我长久地看着他的微笑,讽刺又温柔,脑海里浮现出1964年那次对话里的句子,关于世界的定义(“有理的是一些人,有东西的是另一些人”),关于革命(“古巴永远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展示柜,而是鲜活的例子”),还有关于他自己(“我犯过很多错,但是我认为……”)。

我想到:“他失败了。他死了。”我想到:“他将永远不败。他再不会死了。”双眼定在他那张拉普拉塔河畔救世主的脸上,我突然很想祝福他。

 

我人生艰难的任务

1.

当时我想:

“您比我强。我知道您能扛住。您是个硬汉。我必须得这么做,我请求您帮助我。”

那个男人在山里扛下两场战争。他被担架抬下来的时候,昏迷不醒,身上有重量的就是那双沾满泥土、散了架的靴子。他被吊在天花板上酷刑拷打;因为知道他生病尿血,他们专踢他的腰部。他没有开口。过了一段时间,等他能起身了,他被关进叛徒牢房打爆头。

“请帮助我。”我想,“请帮助我失败。”

他十四岁就参加革命。从此只为革命和一个女人而活。现在我得去打破他一半的信仰。

“该死的任务。”我想。

牢房里,他正在做皮钱包。他用赚的钱让人给她买尼龙长筒袜和皮鞋。他有一个三十公斤的大衣箱,里面装满了打算回去时带给她的新衣服,因为她会在火车站等他。

但是这个女人和另一个男人同居了。

党组织决定告诉他她已经提出离婚。他们希望抢在敌人前面个告诉他这个消息。敌人可能用这个情况削弱他的意志,让他感觉自己孤立无援。

我找了个借口走进牢房,我的任务是告诉他这个消息。

2.

“所以她和别人住在一起了。”他回答我。

“不,不是这样。”我对他说,“但是她想……万一发生什么……她想是自由身。她有这个权利。已经过了很久,不知道还要多少年才能……她有这个权利。您不觉得她有这个权利吗?她没有玩儿阴的。”

“所以她和别人住在一起了。”他又说了一遍。

他是个寡言的男人。

“要是她没有跟别人住在一起,为什么想离婚?那个家伙,什么样?她还没给他生个孩子?”

3.

过了一阵子他交给我一封信,卷成香烟状,让我想办法给到他母亲手上。

我对信件总是不很保密。信里这样写道:

“妈妈:

“你被那个流浪女骗了真是太傻了。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她后会闹出这样的事。告诉她我不希望她回头又哭着来找我。

“我想让你把我的东西收好,什么都别落下。把奖牌、衣服、鞋子都带来。我收到了孩子们的照片。孩子们你也把他们带来。现在她已经没有任何权利了,好也不要拒绝任何事。

“让内格罗去圣丽塔,在中央公路对着医院的地方,那儿的车站旁边就是阿马利娅家,如果找不到可以问中国人。她黑色头发,戴着瓷釉花手镯,是我做给她的礼物。跟她说准备好我很久之后回去。

“也告诉克拉拉,埃内斯托的表妹,让她等我。她住在恩拉马达墓园后面,长着一棵高大洋槐的地方。

“向大家问好!祈福。”

这件事发生在一些年前,我不能讲出发生在哪儿。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温柔一定是根神经,断了就无法再缝上。我只认识为数不多的几个扛过痛苦与暴力的考验——真是罕见的壮举——依然保持温柔的人。

劳尔·森迪克就是其中一个。

现在,我不禁自问,他还将剩下什么?

我记得他粗糙的泥脸上绽开婴儿般的微笑,口齿含混地小声问我:

“你有小刀片吗?”

劳尔当时刚从老城一间土耳其人开的二手店买了一套西装,觉得自己钻进这只衬着配套斜纹的咖啡色哗叽料布袋之后显得无比优雅。但是这套西装的裤子没有他最需要的装硬币的小口袋。于是他用小刀片和大头针自己做了一个。

那时候我十四岁,是社会主义周刊《太阳报》的画工。他们在政党总部给了我一张桌子,上面有刀片、墨汁、蛋清水胶颜料和画笔。每周我都要交一张政治漫画。最好的笑话都是劳尔想出来的,每次他凑过来把这些笑话送给我的时候,眼睛里都闪着火花。

有的晚上我们会在社会主义年轻人的集会之后一起回家。

我们住得很近。他在丢里奥街下车我还要再坐几个街区。劳尔睡在阳台。他受不了头顶上有天花板盖着。

多年以后,我经常问自己,劳尔被埋进地牢的那段漫长时间,他是怎么能不发疯的?从一个牢房到另一个牢房,他们一直把他关在深深的地底,上面盖着盖子,用绳索把水和面包放下去,这样他完全见不到太阳,也不能和任何人说话。

我无法想象那样的黑暗。我眼中的劳尔应该在露天的地方,在原野中央,坐在一块牛头盖骨上,把那当自己法律事务所的沙发。芦苇塘的工人都叫他“正义主持人”,他们从他嘴里才第一次理解了诸如权力、工会、农业改革之类的词语。

闭上眼睛,我又看见劳尔坐在乌拉圭河河畔的营火前。他挑起一块火炭靠近我的嘴唇,因为笨手笨脚的我用玉米苞叶和碎烟叶卷的烟又灭了。


快乐比悲伤需要更大勇气。毕竟,我们已经习惯悲伤。


凌晨,他们在一间奢华的酒吧相识。清早,他在她的床上醒来。她加热咖啡;他们用同一个杯子。他发现她咬指甲,双手像少女一样美好。他们没有说话。她穿衣服的时候,他正搜肠刮肚怎么解释自己没法付她钱。她没有看他,轻松地开口:

“我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如果你愿意,就留下。房子并不丑。”

他留下了。

她不问问题。他也不问。

夜里,她去工作。他几乎不出门。

几个月过去了。

一天凌晨,她发现床空了。枕头上有一张卡片:

我想牵走你一只手。我偷了你一只手套。原谅我。对你说再见和无限感谢。

他带着伪造的身份文件泅过河。几天后,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被捕。完全因为一个愚蠢的偶然。他们已经找了他一年。

上校辱骂他,殴打他。揪着领子把他拎起来:

“你会告诉我们你之前呆在哪里的。你会全说了的。”

他回答说他和一个女人住在蒙特维的奥。上校不相信。他拿出照片:她坐在床上,赤裸身体,手在颈后,长长的黑发从胸前垂落。

“就是和这个女人。”,他说,“在蒙特维的奥。”

上校一把抓过照片,突然怒火中烧,一拳打在桌上,高声骂着“那个婊子养的,婊子养的叛徒,我会让她付出代价的,该死的女人,她一定要付出代价。”

他这才意识到,女人的家是一个陷阱,专门抓捕像他这样的人。他想起有一天中午,亲热之后,她对他说:

“你知道吗?我和别人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这种肌肉的喜悦。”

他终于理解了她紧接着补充的那句话,眼睛里笼着奇怪的阴影:

“总要让我碰上一次的,不是吗?”,她当时说,“我懂得失去。”

(这件事发生在1956年或1957年,许多被独裁政权追捕的阿根廷人逃过河,藏身蒙特维的奥。)


大雨猛烈敲打在三角洲某处,惊醒了他。蒂格雷是棕色的,他以为这是地狱里的河流。他踉踉跄跄走在小岛中间。走进一间酒馆,坐在炉火边。上了红酒,他叫一个女人来他的桌子。他邀请她的时候,她是个金发女郎;但是几个小时过去,她的发色渐渐改变,老了许多岁。他抓紧女巫的手告诉她自己的兄弟死在了蒙特维的奥,愚笨的死亡,而他没能去成,他也不能去。不过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另一件事,他说,可是她想离开,他不让。最坏的是他想不起来最后一次见到兄弟是什么时候,也不记得说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埃米里奥·卡萨布兰卡这么跟我讲,他想不起来是发生在昨天还是一年以前。我觉得自己看见他在索里亚诺街的那家酒窖,暴怒的一夜,沿墙摆着一排红酒瓶,他一阵拳打猛踢把它们全都击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画画。

我们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街角偶然遇见的。现在我们一起吃点东西,明天会一起去集会。我们会出去散步,天上有许多星星,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


上层阶级玩数据;中产阶级玩股票;下层阶级赌一把体育彩票。


他坐着一列空车踏入新年

阿里埃尔从一个刚死去的智利人家里出来。这个人死在远离故土的地方。

再过一会儿,天空将泛起灰色宣告1976年第一天的到来。阿里埃尔也远离故土,法国的下个破晓对他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他的家乡是另一个时间,智利时间;那里的桌前会有几把空椅子,幸存的人举起酒杯,刚开始庆祝该死的一年过去。

阿里埃尔·多夫曼沿着巴黎这个僻静郊区的街道走得很慢。

他钻进火车站。他听见自己脚步的回声,在空荡的车厢里寻找另一个人类。

他找到了唯一的一个乘客。在那人对面坐下。

阿里埃尔从口袋里拿出一本小说,《小丑》,开始阅读。

火车启动了,没过一会儿,对面的男人说他宁愿做一个小丑:

“我想做一个小丑。”他用英语说,望着窗户的黑色方格。

阿里埃尔没从书页上抬头。用英语回答道:

“一定是个悲伤的职业。”

“是的,”男人说,“反正我很悲伤。”

于是他们对视。

阿里埃尔说:“我很悲伤。你很悲伤。”

男人说他们一起可以做一对很好的小丑。阿里埃尔问在哪个马戏团。

男人说:“随便哪个。我们国家随便哪个马戏团。”

“你是哪个国家?”

“巴西。”

“见鬼!那我可以跟你说西班牙语了!”

于是他们开始谈论各自遗失的故乡,火车缓缓驶向巴黎。

“我很悲伤,”男人说,“因为我希望我们能赢,但是打心底里我不觉得我们会赢。”

最后,他们扬起拳头,互道再见。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乌拉圭作家、左翼文学巨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是世界文学地图上一座光芒独异的灯塔。

他摧毁了文体的藩篱,找到了一种深入骨髓的声音;他尽己所能地捍卫词语,以便词语捍卫人民。

唱出生于拉丁美洲的痛苦和美丽,他不是*的一个,却是*独特的一个。他自始至终唱着战歌。正如有人曾说的,他是“谎言的敌人,冷漠的敌人,尤其是遗忘的敌人”。


媒体评论

……所以我常说人人都该读加莱亚诺。他能给年少者注入热血,为年长者唤回单纯,抚慰直女的心灵,矫正直男的三观,给女权主义者鼓劲,为同性恋加油,煽动球迷朋友们一起high,提醒知识分子们姿态放低一点。

是的,如果人人都该读加莱亚诺,那么起点*应该是这本《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

——节选自戚小存《谢谢你的巨大世界》,

豆瓣读书,2016年3月22日

 

他曾写过一本《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那是一本写给反抗者的书,更是加莱亚诺献给阴影里的人的一份深情回望。加莱亚诺内心是有一个故乡的,但这个故乡指的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乌拉圭蒙得维的亚,而是一个精神意义上,抗争者的故乡,那是一片热血丰饶之地,也是爱与黑暗交织的流亡之都。在独裁者上台的年代,很多学者、知识分子、自由撰稿人流亡到了蒙得维的亚,这对加莱亚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使他成为一位富有行动热情的左翼文学家,在这一点上,他的书写可以和波拉尼奥的《地球*后的夜晚》对读。所谓地球*后的夜晚,既是理想错付后无家可归的荒芜,也是末日之前仍可仰望星空的温柔,*后的夜晚,老年人踏入火焰,年轻人怒斥黑暗,曾经分离的朋友,在篝火旁重温旧梦。

…………

我很喜欢《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的一则短故事:《为什么鸽子在破晓时分哭泣》:一只公鸽子和母鸽子去舞会跳舞。在一场打斗中公鸽子被杀死了,有人想害他。舞会美轮美奂,母鸽子不想停止享受,她说:“今晚我要唱歌,明天早上我会哭泣。”这句话可以浓缩《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一个用温柔诉说残酷的故事。加莱亚诺“倚着炉灶里炭火微弱的热度,讲出关于悲恸灵魂与屠戮的故事”,这些故事有长有短,有诙谐也有诡异,有很多故事,简单一句话,是一个人生命的一座山。绑架、行凶、酷刑、暗杀,但更让人绝望的不是这些,而是曾经拥戴的理想主义英雄,在得势后成为变本加厉鞭笞民众的恶龙。比如加莱亚诺对庇隆主义的反思。这让他不仅仅是一位空有一腔热血的左翼青年,而是一位成熟但不改批判立场的文学家。

——节选自宗城《加莱亚诺诞辰80周年:他希望用文学打破人们对南美洲的偏见》,

澎湃新闻,2020年9月3日


前言

补记:第三次死亡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步入死亡。”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他的次死亡在19岁那年。孤独、疑惑、斗争而无从解脱的少年人。可以放倒一匹马的安眠药。他在书中写,“我对次生命的记忆就是紧闭的房门漏进一小条光线,我沉入一个永不完结的平静夜晚。”在医院醒来之后,他自述次看见世界,惊觉此后的每一天都是多余的馈赠,虽然悲伤从未走远,却就此可以写作,他开始署母姓加莱亚诺发表文章。

他的第二次死亡在30岁那年。一个月里两场疟疾,用掉可以救活一匹马的奎宁。濒死的他僵直地躺在一群麻风病人中间,他意识到自己的记忆与求生欲望之间堆积着层层叠叠的痛苦,但是每一次死里逃生都是因为“那不是我选择的死亡”,这条在波涛中逆流而上的小船还没有到港,哪怕不断被激流向回推到过去,还是努力向前划,哪怕后发现没有任何属于它的海港,这场为了追随星途大海的征程依旧值得。

他的第三次死亡在今天,2015年4月13日,74岁零7个月零10天。马德里平静的午后突然跳出的新闻,我尚未会过神来已经泪流满面,仿佛翻译这本书让我对他生出仿佛相识的感情,一时间里面的字字句句涌上心头,后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接着,我看到不同的人回忆起他某本书里的某个句子或者某个故事,看到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说起自己曾经在生命中的某个节点被他抚慰、鼓舞、影响或改变,因为他去思考,去爱,去信仰,去斗争。

恍然想到,如果说,他的次死亡如同洗礼,让他次看清生命如获新生,第二次死亡如同坚信礼,让他确知自己为追捕词语而生,那么,这第三次死亡不正如复活,我们几乎可以看见他叼着烟微笑着调戏丧气的死神——男人早已掏空自己,把所有的气力和情感留在这一世,死亡找不到任何东西可以带走。与此同时,作家的生命将随着他的文字不断出版、再版、重印、被翻译成各种互不相识的语言,后被一双手从书架上取下打开,被一双眼睛在阳光或者台灯下阅读。

加莱亚诺写过一个故事:一群小偷从一位老人家里偷走了一个锁得死死的箱子,跑到很远的镇子才打开,发现里面装着老人年轻时收过的情书。小偷们经过严肃激烈的讨论,决定每周给老人寄一封回去,于是老人在余生的每个星期都收到一封来自过去的情书。今天以后,加莱亚诺终于和他在这本书中记录的那些先他而去的人们重聚,也许他们正围坐在篝火边嬉笑怒骂,而我们无缘拜读他在另一个时空继续讲下去的故事。好在,他还留给这个世界一只箱子,往后的岁月我们依旧能定期收到来自另一个时代却温度丝毫不减的情书,每一次揭开火漆、铺平信纸的时候,他就被想起一次。这封“情书”也许会给两个怯懦的人相爱的勇气,也许为一个困惑的年轻人打开一扇窗,也许让一个倦怠的中年人重拾热血沸腾的时刻,也许……如我翻译过的一本墨西哥小说里所写,“终,这才是重要的,一个人因为他的话语有改变人心的力量而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谢谢你,堂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满怀感激的译者和读者:汪天艾

二零一五年四月十三日夜 草就


书籍介绍

赌一个公正拉丁美洲的那一代败了:暴力机器以血灭火。数以万计的人被失踪,数以百万计的人流亡异国。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记录那个至暗时刻:无数屠戮与悲恸,而欢乐始终在侧。他告诉我们,禁得了水,禁不了渴;追求美好事物的意志比任何悲伤或独裁更强大,它为继续 航行的人祝福并驱魔。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图文清晰(200+)
  • 超值(414+)
  • 内容齐全(173+)
  • 还行吧(542+)
  • 中评多(420+)
  • 可以购买(127+)

下载评价

  • 网友 陈***秋: ( 2025-01-07 01:53:59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曹***雯: ( 2025-01-02 14:10:07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通***蕊: ( 2025-01-16 23:11:57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蓬***之: ( 2025-01-11 10:57:43 )

    好棒good

  • 网友 国***舒: ( 2024-12-24 16:09:50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谭***然: ( 2025-01-16 01:39:07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潘***丽: ( 2024-12-21 02:02:38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温***欣: ( 2025-01-12 12:56:03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权***波: ( 2025-01-10 07:30:35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益***琴: ( 2024-12-26 17:23:39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扈***洁: ( 2025-01-01 11:10:43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冷***洁: ( 2024-12-30 21:22:42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石***致: ( 2025-01-01 07:09:43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随机推荐